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企业中公教育也"杀入"了学习机市场。7月15日,中公教育首款"AI就业学习机"正式亮相,试图以"AI+就业"概念角力学习机市场。与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企业环伺的K12市场不同,中公教育主打在校生、毕业生、在职人员和求职人员市场。在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压力下,中公教育也在通过"AI+就业"调整市场战略,然而这款高定价、主打差异化人群的学习机能否受到市场青睐,仍有待于市场观察。
据了解,AI就业学习机目前提供基础、专业、超强三个不同版本,基础版本定价4999元,发布会首发价3999元。技术方面,该学习机运用了中公教育自研"云信"大模型和DeepSeek大模型。其首创的"AI智能领学+严管伴学"模式,可为从在校生到在职人员等不同阶段的消费者,提供分阶段、精准化的学习规划和全程陪伴,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达成就业目标。其实,"6·18"年中大促时,中公教育便悄然开启了该款学习机的预售。京东App显示,有1000余名消费者浏览过该款学习机产品链接。
从业绩数据来看,根据中公教育发布的2024年财报,中公教育实现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下降14.8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87.7%。虽然2024年中公教育实现扭亏为盈,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而就在6月13日,中公教育发布公告,召开了特定对象调研的线上会议,明确了"AI+就业"作为业务调整的主要方向,通过AI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系统化的就业服务产品。中公教育也在借力AI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针对未来新的发展目标,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说道,如今,学段全覆盖成为了新的发展态势,中公教育希望就业培养、就业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停留在大学期间,接下来,中公教育要向下兼容至高中、初中等学段,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同时,中公教育要实现职业全覆盖,在现如今的覆盖范围内,把学生与家长所青睐的职业全部覆盖,拓宽职业选择范围,并提供知识与帮助。
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众多教培企业纷纷入局学习机市场,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今年4月,猿辅导集团正式推出了"小猿AI",并发布小猿AI学习机。5月,学而思推出了三大系列学习机,且搭载了DeepSeek与九章双核大模型,强化了学习机的智能交互与精准分析能力。同月,作业帮也发布了X50学习机和P、T、X、S各系列学习平板新款,在功能、内容、AI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升级。尽管其他企业的学习机大多仅覆盖中小学阶段,中公教育则覆盖大学生及就业人群,但其仍然面临市场的挑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2026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达270.72亿元,同比增长48.27%,预计2027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吸引了众多品牌涌入。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虽然中公教育进行差异化布局,也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但其市场引流属性较为明显,留给消费者想象的空间很大。通过AI能否让学生考研成功、获取高分,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数据验证。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学习机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核心功能仍集中在学科培训领域。而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师资质量和互动服务方面,但本质上都是为学科培训服务。
"这种同质化竞争反映出行业创新能力的不足。如何促进学生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是需要各企业进一步思考的重点问题。"熊丙奇谈道。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