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把尊界 S800 雷达塞进 20 万的车里,尚界 H5 这次输不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爱范儿 时间:2025-07-16 10:20:52


2025 年 4 月的上海车展,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场景,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出现在了合作伙伴上汽集团的发布会上。

他当场向上汽喊话,要求为即将到来的新品牌「尚界」备足产能,并放出预言,其首款车型销量将会「大爆」。这番表态,无疑是一次公开的「军令状」。

这份底气并非凭空而来。公开信息显示,为了「尚界」,华为和上汽首期就投入了 60 亿元,并组建了超过 5000 人的专属团队与一座专属工厂。在当时,这对「豪华组合」究竟会兑现出怎样的产品,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悬念。

现在,尚界 H5 正式亮相,答案开始揭晓。


除了备受瞩目的智能化配置,余承东也曾强调过,产品在被动安全和车身结构等传统领域做了重点投入。这勾勒出了尚界 H5 的基本轮廓:它试图将上汽的整车制造经验,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方案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结合,其目标直指 15 万-25 万元的主流市场。

一个传统巨头的转身

第一眼看到尚界 H5,很难用「惊艳」来形容。它的设计语言传递出一种高度的克制与务实,完全没有当下新能源车型热衷的夸张线条和激进元素。


无论是与问界 M5 神似但处理得更圆润的前脸灯组,还是为了可靠性和家庭用户便利性而保留的传统门把手,所有细节似乎都在服务于一个目标:打造一辆不会犯错、能被最广泛用户接受的大众化产品。

这种务实的设计理念,最直观地体现在了车身比例上。尚界 H5 采用了典型的「短前悬、长后悬」设计,目的非常明确——将内部空间最大化,并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后备箱。


现有信息显示,尚界 H5 的车身长度在 4.8 米左右,与问界 M5 相近,轴距却超过了问界 M7 的 2820mm。汽车博主@孙少军在体验过后表示,其后排足以轻松容纳三名成年人,「能实现真三座」。这对于中国家庭用户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

不过,这种成熟的平庸之道和对中国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也让外界产生了一个疑问:对于一个全新品牌,如此快速地拿出一款成型产品,它的设计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指向了华为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尚界 H5 并非从零研发,其原型车正是上汽内部一款代号为 ES39 的荣威旗舰 SUV。这解释了其设计中的「上汽味」,同时,也揭示了项目高效推进的秘密。


▲ ES39


▲ 尚界 H5

尚界 H5 源自上汽的整车平台,这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这次合作中,上汽集团扮演的究竟是怎样的角色?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时钟拨回 2021 年。

在那一年的股东大会上,时任上汽董事长陈虹面对「是否会与华为合作」的提问,给出了一个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却也代表了传统车企巨头普遍心态的回答,他将这种合作比作将「灵魂」交给对方,而自己只剩下「躯体」。

这番「灵魂论」清晰地表明,作为彼时中国车市连续 18 年的销量冠军,上汽有足够的底气和骄傲,去主导自己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然而,市场的变化远比想象中更迅速、更残酷。仅仅三年之后,支撑这份骄傲的基石开始动摇。


▲上汽旗下的飞凡汽车

2024 年的年度销量数据显示,上汽集团销量同比下滑了 20.07%,其维持了长达 18 年的中国车企销量第一的宝座,正式被比亚迪超越。

比销量滑落更严峻的,是盈利能力的危机。根据上汽集团正式发布的年度报告,其在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16.66 亿元,同比骤降 88.19%。近九成的利润蒸发,暴露了其在新能源转型迟缓、合资品牌优势减弱下的巨大压力。

危机往往是变革的催化剂。在新的管理层带领下,上汽的战略思路开始出现明显转变,开放合作成为新的主题词。上汽集团现任总裁贾健旭在公开场合的表态,最能代表这种变化:

一个人走一万步,不及一万个人走一步。


如今的上汽,已经从过去相对封闭的自主研发心态,转向了更务实的产业协同模式。尚界项目,正是这一新战略下最重要、也最坚决的落地。此前被反复提及的 60 亿元首期投资和 5000 人专属团队,正是上汽将开放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证明。

而贾健旭在上海车展上回应余承东的那句「上汽躬身入局,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资源支持尚界成功」,彻底宣告了「灵魂论」的终结。

一场「科技平权」的豪赌

上汽提供了坚实的「筋骨」,那么,华为又为这具躯体注入了怎样的「灵魂」?答案直指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一整套完整的智能技术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由三部分构成:业内公认体验领先的鸿蒙智能座舱、华为 ADS 4.0 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作为「眼睛」的、与旗舰车型问界 M9、尊界 S800 同规格的 192 线激光雷达。


对于 ADS 4.0,华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其进化的意义:这是一次从「95 分到 100 分」的冲刺。当行业大部分玩家还在解决智驾「从不可用到可用」的问题时,华为已经开始琢磨如何让它「好用」。

在官方演示中,在上海陆家嘴这样的地狱级路况,ADS 4.0 无保护左转成功率能达到 98%;在信号丢失的地下停车场,它可以实现多达五层的路径记忆。正是这些解决用户痛点的能力,构成了用户口中的口碑基础。


而尚界 H5 最具颠覆性的一点,就是将这一整套技术下放到了 20 万以内的价格区间。作为鸿蒙智行重点打造的「亲儿子」,未来尚界车型还可能获得途灵底盘等更高级别的技术赋能。

不过,手握技术底牌的尚界 H5,前方的道路也并非一片坦途。

内部的挑战,源于华为和上汽这两大「巨人」的合作模式。尚界 LOGO 中醒目的「SAIC」字样,已经表明上汽在合作中拥有极强的话语权。未来在产品定义、渠道归属等核心问题上,双方如何高效协同、避免内耗,将是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外部的挑战则更为直观。15-25 万的 SUV 市场堪称一片「血海」,这里早已盘踞着比亚迪宋、小鹏 G6、零跑 C11、乐道 L60 等一众强悍的对手,甚至还有丰田 RAV4 这种月销近 2 万辆的燃油车「常青树」。

尚界在销量上的压力,随着鸿蒙智行「年销百万」目标的提出而变得更为具体。数据显示,联盟上半年销量刚过 20 万,要完成目标,下半年每月存在近 8 万台的巨大缺口。而除问界外,智界 S7 等车型的销量表现平平,这让尚界 H5 能否成为第二个增长极,显得至关重要。

而尚界 H5 的每一个对手,都在成本、品牌心智或补能体系上构筑了自身的护城河,想凭借技术优势从中突围,依然需要经历一番残酷的市场肉搏战。

面对内外的双重挑战,尚界 H5 的破局之路在哪里?答案或许就藏在它看似平平无奇的设计和「科技平权」的核心理念之中。

尽管它的外观被指过于普通,但这在追求最大用户公约数的主流市场,并不算是一种劣势。尚界主动放弃了用激进设计去博取眼球,而是将所有资源和赌注,都压在了用户真正常用的体验上。


实际上,这种打造国民级爆款的思路,恰恰深植于上汽集团的基因之中。回顾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史,上汽几乎在每个时代都成功定义了当时的「国民神车」。

从 80 年代的桑塔纳,到 90 年代的帕萨特,再到 21 世纪初统治 MPV 市场的别克 GL8,上汽一次又一次地精准捕获了不同时期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如今,尚界 H5 的诞生,可以被看作是上汽在新时代,联合华为这一技术外援,再次向「国民神车」宝座发起的一次冲击。只不过这一次,驱动「神车」的核心引擎,从可靠的发动机,换成了先进的智能化。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