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科技创新迸发向“新”力|中国电信抢占产业未来赛道 加速量子科技从布局迈向深度应用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通信信息报 时间:2025-07-15 10:31:20

(记者 叶菁)在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量子技术已然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科技赛道。“十四五”期间,我国在量子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从“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到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展现出我国在量子科技上的强大实力与发展潜力。今年,作为 “国际量子年”,更是为量子技术开启了未来产业的全新赛道。在量子领域,通信运营商早已投身其中,试图抢占发展先机,而中国电信凭借其前瞻性与完整布局,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市场,在产业未来赛道上奋勇前行。中国电信今年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科技创新为核心战略,量子科技布局成效显著:推出全球首个“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吸引50多国用户;构建“量子+”产业模式,量子密信、手机直连卫星等应用使用率稳步提升;成立中电信量子集团,全栈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目标打造未来产业新动能。

(图片摄图网)

加快量子通信商业化,构建安全通信基石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随着量子技术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其商业化进程提速,中国电信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技术层面来看,量子密钥分发(QKD)是量子通信商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电信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对 QKD 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优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电信在量子密钥分发的传输距离和密钥生成速率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实际测试中,其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能够在百公里级别的光纤链路中,实现稳定的密钥生成,且密钥生成速率达到了每秒数千比特,这为量子通信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中国电信积极探索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务等领域的应用。在金融领域,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极高。中国电信与多家银行合作,构建了基于量子通信的安全数据传输网络。以中国工商银行某省分行为例,在引入中国电信的量子通信系统后,其内部核心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政务领域,政府部门的公文传输、机密信息共享等业务对通信安全要求同样严格。中国电信为多个地方政府搭建了量子政务专网,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安全、高效的信息传递,有效保障了政务信息的安全。

为了推动量子通信商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电信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电信联合行业内的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共同制定量子通信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通过标准的统一,能够促进量子通信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速量子通信商业化的进程。

加速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多元应用场景

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电信着力推进量子计算的落地应用,将量子计算从实验室逐步推向多元的实际应用场景。

中国电信开展量子安全产品商业化,推出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安全云平台等,助力行业转型。中国电信致力于建设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并构建了“量子+”产品体系。目前,量子技术的转化和商业化探索已初显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积极推进北京、上海等16个重点城市的量子城域网建设,其中合肥量子城域网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中国典型案例”。

在药物研发领域,量子计算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化合物分子进行筛选和模拟,以寻找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药物分子。这一过程计算量巨大,传统计算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国电信与知名药企合作,运用量子计算技术进行药物分子模拟。量子计算机能够快速计算分子的量子力学性质,预测分子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帮助药企更高效地筛选药物分子,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此外,中国电信还积极探索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算法,在训练模型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量子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加速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中国电信通过研发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将其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场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量子科技未来可期

国家高度重视量子科技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推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中国电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将量子科技发展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量子科技研发部门,加大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据中国电信年度财报显示,近年来,公司在量子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为量子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中国电信积极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同攻克量子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中国电信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加速自身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同时,中国电信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量子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我国量子科技的发展,也为中国电信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培养量子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中国电信还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公司与高校合作开设量子科技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储备专业人才。同时,中国电信还定期组织内部员工参加量子科技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电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量子科技人才队伍,为企业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未来,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电信将继续深化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布局,为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赢得优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