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风云A9L于6月26日举办了预售发布会,这一天正好与小米YU7上市撞期。面对近乎于疯狂的情绪裹挟,大多数车企往往都会选择性地避开“流量之王”,以免受到冲击,毕竟在这个流量裹挟一切的时代,大多数人是难以保持清醒的。
然而,风云A9L却像个不识时务的理工直男,选择硬刚小米YU7,于同一天举办发布会,而且成绩还不错。
奇瑞官方在上市第二天发了一个海报,谦卑地说:“抱歉,我们只订了51971台,感谢大家的支持”。其实,对于一款C级旗舰轿车而言,5万多有零有整的订单数据,不仅可信度更高,而且成绩也是斐然的。
7月8日,风云A9L正式在北京举办上市发布会,好巧不巧,同一天的北京,华为的鸿蒙智行也举办了一场享界之夜,流量仅次于雷军的余承东亲自站台。
在上市24小时后,奇瑞也如约发布了风云A9L的大定锁单量50287台,同样是有零有整,与小订量只相差1684台。不仅说明预定用户对风云A9L的最终价格和市场政策高度认可,更说明了风云A9L从两个擅长玩流量的大鳄手中,真真实实地抢到了订单。
当行业沉迷于流量和情绪裹挟时,理性消费反而成了稀缺品。
1、为什么风云A9L获得如此好成绩?“风云”作为奇瑞的全新新能源序列,于2023年11月9日才是正式推出。
发布地点依然是在北京,“风从东方来——奇瑞风云新能源之夜”活动上,奇瑞正式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风云”,并同步亮相风云A9、风云T11两款概念车。
那时的风云A9概念车,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风云A9L。当时风云A9概念车,成熟度已经非常高,如果是一些低标准的车企这车可以直接量产上市了,当时奇瑞也预告其将于四季度发布。但是,没想到风云A9L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跳票王”,其发布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年7月8日才姗姗来迟。
毫无疑问,等待是痛苦的。在这个一年磨三剑的时代(一年跌三代),敢于三年磨一剑,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一颗长期主义的心。
耐心等待换来的是,风云A9L更有诚意的长期主义。风云A9L共推出4个版型,超级置换抢购价为13.99万元—19.79万元,并带来九大限时购车权益,诚意满满,并宣布风云序列正式跃升为风云品牌。
风云A9L这款真C级旗舰轿车,没有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XX万以内最好旗舰轿车,但却实实在在地甩出了同级唯一的9大全系标配。
同级唯一260km纯电续航(实测);
同级唯一 双叉臂+高阶五连杆;
同级唯一88%高强度钢铝车身;
同级唯一 全球首发高通8255车规级高算力芯片;
同级唯一 全球首搭博世IPB 2.0;
同级唯一 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
同级唯一 安全防滚 两段式全景天幕(带遮阳帘);
同级唯一OEKO TEX认证 婴幼儿级整车环保用料;
同级唯一 “532”C级尺寸D级空间(车长超5米、轴距3米、车宽近2米)。
同级唯一的9大全系标配并不是终点,此前,风云A9L预售开始后,奇瑞在收到很多用户的反馈后,决定再一次加码,对风云A9L增配:
全系标配后视镜电动折叠;
全系标配前排双层静音玻璃;
全系标配后视镜记忆、倒车自动下翻、锁车自动折叠;
全系标配电动尾门;
全系可选内饰暮秋暖阳、晨光柑橘。
很多人说“听劝”+“实在”,共同创在了风云A9L的热销。
在风云A9L的研发阶段,共采纳1278条用户建议:针对座椅舒适度、门把手设计(双冗余半隐藏式)、电动尾翼角度等细节优化,从设计源头解决痛点。
预售阶段,又听取用户建议,实施配置升级:全系增配电尾门、后视镜折叠功能,新增米色/棕色内饰,提升实用性。
而我认为,风云A9L的“听劝”是态度,满配是“实在”,而死磕标准,才是击穿市场的真正利器。
2、堆配置是入门,死磕标准才是王者我们都知道奇瑞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王者,它已经连续22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这绝非偶然,不是靠运气得到的,而是其以全球标准为基石,日复一日打磨产品而获得系统性胜利。
奇瑞芜湖龙山试验中心,我已经去过很多次。奇瑞的很多新车上市发布会,会安排在龙山试验中心举行。这是全亚洲实车碰撞规模第一的实验中心,每年进行超1500辆实车碰撞测试,覆盖全球67种场景(中、欧、美、东盟、澳洲等)。
也就是说,奇瑞生产的车,不仅仅满足国内的标准,而是要满足全球标准的检验。这种难度是几何倍数的提升,因为国际市场的要求更加严格,一次标准不合格,就有可能直接毁掉一个品牌。
就拿风云A9L来说,我们就亲眼所见,它是如何通过“铁人三项”魔鬼测试:通过400mm深水浸泡(国标4倍)、55km/h中心柱碰(国标3倍)、双车120km/h对撞等极限挑战,车身变形量<4%,电池0泄漏。
安全对很多新势力车企而言,可能就是两个平淡的汉字,但对奇瑞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红线,不仅要达标,而且还要冗余。
比如,风云A9L标配了9安全气囊(含2060mm超长侧气帘),而同级竞品能标配6安全气囊已经是良心了,很多车企还按价位来分级配置安全气囊,低配车型就减少气囊,高配车型再恢复6安全气囊。但,风云A9L完全打破“按配置分级卖安全”的潜规则,全系标配9安全气囊。舒适性配置可以有歧视,但安全性配置绝对不容歧视。
由于市场竞争力太过于激烈,价格成为很多消费者买车时的第一标尺,因此很多车企会在用户看得见的地方,冰箱彩电大沙发,而看不见的地方往往就成了很多车企降本的隐形竞赛场,比拼的是各自心中的道德底线。
而奇瑞则在“世界标准”的要求下,以及在安全冗余才是真豪华自我驱使下,坚持在看得见的地方用心造车,在看不见的地方用良心造车。比如,风云A9L
使用了88%高强钢铝车身,关键部位2GPa核潜艇级钢,其成本投入比竞品高30%,它却全系标配。
风云A9L之所以上市延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要做全球市场的适应性验证。
它经历了中东沙漠57°C极端高温、中南美洲高达300m-1500m海拔起伏、东南亚平均湿度75%以上的洗礼、德国不限速公路的检验、西伯利亚极寒环境的考验、非洲80%泥沼路况的挑战、国际大都市每年1200小时+的拥堵、240亿公里全球智驾数据积累。
这与网红品牌变卖边测试,形成了鲜明对比,用“慢哲学”来对抗“快消式造车”,造汽车不同于造手机,它关乎全家人的生命安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多次强调:“造车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
如今,“全球标准、全球验证”已经成了奇瑞开发新车的必选项。或许堆配置很容易,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死磕全球化标准。
结语:风云A9L的野心,从来不是“性价比”风云A9L看似头铁地连续碰上了小米和华为两大流量高手,也许是无意之举,但也有可能是对自身产品实力的自信。自信源自于,敢把“安全冗余”和“全球标准”刻进基因里。
流量谁都想要,但“快餐式造车”绝对不能为之。
13.99万元的起售价,风云A9L塞进5米车身、3米轴距、2500km续航(实测),看起来诚意满满,但却是全球化标准和底线,与成本的艰难平衡。
豪华≠昂贵,安全≠溢价,奇瑞理工男的技术派对比虚荣的营销派,他们的标准和底线是用来往上突破的,而不是向下践踏的。
风云A9L看起来不够性感,却给你确实实实在在高标准品质。技术派逻辑中安全是造车的最低道德,不是割韭菜的镰刀!标准不是用来达标的,是用来捅穿行业天花板的!豪华的本质是尊重,而非虚荣税!
死磕标准的长期主义者,终于等到理性消费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