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产业园狂卷、地方文旅入局,短剧的“地域生意”还好做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娱乐独角兽 时间:2025-07-16 10:57:03
燕归巢、本地化、差异性,短剧“地域经”的2.0版?

娱乐独角兽

2025年短剧市场相当之热闹,配得上那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各地扶持政策加码,市场端爆款效应扩大、造星成果显著,制作端听花岛、百川中文等厂牌效应凸显,平台端红果持续增强市场占位、爱优腾芒加速布局精品化进程

7月8日,DataEye《2025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指出,2025年微短剧投流规模将达约423亿元,同比增长28%,核心原因是端原生模式的爆发式增长和免费模式的大幅激增;免费微短剧市场规模约350亿元,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将达到55%左右。截止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半年增速达5.1%。

从内容制作到产业布局,短剧的地域生意正在全面爆发。只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现实真如此乐观吗?娱乐独角兽对话多个短剧人,去倾听他们在短剧地图里更细分的谋变、热潮之下更实操性质的选择。

拍摄基地:燕归巢效应显著,制作方主动上桌?

2025年短剧爆款名录里,必须要有一部《云渺》(《我,修仙多年强亿点怎么了》)。而这部剧花落临汾,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临汾并非传统热门影视基地。

山西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山西有大量的古建筑群,晋派建筑独树一帜。选择临汾,一是因为当地政府对短剧行业大力的帮扶政策,二则是当地的古建经过岁月的沉淀,在画面里看起来古老神秘,拉高了整个成片的质感。四月联盟在接受娱乐独角兽采访时表示。

其实故事的前言还有:去年8月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建成,吸引了超40家影视企业入驻。而其中就包括《云渺》的制作方四月联盟,临汾分公司总经理曹禄洋本身也是临汾人。典型的燕归巢效应。

(图源郑州航空港发布)

而这其中又有一个进化过程。如果说前两年一些短剧基地主打的变废为宝、多元化场景搭建、相对完善的周边配套设置,服务剧组控制制作成本,越来越只是基操;那如今在政府扶持下的产业园,多可以做到全链条式,覆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版权保护、发行投流于一体,甚至还能辐射到政策审批等层面。

短剧基地开卷,但仅是卷向了政策优势、全链式服务上吗?

6月中旬,时刻互动与赣江新区共同打造的微短剧产业基地在赣江新区投入运营。这是江西省首个全链条微短剧产业基地。

据江西时刻互动短剧营销负责人曹荣介绍,之所以将产业基地落在赣江新区,新区的扶持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相较非常成熟横店、象山等传统影视基地,西安、郑州等短剧影视基地,江西作为中部城市,短剧市场仍处于快速成长期,竞争格局相对开放。

我们选择这里,是希望借助区域发展红利,在内容制作和资源整合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她解释道。事实上,这条路已经在多产业、多地域被验证。

(时刻互动微短剧基地场景图)

如果说时刻互动是注重发掘区域市场的差异化机遇、是短剧制作方主动向上下游求索布局,那当然有人在思考着,如何在已经成熟的繁华地带咬下一口蛋糕。在市场普遍谋求全链式、更大更全的时候,细分化、差异化往往会成为别样的破局之道,真的适用于所有行业。

一夜成名影视科技公司被关注,是因为其专攻古装短剧拍摄基地。总经理李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前景图是:以洛阳为古装枢纽,串联开封宋文化场景,再嫁接郑州、西安高校的影视人才库120分钟高铁圈内,将崛起一个古装短剧黄金拍摄圈。

整体来看,这个赛道仍然热火,且变则通、新则赢。有闯入者、有破局者,这个看起来极易被复刻的生意,自然也有早期入局者在谋变。在媒体采访报道中,一些成立时间较早的短剧拍摄基地,也在筹谋着通过向外投资、合作的方式去丰富自身的产品空间,维稳竞争力。

短剧文旅:真出圈还是自嗨?人熟地熟更易出精品

短剧地域生意经的另一面,是其与地域文旅的联动。

7月4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相关通知,具体条例包括但不限于:对创作反映深圳题材、宣传提升城市形象的剧本,在优秀剧本创作奖励基础上增加50%的扶持额度;对在深圳取景不少于5处且充分展现城市形象或促进城市旅游宣传推广的作品,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这是地方政策大力帮扶短剧文旅的典型缩影。甚至更重磅的还有,山东以3年投入10亿元、单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成为全国最高奖金扶持力度;广西提出了到2025年底实现创作‘微短剧+文旅’作品超过100部,全省微短剧产业总收入超过50亿元的愿景。

(短剧《家里家外》)

只是更多的,短剧与文旅的联动远没有达到长剧的效果。文旅联动转化需要深度长情的吸引力:短剧虽然浪潮高涨,但真正全民爆款仍然较少;其次,短剧扎堆上线、剧播期短等特质,决定了观众的视线很容易被新的内容吸引。更遑论还有各种打着文旅幌子的短剧,不过是悬浮故事的背景板、或是地域元素的简单堆砌。

越是如此,成功的方法论也就越弥足珍贵。本地化、人熟地熟效应,是娱乐独角兽在其中发现的第一个关键词。后者常用于基层工作场景,简单来讲就是用本地人做本地事。

《家里家外》就非常典型:不仅主创团队一半都是川渝人,还在创制的各个阶段都极致强化地域。在剧本创作阶段,不只是通过文字资料查找时代印记,还让编剧就近取材采访家中长辈、实地走访符合剧中年代的人群,剧中蔡晓艳帮小姑子伸张正义去广播站播报坏人坏事,便是取材自真实。

在语言上,剧组还邀请了四川话顾问打磨川渝方言,务必做到地道。在取景上,剧组选择将拍摄场景落于四川成都,一方面是这里潮湿的植被、砖瓦墙的小院子等更符合剧中的特色,另一方面是制片人对这些地方很熟悉,拍摄也比较方便。

(《云渺4》拍摄现场图,图源临汾广播电视台)

第二个关键词,更适用于定制文旅短剧的打造,即无论是选材还是营销,都要学会随风而动,精准出击。毕竟这类内容往往因为过于说教和刻板,而难以被市场端买单。

《凉山小厨娘》的故事主要是讲一位彝族少女厨师如何在厨神争霸赛中夺魁,不算新颖但经典好用。以此背景展开,彝族服饰、地域美食、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美景都自然而然被纳入其中。这其中创制上的小心思,是在抖音等平台上彝族服饰、美食本身就很火热,观众接受度很高。

如果停留在此,那可能还是会泯然市场。这部剧的突围还在于它的营销不断追着观众造梗的方向去打。如霸道总裁爱上吃烤猪儿肉/凉山小汉堡的我引发网友造梗风潮,一时间评论区里到处都是网友主动艾特自家文旅号的信息,如@甘孜文旅我要看霸道扎西爱上煮牛肉坨坨的我,你努力一下。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文旅短剧的出圈逻辑:它首先应该是引发本地人的强烈回应,而后才能在他们的助推下以内容和营销并行的方式全面爆发,多点发散,辐射向全国。这本身也是一个地方文旅降低门槛、扩大兴趣点的阶段,而也不要小瞧这届观众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造风能力。

我们(时刻互动)本身就是做全案营销的,包括给当地文旅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全媒体平台上做宣传;现在我们涉足到短剧领域,也希望成为短剧里相对来说更懂得内容营销的,内容营销里又更懂得短剧的公司,曹荣强调。人熟地熟外,还有公司跨界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