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风云独立,奇瑞集齐上市所有拼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智驾网 时间:2025-07-15 00:19:55


近年来在港股上市的车企,多是造车新势力,而对于港股最大车企IPO,造车28年的奇瑞今年是志在必得。来得晚,却正是时候,香港是中国车企出海的第一站,做为出海最成功的中国车企,这次需要拥抱全球资本。

文丨智驾网 零酱‍‍

编辑丨雨来

虽然2025刚刚过半,但港交所拿下全球IPO第一之位,几无悬念。AI、动力电池,中国内地多家明星企业排队赴港上市的热闹场面是多年来极为罕见的一幕。

在这其中,奇瑞汽车成为今年下半年最受关注的企业。

这将是奇瑞造车28年来第六次IPO。

这一步,理工男尹同跃已等了太久。

今年上半年,奇瑞动作频频,在产品线、智驾、架构调整、出海建厂等各大领域完成了布局。

而随着风云(参数丨图片)产品系列正式升级为风云品牌,奇瑞的调整终于告一段落,目前,万事俱备,只待三季度一声钟响。

01.

风云A9L,20万以内的C级车

7月8日,风云A9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个版型,超级置换抢购价为13.99万元—19.79万元。


作为倾全力打造的C级车型,奇瑞集团给风云A9L的定价本身就是一种颠覆:它意图以传统B级车的价格,提供跨级别的空间、性能与豪华体验,实现尹同跃所强调的“平权豪华”。


而在此基础上,风云A9L还提供了9大标配:

①260km纯电续航(实测);

②双叉臂+高阶五连杆;

③88%高强度钢铝车身;

④全球首发高通8255车规级高算力芯片;

⑤全球首搭博世IPB 2.0;

⑥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

⑦安全防滚 两段式全景天幕(带遮阳帘);

⑧OEKO TEX认证 婴幼儿级整车环保用料;

⑨“532” C级尺寸、D级空间。

此前预售时,官方公布自上海车展开启小订以来,已收获51971个订单,而在正式上市24小时后,奇瑞官宣大定锁单超50287台。


风云A9L的主要竞品是比亚迪汉DM-i、吉利星耀8。

从车型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星耀8在三者中最具价格优势,但在性能和续航上略逊于风云A9L和比亚迪汉DM-i,而上市最早的比亚迪汉DM-i尽管背靠国内最大销量车企、拥有强大的市场背景,但由于上市时间最早,其先发劣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

风云A9L则明显平衡了价格与品质,且在续航和性能层面断层式领先,其产品力不容小觑。


不过,现在的竞争远不是仅在产品一个维度有优势就可以破圈,在20万级市场,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售后网络有着更高要求。

奇瑞需要借助风云A9L的产品优势,快速建立高端产品形象,同时完善销售和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品牌向上的突破。

02.

IPO前,拼好「管理架构」拼图

风云,是奇瑞集团在1997年历时两年手工组装出的第一辆轿车,同时也是奇瑞在2023年11月重生的新能源产品序列。短短20个月时间,风云序列陆续推出了风云A8、风云A8L、风云T8、风云T9、风云T10等多款产品。


在风云A9L上市当日,李学用在现场宣布,奇瑞风云产品序列升级为风云品牌,品牌定位「科技品质全球车」,产品将覆盖轿车、SUV、MPV ,未来要发布16款车型,覆盖插混,增程,纯电等多重新能源形式。

李学用同时表示,后面还会有独立的事业部推动独立品牌发展,这意味着风云序列真正拥有了体系化作战的能力与定位升维的自主权。

同时,风云序列的提级基本证实了此前「奇瑞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的消息。

奇瑞集团在7月初内部发文,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艾瑞泽与瑞虎)、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

目前各个事业群具体的产品划分如下:

QQ事业部:聚焦小型电动车,由章红玉负责,瞄准下沉市场,此前已经推出了多米、小蚂蚁、QQ冰淇淋等车型,未来主打车型是上海车展亮相的概念车全新QQ。

艾虎事业部:整合艾瑞泽(轿车)与瑞虎(SUV)两大主力车型,这两款车型是奇瑞过去二十年发展的基石,是其庞大用户群体的来源,也是最稳定的利润奶牛。将它们合并管理,意味着奇瑞将以更集中的资源去强化基础的经济型燃油车与混动市场。

风云事业部:承载着奇瑞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国民情感、奇瑞新能源专属序列,主打主流混动市场,已经推出风云T8等多款混动轿车和SUV车型。

星途事业部:首次纳入国内体系,是奇瑞向上突破高端燃油及新能源重要落子,其中「星纪元」产品线被奇瑞内部看做奇瑞的奥迪、雷克萨斯

智界:奇瑞融入“鸿蒙生态”的战略落子、7月内落地新车标

iCAR:与智米科技联合,面向科技潮玩、年轻用户的跨界尝试

捷途:继续坚持“旅行+”赛道,拥有清晰的品牌画像和忠实的用户群体以及高端产品线「纵横」。

在管理层级上,原星途品牌国内业务事业部组织及职能职责整体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调整为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向李学用汇报。

李学用成为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总经理(统管四大事业部),并兼任市场与营销管理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向张国忠汇报。

而奇瑞旗下捷途事业部、智界事业部和iCAR事业部,因为市场定位及合作形式的差异性,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此番整合之后,奇瑞集团厘清了各品牌的战略定位,在产品上覆盖了低、中、高,燃油、纯电、混动,大众、越野、个性、智能等多个细分市场。此外,奇瑞还成立了营销服务中心,作为中台部门来协调各方资源,统筹协调管理各大品牌,消除内耗,提升效率。

上述企业职能架构的调整可以看做是奇瑞在向资本市场展示更清晰的业务架构和增长逻辑,提升投资者对奇瑞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信心。

这可以说是奇瑞在正式踏入港股市场之前,为自己拼上的最后一块「业务架构」拼图。


今年2月28日,奇瑞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在递表之前,尹同跃曾经在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明确表示,2025年奇瑞要完成企业上市、年度经营目标、关键能力提升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四大任务,实施品牌、全面国际化、管理和文化四大变革,推进智驾、三电、芯片、AI等关键领域技术实现突破。

此后的奇瑞,以一个月一场发布会的节奏响应尹同跃的要求。

3月18日,奇瑞发布「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根据规划,奇瑞2025年将推出30余款高阶智驾新车,覆盖奇瑞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并在全球市场同步推进。

4月10日,奇瑞汽车发布最新全球混动标准,分别是「全域架构、全域超能」,以及「四高一强」的体验,即高节能、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强越野。在这一标准下,奇瑞鲲鹏混动共具有三大产品序列,包括注重经济性的高节能CDM/CEM(插混和增程),注重性能的高性能CDM-S/CEM-S,和针对越野的强越野CDM-O/CEM-O,相当于比亚迪的DM-i、DM-p和DMO技术。

5月13日,奇瑞正式发布「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将车身安全防护全级别车身、全场景驾驭、全维度守护三大维度。

奇瑞在2025上半年密集完成了集团层面的智驾、动力、安全升级,而在这一基础上,奇瑞在5月30日成立了智能化中心,将原本分散的雄狮科技(智能座舱)、大卓智能(智能驾驶)及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整合为统一的“奇瑞智能化中心”。

此前,奇瑞智能化布局分散,雄狮科技负责智能座舱,大卓智能主攻智能辅助驾驶,另有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猎鹰智驾等多主体并行,合作供应商涵盖博世、华为、地平线、Momenta、大疆卓驭、轻舟智航等十余家,导致研发重复、进度滞后。

整合后的智能化中心奇瑞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数字架构等模块,形成“硬件-算法-数据-软件-生态-场景”全链路闭环。由邬学斌、谢保军等知名技术专家负责。

截至目前,奇瑞在技术与管理架构层面均已做好准备,按照尹同跃此前透露的时间节点,奇瑞计划在今年三季度在港股上市。

这将是奇瑞造车28年来第六次IPO,而现在,已然进入三季度。

03.

与比亚迪的攻防战

风云A9L的车型定位「全球真C级旗舰」中的「全球」二字格外重要。在风云A9L的研发测试过程中,奇瑞模拟了全球极端情况的多重测试,以确保车辆可以满足全球标准。

事实上,全球化品牌正是上文提到的全新风云品牌的品牌定位。

在奇瑞的招股书中公布的计划募集的15亿美元主要拟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作为国内出口销量最好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奇瑞共出口55万辆,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

在风云A9L上市前一周,奇瑞刚刚官宣累计出口汽车突破500万辆、成为中国首家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车企。


不止一次互相称赞的尹同跃与王传福,成为了在海外与国内最会卖车的两个人。

但在赞誉之下,奇瑞正一步不停地在新能源领域追赶王传福的背影,而与此同时比亚迪也悄悄在海外市场向奇瑞靠近。

2025年2月1日,在春节假期内,比亚迪突然对外宣布,其一月单月出口6.63万辆新能源汽车,首次超越奇瑞,登顶中国汽车出口榜首。

如果将时间线扩展到1-4月,奇瑞虽然守住了第一的位置,但危机已隐藏在数字之中。

2025年4月,奇瑞出口汽车8.8万辆,同比下滑1.83%;2025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34.3万辆,尽管继续保持中国车企出口第一的位置,但同比仅微增0.1%;2025年上半年,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550,270辆,同比增长3.3%。

奇瑞的出海业务,似乎正在越来越逼近增长天花板,而与此同时,国内多家车企出海步伐明显加快:

长安汽车提出「无海外,不长安」战略,计划在2025年在海外新建经营主体8个、物流节点16个、28条线路、渠道触点550+个。

上汽集团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计划在未来三年,推出涵盖SUV、轿车、MPV及皮卡等17款全新海外车型。

零跑在去年10月底与车企巨头Stellantis集团牵手成立海外合资公司后,以 「中国零件+欧洲组装」模式迅速扩张至欧洲多国,今年一季度已经完成近2万台出口,成为新势力出口销量最多的品牌。

至于比亚迪,其4月欧洲销量超过特斯拉,据官方消息,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将海外销量冲到100万辆。

友商们的狂奔让奇瑞好像temple run里的冒险者,一步不能慢、一步不能停。


在4月10日的奇瑞混动之夜上,已颇有网红气质的尹同跃「不经意地」透露了一个消息:

「我明天要飞到北京去接受一个西方国家首相的接见。」


这位西方国家的首相就是在4月10日至11日访华的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

桑切斯在访华期间单独会见了尹同跃,不过为并非二人的首次见面。

在一年前的2024年4月19日,奇瑞汽车公司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举行电动汽车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约定双方将在当地设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新产品。彼时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工业和旅游大臣霍尔迪·埃雷乌以及中国安徽省副省长单向前、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等百余名嘉宾出席了签字仪式。

海外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是包括奇瑞在内的中国企业出海近年来的必选动作,但要得守住出口冠军,海外建厂远远不够。


奇瑞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将自己的出海轨迹,概括为三个阶段:

1.0时代,以销售为核心导向,建立起了海外销售等渠道,将产品交付给当地用户。

这一阶段虽然品牌认知度起点不高,但是奇瑞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与合适的价格,使品牌在核心国家的「种子用户」心中开始萌芽,并与用户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这也是奇瑞品牌口碑建立的基础。

2.0时代,奇瑞开启了海外生产布局。这是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交付及时性和成本诉求下的必然举措。

现阶段的奇瑞,正处于这一环节。

截至目前,奇瑞除巴塞罗那的整车厂外,还在海外拥有多家KD(散件装配)工厂以及研发团队,星罗棋布于东南亚、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对于奇瑞而言,本地化的生产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另外,这些工厂最终充分带动当地的就业与产业链的发展,与所在国家产生深度融合绑定。海外用户开始对奇瑞品牌产生归属与信任感。

在1.0和2.0时代的驱动下,奇瑞目前在欧洲、南美及中东北非市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瑞虎8在俄罗斯售价较国内溢价50%,星途揽月中东版定价能够达到国内两倍,最高售价甚至超过60万元。

至于今后的3.0时代,奇瑞计划以技术出海,定义全球行业的标准。

「后面很多中国标准会倒过来成为全球标准。现在不仅要产品出海,还要标准出海,让别人满足我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不能进中国市场。」

出海,比亚迪虽然是追赶者,但其节奏是最快的。

目前,比亚迪即将在匈牙利塞格德(靠近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边境)建成一座大型新能源工厂。这项耗资10亿美元的投资预计每年生产(而不仅仅是组装)15万至20万辆汽车,并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

与此同时,比亚迪已开始土耳其建设第二家工厂,计划于2026年中期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

在国内市场一直在身后追赶比亚迪的奇瑞,在出海方面,略比比亚迪早了一个身位,二者互相追赶的场景,恐怕将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现场,尹同跃顶着「500万出海车企」的帽子给所有国内的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共赢」的方法论:

「在国外我们就特别担心别人讨厌我们。我们到一个市场去做检验,让别人讨厌了什么,然后企图减少别人对我们的不舒服地方,也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和同行和上下游建立汽车行业的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更多共赢的机会,做一个出海文明的使者,争取不要给国家增加麻烦,争取成为国家‘走出去’的代表,以及国家与外面关系的纽带。」

在此前的重庆论坛现场,尹同跃同样表示:

「出海车企要有大格局,每一个人头上都顶着‘中国汽车’的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能把价格战卷到海外,更不能互相诋毁拆台,让别人笑话。」

查询历史报道可以发现,尹同跃近半年来的公开发言,几乎都与「出海」有关,而这一切,也都在为港交所上市做准备。

作为今年奇瑞最重要的目标,港股市场上市将进一步拓宽奇瑞的融资渠道,为发展潜力的释放以及海外市场的扩张储存粮草,并提高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品牌形象。

在此前香港车展现场,尹同跃表示,奇瑞希望把香港作为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未来香港将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资本高地、创新高地、全球人才聚集地,成为奇瑞加快走向全球的桥头堡,也希望奇瑞在香港有自己的制造,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

以上一切,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近年港股最大车企IPO,奇瑞志在必得。


关注汽车的智驾时代上智驾网(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ditor@autor.com.cn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