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名鼎鼎的科兴生物在疫情时期曾经一年狂赚千亿,如今围绕如何分配这巨额利润,股东们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克尔来福也已停产,但是围绕科兴生物的利益分配,争斗或许刚刚开始。”
你打过科兴生物的新冠疫苗吗?
科兴生物对于国人来说,可以说家喻户晓。在三年特殊时期,就赚取了数十年的利润。
最近,它计划进行一次“清仓式”分红,三次分红总额预计达75亿美元,约合540亿人民币。
截至2024年6月,科兴生物现金储备约103亿美元,七成现金被分光,这几乎算是掏空家底的分红方案了。
而从2021年到2024年,科兴生物旗下的科兴中维已经提前分红480亿。
新冠疫苗克尔来福也已停产,但是围绕科兴生物的巨额利益分配,争斗或许才刚刚开始。
科兴中维4年共分红480亿
2001年,尹卫东与潘爱华共同创立了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科兴生物),尹卫东技术入股持股约24%,潘爱华出资占股76%。
尹卫东原是河北唐山防疫站的卫生员,1985年因为分离出TZ84甲肝病毒而被人关注,此后开始致力于甲肝诊断试剂产业化。潘爱华曾任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副主任,与人合伙成立了北大未名生物工程公司。
2003年,北京科兴生物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OTCBB挂牌,成为后续在加勒比岛国安提瓜和巴布达注册的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生物)前身,2009年科兴生物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代码为SVA。
目前,科兴生物最大股东为赛福基金,持股15%,鼎辉投资持股8.35%,永恩资本持股8.21%,维梧资本持股8.21%,强新科技持股4.67%,尹卫东持股8.85%。
科兴生物通过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中维,59.24%股权)、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科兴生物,73.0897%股权)、科兴(大连)疫苗技术有限公司(68%股权)。
众所周知的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放在了科兴中维,而非北京科兴。
科兴中维成立于2009年5月,疫情暴发后,2020年1月着手研制灭活疫苗。2020年6月,克尔来福获准在中国紧急使用,并全面铺开。
科兴中维的另外一个股东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03%,根据其2021年披露的财报,科兴中维当年收入1224.56亿,净利润921.14亿元,利润率高达75.22%。而2020年,该公司营收仅为14.31亿,净利润9.84亿。
中国生物制药2021年财报
2021年,中国生物制药就获得分红44.62亿,2022年中国生物制药获得分红9.77亿,2023年获得分红为4.51亿,2024年为13.53亿。从2021年到2024年,中国生物制药合计从科兴中维获取分红为72.43亿。
按照其持股比例推算,科兴中维这几年分红超过480亿。大股东科兴生物获得分红284亿。
虽然科兴中维进行了大规模分红,但是其大股东科兴生物迟迟没动,在巨额利润刺激下,关于科兴生物控制权的争斗早已经白热化。
资本巨鳄继续瓜分540亿现金
2025年7月9日,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举行,不过在股东大会前三天,由李嘉强控制的现任董事会抛出一枚“金融核弹”:
总额最高达75亿美元的分红计划。
这项被投资者称为“清仓式分红”的方案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已于7月7日支付;
第二阶段每股19美元计划在股东大会后追加;
第三阶段计划每股派发20-50美元。
按总股本6006万股计算,三次派息总额将达56.5亿美元至74.5亿美元(约405亿-540亿人民币),占公司账面现金余额的73%。
不过在股东大会开始不久,李嘉强就马上宣布休会。
而股东们在董事卢毓琳主持下,继续开会,并投票罢免了李嘉强的董事长职务,重组了科兴生物董事会。新选出的董事会当晚就发布公告,提出将“积极探索未来分红方案”。
会议结果当然不被李嘉强接受,并称休会后其他人无权重新召开会议。
谁是谁非,其实都与巨额“红利”分配关系密切。
董事会上演刀光剑影
时间倒回2016年,科兴生物打算私有化,回国内上市。
尹卫东联合赛富基金欲维持现有团队,潘爱华却引入李嘉强的强新科技试图夺权。
李嘉强及其控制的强新资本通过多个主体持有科兴生物33%的股份,一度成为科兴生物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
2018年7月,尹卫东引入新盟友,向私募基金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增发股份,各占增发后的8.3%股份。
两派势力各自联合盟友在董事会上演刀光剑影。
这场权力游戏甚至演变成全武行,潘爱华曾派人切断北京科兴工厂电源,强闯办公楼抢走公章。
2018年2月,尹卫东被股东大会“偷袭”,失去董事长职位。
2024年,潘爱华因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罪一审被判刑13年,其在科兴生物的势力开始土崩瓦解。
科兴生物控制权演变为尹卫东与李嘉强之间的争夺。
2025年1月,李嘉强成功入主董事会并出任董事长。
开始酝酿“清仓式”分红,这是科兴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
3月,站在尹卫东一边的赛富基金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罢免并重组董事会。
维梧资本也开始发难,在今年4月发文称,已针对科兴生物董事会在强新资本及其盟友控制下采取的不负责任行为发起多项法律诉讼。
于是,在7月9日召开的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就上演了“强行”改组董事会的一幕。
尾声
当然,其实无论谁控制董事会,双方对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分红都无异议,新董事会也承诺会推动复牌并落实分红。
曾因疫苗业务狂赚千亿的科兴生物,如今已经风光不再,明星产品克尔来福也已停产,但是围绕科兴生物的利益分配,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