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1.5L混动专用发动机、单电机两挡DHT变速器、后电机和全新安全防护的大禹电池,搭载经过进化的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的二代哈弗枭龙MAX实现了能耗、操控与安全性能的全面升级。
搭载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的二代哈弗枭龙MAX的动力系统由1.5L混动专用发动机、70kW前驱动电机集成两挡DHT变速器、150kW后驱动和具有全新安全防护的大禹电池组成。系统综合功率达到238kW,系统综合扭矩达到595Nm,作用在整备质量为2075kg的哈弗枭龙MAX上,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6.8秒,WLTC综合油耗仅需0.97L/100km,馈电油耗也降低到了5.35L/100km。
首先,在传统的插电式混动系统中,多数采用P1+P3架构,其中P1为发电机,P3为驱动电机,在与混动专用发动机、定轴式变速器、双电机控制器和电流转换器等协同配合下,实现了EV、串联、并联和能量回收等多种动态工作模式,但始终为前轮驱动。若在此基础上实现四轮驱动,则需要在后轴处增加驱动电机,形成三电机四驱结构。不过,这样会增加成本和重量,使得整套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而在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中,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使用P2电机来取代传统布局中的P1+P3电机,并在后轴位置增加P4电机,可以依据工况实现纯电后驱、纯电四驱、串联后驱、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以及单轴或双轴能量回收等工作模式的智能切换。相比于以往混动系统集中于车辆前桥的构型,扩大了双电机串并联混动构型的使用场景。
那么,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相比第一代有何提升?
相比上一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通过11项算法升级、10项硬件升级、5项电能技术升级以及2项燃油技术升级,在能耗、操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着显著提升。其具体表现是,首先当车辆进入高速巡航工况时(时速超过63km/h),智能后桥解耦系统会依据路况自动判断是否需要四轮驱动,如果非必要则会迅速切断后轴电机链接,并采用2驱模式工作,避免后轴电机在高速时被动产生能量损失,继而提升续驶里程。
同时,双轴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前后轴双电机的布局优势,在减速或制动过程中,通过前后电机的协同工作,将动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储存至动力电池之中,数据显示,能量回收效率提升了2.07%。
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工程师将能量管理系统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行整合,通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路况和车辆的行驶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调整能量回收强度,在保证安全车距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能量回收,从而提升续驶里程。再就是扩充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的高效区间,从而扩大直驱的速度范围,从上一代的70km/h扩大至40km/h,即便在城市中低速行驶路况中,发动机也会更早地介入,这样不仅会保证动力的平稳输出,也能够提升燃油经济性。
在硬件技术层面,1.5L混动专用发动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缸内直喷、350bar燃油喷射系统、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电子水泵、电子节温器、高能点火、冷却EGR系统等技术,热效率达到41.5%,最大功率为85kW,最大扭矩为140Nm。
前驱动电机与两挡混动专用变速器组合,形成类似于P2的混动架构。前驱动电机采用Hair-pin扁线绕组技术,可输出功率70kW,传动效率达到98%。两挡变速器采用定轴轮系、轻量化设计,低谐波电机与高重合度轴齿组合实现全工况低噪音运转。后驱动电机同样采用了Hair-pin扁线绕组技术,并集成低拖曳减速器,总成工况效率≥88.6%,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50Nm。
Hi4提供18.74kWh或27.54kWh两种容量的低内阻动力电池,可实现110km至165km的纯电续驶里程。电池采用叠片双极耳设计、NCM多晶材料电芯正极等材料,抗阻性优于同行技术,能量密度高,自身热损耗小,电池循环寿命高。其快充能量效率达到97%,常温环境下SOC电量从30%充至80%,小于30分钟。
坐进驾驶室,按下Start按键,哈弗枭龙MAX在点亮仪表后便可挂入D挡起步,在城市路况60km/h时速中,以智能混动模式驾驶,Hi4系统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以纯电两驱模式运转,此时哈弗枭龙MAX与纯电动SUV无异,整体能够营造出按键、平顺和动力响应迅速等特点。即便是遇到加速、爬坡等工况,两驱会变为四驱模式,并且依然够感受到电动机充足的动力储备。当系统判断出车速达到发动机最佳工作效率区间时发动机才会启动,通过油门开度的大小来判断以串联模式作为增程器为后轮驱动电机供电,还是以1挡直驱模式通过DHT变速器驱动前轮。在这三种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动力输出始终能够保持平顺,并且发动机噪声也并不突兀。
当驾驶枭龙MAX进入高速路段巡航时,混动系统进入2挡直驱模式,此时混动专用发动机在高效区间运转,以并联两驱或者并联四驱在为车辆提供可靠的驱动力和操控性的同时,用剩余动力为电池充电。同时,前、后轴均可以进行多挡可调的能量回收,
当然,Hi4在实现四轮驱动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提升了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和操控性。其所搭载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全时域、全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实现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及操稳性的完美平衡。
在最为常见的过弯场景下,通过智能前后桥扭矩分配策略与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融合,智能修正车辆行驶状态,实现入弯时精准增加后轴扭矩,实现快速入弯,转弯时实时测算行驶轨迹与驾驶者意图的匹配度,循迹性强,出弯时增加前轴扭矩,提高稳定性。
上述技术助力哈弗枭龙MAX在动力、操控、舒适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无论是相比于传统混动系统还是上一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都有了维度上的提升。但是对于整车的产品力来说也只是一方面,下面我们来看看二代哈弗枭龙MAX的设计。
二代哈弗枭龙MAX采用颠覆哈弗传统车型的外观设计,以大自然为灵感,采用了天空、海洋、星河等设计,打造更加年轻、简约、科技的全新产品形象,推动哈弗品牌全面进入新能源和数字化时代,重新树立哈弗品牌新能源SUV形象。
车身多处细节采用低风阻线条设计,展现出被击破长空般的动感曲线,时尚与动感兼具,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前灯组由72颗LED光源组成,照度可以达到4000流明,在拥有不错的光照度的同时,设计灵感来自于“丁达尔之光”,以营造神圣之光的视觉效果,充满气势与威严感,增强了辨识度。HAVAL LOGO内嵌在激光网状格栅之中,极具科技感及时尚感。尾部搭载“璀璨星河”设计尾灯,由332颗LED组成,如同两条闪钻的弧线,点亮星空,有效提升品质感,更具辨识度。
走进驾驶室,二代哈弗枭龙MAX提供天镜白、峡谷棕和探秘黑三种内饰颜色,本次驾驶的车型采用峡谷棕配色,整体设计既符合新能源汽车简洁的风格,也通过软性材质的包覆营造出了豪华质感。搭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以及顶配车型搭配HUD抬头显示,各自承担专属的显示内容,让旅行成为一种享受。悬浮式中控台设计较为特别,左侧预留具有50W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放置区域,并且在下方设计有散热风扇,右侧为杯架,常用的空调等实体按键设计在上部,操作手感和布局设计合理。座椅运用双密度发泡工艺增添舒适感,主驾驶位支持12向电动调节,全系标配前排座椅加热,中高配车型前排座椅有通风,并可选装按摩功能。后排座椅为了保证舒适度,座椅靠背提供27度、32度两挡调节,折叠扶手、隐藏杯架、后排空调出风口等常见配置。
在储物空间方面,哈弗枭龙MAX车身长、宽、高及轴距分别为4780、1895、1725以及2810mm,是一款典型的紧凑级SUV,车内空间却达到了中级SUV水准。行李厢在正常情况下空间容积为540L,后排独立座椅靠背折叠且放平后,拓展出1366L的储物空间。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二代哈弗枭龙MAX顶配车型搭载22个智能传感器,包括3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两颗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5颗30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可实现全路况、全时段、全天候的主动式行车安全防护,更能感知细小的障碍物,从而主动预警,避免危险的发生。在日常通勤、远途旅行场景下,系统可提供包括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智慧巡航、拨杆变道(HWA)、智能过弯、智慧躲闪主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紧急车道保持辅助等,实现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另外,还有移动哨兵全景监测、540°全景环视影像(360°环视+180°透明底盘)、全场景自动泊车系统、以及C-NCAP五星结构设计标准车身的被动安全设计为二代哈弗枭龙MAX一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