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孙沐雨实习生吴佳芝报道:“起!”随着一声指令,7月12日下午,抚州市南城通航机场的跑道上,一架通体灵动的“小青龙”JH-1大型气象无人直升机轰鸣着腾空而起。这可不是普通的无人机,而是江西自主研发的“气象能手”——它不仅背着探测设备给云层“做体检”,还精准播撒了10根“增雨烟条”,圆满完成江西气象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首秀”。
这场由省气象局牵头,联合新余国科、江西直升机公司共同打造的试验,可藏着不少“黑科技”。“小青龙”身板虽巧,本事却不小:最大航程600公里,能一口气飞遍大半个江西;最大起飞重量550公斤,稳稳驮着两套播撒装置穿梭云端;巡航速度100公里/小时,效率堪比地面作业车的“空中升级版”。
而它此次带的“撒手锏”,是新余国科研发的Y1000型机载烟条。它看着像根金属棒,实则是“云团催化剂”的精准投放器——发火稳定、释放高效,配合智能化播撒系统,点火、投放全靠电脑精准控制,跟无人机平台配合得“天衣无缝”。地面观测数据显示,作业区域及周边云层很快有了“动静”,实打实验证了这套系统“边观测、边作业”的硬核能力。
为啥要让无人机上天管“天气”?省气象局负责人说,“这是为了把“观测即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通过无人机深入云层“探秘”,既能更精准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还能给江西的低空经济添把火,让无人机技术在气象领域玩出更多新花样。”据了解,“小青龙”的“升级包”已经安排上了,下一步将加装多要素气象传感器和微型遥感设备,让它不仅能“增雨”,还能更细致地监测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咱们江西的天气预报会更准,遇上干旱时,“小青龙”还能随时上岗“呼风唤雨”呢!
此文章系转载,来源于大江网,编辑: 陈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