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晚点独家丨MiniMax即将完成近3亿美元新融资,此前已传赴港股上市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晚点LatePost 时间:2025-07-14 22:17:02



本轮融资完成后,MiniMax 的投后估值将超过 40 亿美元(约 300 亿元人民币)。

文丨王与桐

编辑丨程曼褀

我们独家获悉,大模型公司 MiniMax 近 3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已接近完成,投后估值超过 40 亿美元(约 300 亿元人民币)。结合公开信息,目前国内达到这一估值的大模型公司有 MiniMax 和智谱。

据了解,MiniMax 曾于去年年底完成一轮估值 30 亿美元的融资。今年 6 月,彭博社报道称,MiniMax 正在筹备赴港上市。

MiniMax 由闫俊杰在 2021 年底创立。此前,闫俊杰曾担任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兼智慧城市事业群 CTO。MinMax 在 ChatGPT 推出之前就开始投入大模型的研发。一位投资人回忆:“2021 年第一次见他,他就在聊 AGI。” 在不少人看来,MiniMax 是少数不是因热度而起,而是从一开始就押注 AGI 的公司。

不过,MiniMax 以往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多模态能力,而非当前不少行业人士用于评估智能能力的大语言基础模型。

与多数大模型公司先做语言模型、再拓展到语音和视觉,或特别聚焦大语言模型,几乎不做多模态不同,MiniMax 从创立之初就将多模态能力作为核心方向同步推进。自 2023 年以来,陆续发布了大语言模型、语音生成模型、视频生成模型和图文理解模型等。多模态不是 MiniMax 的补充项,而是底层架构的一部分。

在 2024 年上半年前,MiniMax 的战略是产品和模型双轮驱动。早在 2022 年,MiniMax 就曾推出 AI 角色扮演产品 Glow,之后又在国内推出星野,海外版 Talkie。2024 年,MiniMax 旗下的星野 AI(Talkie),在海外下载排名曾一度超越 Character.AI。在去年年底,Talkie 加星野的总日活约有 300 万,而字节的类似产品猫箱大概在 30 万-40 万。

MiniMax 的视频生成模型 Hailuo(海螺)系列和的网页端用户数将近 1500 万(5 月数据),仅次于快手可灵。近期更新 Hailuo-02 后,用海螺生成的小猫跳水视频也一度风靡网络。

外媒去年 10 月报道称,MiniMax 2024 年营收将突破七千万美元。

而进入 2024 年下半年,闫俊杰对模型和产品的 “双轮驱动” 有了新的想法,他认为,MiniMax 当前最重要的目标既不是增长,也不是收入,而是 “加速技术迭代”。在今年 1 月接受我们采访时,闫俊杰说:“我觉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过去一两年一直有个巨大的误区:就是认为用户越多,模型能力提升越快。这个逻辑非常错。”——因为一般用户反馈的数据,并不能直接提升模型智能;模型能力的提高,得靠研发人才的努力。

6 月,MiniMax 发起为期一周的 “技术发布周”,集中发布了一系列能力成果: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模型 MiniMax-M1、支持原生 1080p 的视频模型 Hailuo‑02、通用智能体 MiniMax Agent、面向视频创作的 Hailuo Agent,以及音色设计工具 Voice Design。

在 DeepSeek 崛起之后,去年曾备受关注的 “大模型六小龙” 中,如今仅剩 4 家仍在推进通用大模型。其中,月之暗面在最近发布了开源的 IT 参数新模型 K2,受到广泛关注;阶跃星辰则在今年与 OPPO、智元机器人、吉利等企业合作,推出面向具体场景的 Agent 产品,探索更多落地可能。

据了解,智谱、MiniMax 则都已启动上市进程。根据公开消息,智谱在今年上半年,估值也已经达到 300 亿元人民币的范围。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今年 4 月智谱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启动 IPO 进程。

不管是模型还是应用,硅谷同类公司的估值和融资额都远超国内创业公司。在模型层,OpenAI 联合创始人 Ilya Sutskever 的新创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从去年 9 月到现在已融资超过 30 亿美元;另一家大模型公司 Anthropic 前段时间正以 615 亿美元估值启动员工股票回购;OpenAI 则是在软银今年宣布计划投资 400 亿美元后,估值站上 3000 亿美元,已超过阿里巴巴(目前美股市值约 2500 亿美元)。

在应用层,Manus 在今年 3 月上线,4 月赴美融资,估值已达 5 亿美元——但这在美国市场几乎算不上高;Cursor 的估值在 6 月升至 99 亿美元,相比年初的 25 亿美元翻了 4 倍;Perplexity 在 5 月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 140 亿美元,去年此时其估值为 30 亿美元。

题图《极速风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