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总园:科学探究 飞天畅想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时间:2025-07-16 20:01:29

当科技馆的火箭模型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当"火箭怎么飞起来"的疑问响彻教室,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中一班的科学探索之旅正式启航。这群小科学家用双手解构航天奥秘,让我们走进这场充满童趣的火箭探秘记!

好奇萌芽:火箭里藏着什么?

班级的讨论声中,瑞瑞盯着火箭图片发问:"这么大的火箭由哪些部分组成?"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火箭问题播报站",和爸爸妈妈一起翻绘本、看视频,用调查表记录下逃逸塔、整流罩等结构名词。在班级区角,他们搜集废旧纸箱、纸筒和黏土,把"火箭梦"画成设计图——有人要做带翅膀的火箭,有人想造"双胞胎火箭",奇思妙想铺满了画纸。

动手创造:独一无二的火箭蓝图

分组制作时,孩子们像真正的工程师般分工:晨晨观察悦悦的粘贴技巧后调整操作,小七和伙伴用木块拼出稳固底座,还往火箭底部塞棉花模拟发射烟雾。当火箭各部位完成组装,他们用彩灯、黏土精心装饰,最后在班级布置了"火箭展览区"。互动区的发射模拟游戏前,总围着叽叽喳喳讲解结构的小"讲解员"。

匠心筑梦:让火箭飞向天空

"怎样让火箭真的飞起来?"的新问题点燃了第二次探索。孩子们用海绵纸做小火箭,发现瓶子与吸管的组合能让火箭升空。试飞时,有的火箭越过发射台最高蓝线,有的却因瓶子捏扁失败。圆桌会议上,孩子们讨论出"选耐挤压瓶子""固定吸管长度"的优化方案,可乐瓶因不易变形而成为"最佳发射器"。当小火箭一次次冲破天际,他们总结出科学原理:"用力捏瓶子,空气挤压就能把火箭推出去!"

成长不止:科学种子生根发芽

从设计图纸到优化试飞,孩子们在STEAM理念中学会"观察-验证-总结",用双面胶时懂得对比牢固度,分组时主动承担"扶底座""钻孔"任务。家长惊喜地反馈:"孩子在家用矿泉水瓶做发射器,还讲空气动力呢!"老师感叹:"每个疑问都是探索的起点,我们要做童心的守护者。"

这场火箭之旅仍在继续,下一站孩子们将探索"火箭如何沿轨道飞行"。当稚嫩的小手触碰科学,当好奇的眼睛仰望星空,中一班的小科学家们,正用行动书写属于他们的航天故事!

(包滢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