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压铸/冲压/塑胶模具全亮相!2025武汉模具展技术图谱首曝光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用心感受 时间:2025-07-14 16:00:50

2025年10月11-13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一场模具行业的“技术嘉年华”——2025武汉国际模具技术展会。作为中部制造业向“高端化、精密化”转型的关键平台。

模具:工业的“母型”,为何必须被重新定义?

一颗手机芯片的封装模具精度决定芯片性能,一套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尺寸误差影响整车安全性,一套航空发动机叶片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关系发动机效率——模具早已超越“工具”范畴,成为支撑现代工业的“核心技术载体”。随着“中国制造2025”深化推进,传统模具正加速向“精密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0大核心展区揭秘:从“手工模具”到“智能成型”,看模具行业如何“智变”

本届展会参展范围覆盖模具全产业链,以下10大技术领域将成为焦点,集中展现行业技术前沿:

1. 精密模具: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精度革命

精密模具是高端制造的“心脏”,展会将汇聚精密注塑模具、精密冲压模具、精密压铸模具等产品,重点展示高速铣削加工、超精密磨削、激光纹理加工等前沿工艺,满足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小而精”模具的需求。

2. 压铸模具: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双重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推动压铸模具向“大型化、一体化”升级。展会将呈现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模具、镁合金压铸模具、真空压铸模具等技术,配套展示高温合金、高导热模具钢等新型材料,助力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能双提升。

3. 冲压模具:汽车与家电的“成型专家”

从汽车覆盖件到家电外壳,展会将展示高精度连续模、多工位级进模、精冲模等产品,重点呈现伺服压力机、激光切割辅助成型等技术与设备的协同应用。

4. 塑胶/注塑模具:消费电子的“颜值担当”

手机外壳、笔记本电脑外壳等消费电子产品对模具的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展会将展示IMD/INS模具、双色注塑模具、微结构注塑模具等产品,配套展示高光注塑、气辅成型等工艺,助力产品外观与功能双升级。

5. 吹塑模具:包装与医疗的“柔性制造”

从塑料瓶、汽车油箱到医疗导管,吹塑模具正加速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型。展会将呈现中空吹塑模具、多层共挤吹塑模具、精密医用吹塑模具等产品,重点展示高压吹塑、快速换模等技术,满足包装、医疗等行业的柔性生产需求。

6. 锻造模具:装备制造的“力量基石”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高铁车轴等高端装备依赖锻造模具的成型能力。展会将展示热锻模具、等温锻模具、多向模锻模具等产品,配套展示电加热模具、冷却通道优化设计等技术,助力锻造件精度与性能双突破。

7. 模具加工设备:从“金切机床”到“智能工厂”

模具加工的核心是“精准”,展会将汇聚加工中心、数控铣床、镗床、钻床等金切机床,重点展示高速切削、干式切削、智能化加工等技术,为模具制造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设备支撑。

8. 增材制造:3D打印重塑模具“诞生方式”

传统模具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增材制造正颠覆这一模式。展会将呈现工业级金属3D打印机、光固化3D打印机、多材料3D打印机等产品,配套展示随形冷却水道模具、快速样件模具等技术,助力模具开发周期缩短60%以上。

9. 三维扫描与检测:模具质量的“数字标尺”

模具精度决定产品质量,展会将展示三坐标测量机、三维激光扫描仪、蓝光扫描仪等设备,重点呈现逆向工程软件、AI视觉检测等技术,为模具质量提供“全尺寸+全表面”的数字化检测方案。

10. 模具材料与辅料:从“耐用到智能”的升级

模具材料直接影响模具寿命与性能,展会将汇聚模具钢、铝合金、铜合金等,配套展示表面涂层技术、热处理工艺、抛光研磨工具等辅料,助力模具从“能用”向“好用”跨越。

展会未开,为何已成为行业“必打卡”?

与常规展会不同,2025武汉国际模具展更强调“场景化落地”。据主办方透露,本届展会将设置“新能源汽车模具专区”“消费电子精密模具专区”“航空装备模具专区”等特色板块,针对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特点(如武汉“中国车谷”的汽车产业、襄阳的装备制造集群),集中展示适配本地需求的模具技术与设备。

从“手工模具”到“智能成型”,从“单一加工”到“全链协同”,2025武汉国际模具技术展不仅是一场设备展,更是一次模具行业的“智变宣言”。10月11-13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让我们共同见证:当传统模具遇上数智技术,如何为“中国智造”筑牢“成型根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