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星巴克撤出中国?卷不动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智谷趋势 时间:2025-07-17 20:25:54


作者 |溪云

内卷的价格战,已经把很多外资企业给卷跑了。

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跌27.1%,创15年最大跌幅;今年1—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81.9亿元人民币,同比还在下降13.2%。

最近有媒体爆出,星巴克正在四处路演,为中国区业务寻找买家,并吸引了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知名机构参与。

为什么星巴克甘愿考虑放弃中国这个如此庞大的市场?

答案或许是,实在卷不动了。

一边是五块钱的蜜雪冰城柠檬水,一边是9.9的库迪瑞幸贴身肉搏。

这个入华36年来的巨头,在猛烈的价格战攻势下,也不得不随之降价。6月10日起,数十款产品,平均降价5元,最低价打至23元。

实际上,据《国际金融报》数据,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客单价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滑,但这并不能挽救销量的颓势,交易量连续四季度下跌。


不只是茶饮行业,汽车行业在内卷之下,利润率已经不足5%。奔驰EQB车型降价50%,却发现仍然打不过国产10万元的电车。


甚至医药行业,去年集采,国内药企自杀式报价,阿司匹林只要三分钱一片,逼得所有外国药企退出集采。


难怪近一年以来,奔驰、大众、松下、思科、IBM、强生等外企纷纷在中国裁员或收缩业务,毕竟当本土企业能承受-20%毛利率,用亏损换市场,习惯赚取30%利润的外资根本无从招架。

有人可能会觉得,外资撤退,国内企业独享14亿人的市场份额,不让外国人占便宜,不是很好吗?

但根据经济学家李稻葵的测算:

外资占GDP的比重不足10%,却贡献了将近7%的就业,16%的税收,28.3%的工业利润,38.7%的外贸,28.3%的研发投入,对GDP的实际贡献在20%—34%之间。

在东部沿海地区,外资的贡献更大。

上海7万家外资企业,贡献了1/4的GDP,1/3的税收,1/2的工业总产值,近2/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江苏21万家外资企业,也贡献了1/4的税收,1/3的就业,2/3的外贸额。

在经济下行期,更需要稳住外资,外资稳了,经济和就业才能稳。

此外,在大国博弈和逆全球化背景下,稳住外资有助于减缓产业链外移的压力。

近年来,老美意图和中国“脱钩断链”,推动“制造业回流”,实施“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策略,不少低端产业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墨西哥和南亚地区,而这些产业本可以承接至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许多芯片企业如德州仪器、美光,迫于关税和贸易制裁,加之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等优惠政策吸引,也选择撤出中国,回流美国。

这些外企若留在中国,本可以通过技术溢出、人才流动、知识外溢,带动中国高端制造的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仅有美国的42%,人均GDP刚超过1.2万美元。在经济换挡期,中国制造仍需要高质量外企,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国内企业的活力和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资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加速外资撤离的情况,就成了必须管好的一环。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