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四大信号,已经出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博闻财经 时间:2025-07-17 12:35:56

原创 刘晓博

7月末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接连出现了几个重要信号,非常值得关注。

信号一:金融数据全面好转。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

上半年GDP增速为5.3%,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其中,一季度增速为5.4%(去年一季度增速为5.3%),二季度为5.2%(去年二季度增速为4.7%)。

环比、同比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另外,6月的消费数据、房地产销售数据、房地产投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比5月下滑。

这意味着,7月末很有可能有新的一波轰油门,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数据出现了明显好转。

先看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6月达到8.3%(下图),创出了去年4月以来的新高。



M2可以理解为“印钞速度”。

现代经济、银行体系下,印钞不仅仅是央行的事情,还需要老百姓、企业配合,通过贷款共同参与印钞。

整个上半年,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了6.8%,超过了GDP增长速度。中长期住户贷款超过1.17万亿,说明还是有相当于一部分家庭购买了住房或汽车。

再看“牛熊指数”——M1的同比增速创了新高。

M1是狭义货币。央行从2025年1月调整了狭义货币(M1)的统计口径,包括:流通中货币、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M1的同比增速,可以衡量企业和个人对活期存款的偏爱程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大家什么时候愿意把定期转为活期?当然是准备投资的时候。所以,M1的同比增速是重要的牛熊指数。



上图中,M1有两根线。蓝色的是旧统计口径下的增速,橙色的是新统计口径下的增速。

最近几个月,M1同比增速明显反弹。到了6月,增速反弹到了4.6%,开始追赶M2。如果M1从下方上穿M2,则意味着牛市来了,房地产也会好转。

M1走势强劲,跟最近股市向好互为因果。其实我早在半个月前就告诉大家,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股市将有一波行情。现在M1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再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情况(下图)。这个指标统计口径比M2要宽泛很多,所以它的增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印钞速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社融增速也创了新高,达到了8.9%。

仔细研究社融的细项,增速最猛的是政府债券,目前余额为88.74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次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企业债券只增长了3.5%,委托贷款持平,外币贷款下降26.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下降7.4%。

所以,这一波印钞速度(包括M2和社融)的反弹,主要是政府发债推动的。政府发债并不增加基础货币,但可以拉升投资、促进M2的的衍生,所以也有明显的“印钞效应”。

如果7月末的重要会议再出台新的政策,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有所反弹。

信号二:房地产酝酿新政策。

10年一次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也传递了重要政策信号。

会议通稿说:“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所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会议还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2015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房地产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去库存,搞了货币棚改,推动了都市群建设,后来诞生了都市圈的概念。北京上海实施减量发展,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诞生;几个西部中心城市,比如重庆、成都、西安地位上升。

这次城市工作会议后,估计会有以下几个变化:

第一,严格管控新增城市建设用地,以推动房地产去库存;

第二,未来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将主要来自城市更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快速增长期结束了,郊区、新区的房子风险较大;

第三,“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作为棚改2.0,会发力、上规模,并采取房票安置。但很难重现2016年到2017年货币棚改让房价大涨的局面了。

信号三: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靠国内消费,出口增速将放缓,人民币会升值。

最近,求是杂志把领导人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节录发表。在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传递了重要信号。

这个信号就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这也意味着,中美最终将达成贸易协定。而不是像一些网友认为的那样,要完全走向内循环。

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了“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问题,还提出,这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一方面要加大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做强国内大循环,怎么理解?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在2020年5到7月之间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一度被一些人歪曲为要跟西方全面脱钩。

今年打了第二轮贸易战,相信很多朋友加深了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美国为何能拿捏全球?除了科技、军事、金融优势外,还有国内消费市场强大的优势。

美国人口不到全球的5%,但消费市场占了30%左右。所以,美国可以对全球打关税战,用拒绝你的商品卖到美国要挟你。

中国要真正成为超级大国,只成为世界工厂,为全球生产消费品还远远不够。还要让老百姓有钱、敢于消费,让中国的消费市场超过美国,成为头号消费大国才行。

而这,就是“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含义。有了强大国内市场,其他国家才能追着跟你做生意,人民币也才能真正国际化,老百姓也能真正幸福,国家真正强大。

有了“强大内循环”,才能有顺畅的“外循环”,实现内外双循环。

这将带来一系列政策变化:人民币适度升值,加强反内卷、过剩落后产能出清,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等。

还要降低物流成本,拆除行政藩篱,推进消费税改革,提高最低工资、低保、最低养老金等。

最重要的,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目前大约是43%,连续多年微跌。需要扭转这种态势,逐步提高到50%以上、60%以上。可以减少低效、无效的大基建,精兵简政,以增加居民福利。

信号四:美元快速降息的时代将到来。

另外,种种迹象显示,特朗普可能利用美联储巨额装修案(搞了4年,花费25亿美元尚未完工),来罢免鲍威尔,白宫正在收集鲍威尔的材料。

特朗普还表示: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是其考虑担任美联储职位的人选。

鲍威尔的任期到2026年5月结束,而中期选举在11月。从降息到经济反弹,往往需要12个月左右的时间。

所以,如果9月份鲍威尔不降息,特朗普大概率要出手罢免他。当然,这需要参议院批准。

不管怎么说,美元快速降息的时代要来了。目前,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4.25%到4.5%之间,特朗普认为降低3个百分点,也就是300个基点。

美元如果快速降息,将给中国腾出较大的货币政策空间,有利于股市和楼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