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一直对火星充满好奇,它那神秘的模样,总让人琢磨:这颗红色星球上,会不会有生命存在过的痕迹呢?最近,科学家在火星的研究上又有了新动作,这次的焦点,集中在了火星厚厚的粘土层里,这里面,说不定藏着生命的线索呢。
你瞧,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一直在火星上辛勤 “工作”。它在古老的火星粘土样本里,检测到了一种特别的东西 —— 有机分子链。这可不是一般的分子,这些有机分子,由多达 12 个连续的碳原子构成,模样和地球上常见的脂肪酸很相似。你知道吗,在地球上,脂肪酸通常和生物活动关系密切。所以啊,火星上发现类似脂肪酸的有机分子,这可一下子让大家兴奋起来了,感觉像是朝着发现火星生命迹象,又迈出了一大步。
这些有机分子能在火星的粘土里保存下来,也多亏了火星特殊的环境。火星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气候又寒冷干燥,这就好比给这些有机分子弄了个 “时间胶囊”,一存就是 37 亿年。这些富含粘土的样本,就像一本本大自然写的化学书籍,从里面,我们或许能看到火星古老的化学环境,还有可能发现生命起源的蛛丝马迹呢。
在这次发现里,好奇号火星车上的 SAM(火星样本分析)仪器可立下了大功。这仪器是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帮忙资助的,从 2012 年跟着好奇号在盖尔陨石坑执行任务开始,就一直在认真地分析探测火星样本。它的强大功能,在这次发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对未来火星探测,寻找地外生命的化学物质,多了几分信心。
其实,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那可是一路波折但又满怀希望。以前,我们在火星上找生命,方向可能不太对。你想啊,火星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全球性磁场,大气层又稀薄,太阳的大量紫外线辐射 “噼里啪啦” 地照过来,那些形成生命必需的复杂有机分子,很容易就被分解了。所以,火星表面想要让生命进化或者生存,太难了。
不过,科学家们可没放弃。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火星中纬度暴露的一定深度的含尘冰层内,可能存在一个 “辐射宜居区”。冰里的尘埃颗粒,既能挡住紫外线辐射,又可能让最深约 1.5 米处偶尔出现局部融化,这样,液态水就有了,而液态水可是生命存续的关键。研究人员就想着,这些潜在的栖息地,在火星表面以下几厘米到几米深处,说不定以后派机器人或者人类去火星探索,在这儿最容易找到现存的火星生命呢。
还有个事儿也挺有意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火星上大量消失的大气层,可能被锁在了火星的黏土覆盖层里。他们盯上了一种叫蒙脱石的黏土矿物,这东西在地球上,是由大陆板块运动形成的,能吸收大量的碳。火星上也有丰富的蒙脱石黏土,可火星没有板块构造活动啊,那这黏土矿物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就顺着地球的地质历史找线索,发现火星地壳里有一种硅含量低的火成岩,叫 “超镁铁质岩”,在地球上,这种岩石被水腐蚀风化会形成蒙脱石。火星上以前也有河流,水可能和底层岩石反应过。科学家用地球上水和火成岩相互作用的知识,弄了个适合火星的模型,发现水可能渗透过地壳,和橄榄石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又和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最后慢慢形成蒙脱石。而且啊,蒙脱石黏土储存碳的能力超强,说不定火星表面的黏土,能储存早期大气层约 80% 的二氧化碳呢。
你看,火星地下的这些发现,是不是特别神奇?虽然到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过,但每一次新的发现,都像是在黑暗里点亮了一盏灯,让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说不定哪天,我们真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痕迹,那可真是个超级大惊喜。
如果你对宇宙探索感兴趣,别忘了点赞关注我,后续还有更多有趣的宇宙奥秘分享给你,愿你的生活也能像探索宇宙一样,充满惊喜,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