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如火如荼,三巨头日订单量之和突破2.5亿,一直不动如山的抖音,终于开始动了。
一方面抖音生服上马了“随心团”业务,外卖商家想开展业务必须入驻随心团,打破了抖音团购和外卖的边界;与此同时,字节瞄准美团的另一块基本盘——到店,也抛出了AI产品“探饭”。
近期,字节的用户增长团队做了一款能给用户推荐吃什么的AI产品“探饭”,搭载豆包大模型,用户在抖音搜索框搜索就能发现。通过探饭,用户能直接购买优惠套餐,还能得到AI根据预算、人数和忌口生成的方案。
在过去的两年,抖音本地生活从2024年1-8月3200亿元的销售额,到2025年初支付GMV同比增长81%,“鲇鱼”抖音撑大了本地生活的想象力。但抖音到店业务目前还有一块板,跟美团比格外短,那就是评价体系。
“饭还没吃上,服务员就送个甜品或者饮料让写好评。”陈琳告诉字母榜,近期线下就餐时,为了在大众点评占个好名次,用户经常会被商家当面索要好评,但却几乎没有商家要求用户在抖音好评。
对于用户来说,深耕20年的大众点评提供了足够丰富和相对真实的评价,先做攻略再进店消费已经成为习惯。对标大众点评必吃榜,推出抖音心动甄选餐厅,对抖音来说,显然并不能真正左右用户心智。
对于商家来说,积累起充分用户量级的大众点评,是能够让店铺长效运营的关键平台,花样百出地“求评论”更是大众点评统治力的体现。
美团的绝对优势,正是抖音到店业务当前暴露出的短板之一。
张一鸣曾经提出“餐饮、购物、旅游go deep”,彼时无人知晓如何go deep,现今在大模型助力之下,探饭希望用AI技术弥补抖音原本评价体系的不足。
对于抖音来说,探饭是一个全新的餐饮到店入口,也是抖音为到店增长划下的新跑道,依托大模型的数据分析和快速反馈,用户能感知到抖音味儿的新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提高随心团的入驻标准,抖音发力品质外卖,也正是字节聚集品质商户,狠狠补课的表现。
而在所有应用都可以用AI重新做一遍的共识之下,张一鸣等来了一次重塑市场格局的机会。
一面通过随心团聚拢品牌商家,一面用“探饭”重构流量入口,字节似乎正经历着一次路线上的调整,即从流量漫灌到补齐评价短板。
在定向邀请机制下,当前抖音随心团内已经出现了一批连锁品牌,包括肯德基、麦当劳、蜜雪冰城、海底捞、锅圈食汇等。抖音要加码的“品质外卖”初见雏形。
同时,字母榜(ID:wujicaijing)发现,目前,尽管抖音APP没有在首页为探饭提供入口,在抖音搜索框搜索“探饭”,就可以进入AI小程序,提问如“下单附近最便宜的咖啡”,就会出现附近商家,点击购买团购套餐。切入餐饮到店场景,“探饭”瞄准的是美团的另一块高盈利业务“大众点评”。
不过,探饭如今还担不起颠覆大众点评评价体系的重任。
在完成单一需求如“下单附近最便宜的咖啡”时,探饭的决策效率并不优于大众点评。对其依靠大模型强调根据用户需求给出方案的部分,也少了些惊艳。
字母榜打开大众点评搜索“咖啡”,基于要“下单附近最便宜的咖啡”的需求,大众点评随机出现了各家店铺内的优惠套餐,还可选择“低价优先”排序,相比起探饭价格感知更加直观。而面对字母榜“预算300,适合4个人安静聊天的咖啡馆”的要求,探饭回复“未找到相关内容,可以换个条件试试~”。
图注:探饭显示页面(左)大众点评显示页面(右) 图源:字母榜截图
需要注意的是,和字节近期在本地生活打法“改头换面”相应的,是抖音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根据抖音2025Q1数据)。
从2018年到2020年,抖音做过企业号、餐饮扶持计划。过去几年内,抖音本地生活三次换将,从韩尚佑、朱时雨到浦燕子,攻势愈发猛烈。根据晚点报道,抖音生活服务2024年目标为6000亿元,同比增幅接近100%,几乎等同美团到店2023年的体量。
直播+短视频的内容策略之下,一方面,抖音生活服务披露,2024年抖音线上消费者规模同比增长184%,核销订单同比增长221.17%,核销金额同比增长169.52%。另一方面,抖音本地生活从2024年1-8月3200亿元的销售额,到2025年初支付GMV同比增长81%,粗略计算,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GMV为5400-560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字节来说,依靠补贴+内容的抖音本地生活,或许增速可观,但结果并未达到预期。
随着流量见顶,抖音想要在本地生活领域追上甚至超过美团,原本单一的引流方式,并不能让抖音如大众点评一般建立起用户心智。对于商家来说,用短视频吸引随机散客到店的抖音,运营重点更集中于“团购套餐”,难以帮助商家做好店铺经营。
烧钱补贴、内容扶持之外,还有什么能够成为字节的武器呢?
AI+品质外卖或许是字节现下重赢竞争优势的新选择。
历史似乎总在重演,搅局者作为“鲶鱼”增长显著的同时,被迫守擂的美团则呈现出一边挨打,一边“分红”的景象。
在外卖大战日趋激烈的当下,随着7月5日淘宝闪购日订突破8000万单,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超过了1.5亿单。而在接受晚点LatePost的采访中,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则表示,(外卖市场)订单的峰值市占并不关键,重要的是有价值的订单或者换成去掉水分后GMV市占。“现在我就看30块钱以上订单的份额,我们永远稳稳超过70%。”
回顾近两年硝烟不断的本地生活市场,鲶鱼字节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字节用6000亿本地生活GMV目标狂追美团之下,根据美团财报数据,2025年Q1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稳步发展,该业务分部营收增长18%至643亿元。2024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与此同时,美团年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年活跃商户数增至1450万,均创新高。
可以看到,字节的进入,在让美团“焦头烂额”的同时,也重新点燃了原本平静的本地生活市场。抖音的巨大流量带动更多新用户进入市场,原本独大的美团,也享受到了天花板被捅破的红利。
早在2017年王兴接受《财经》采访时,面对彼时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的厮杀,王兴便直言,企业要在某个领域赢得垄断性优势是对商业竞争的一种“误解”,他认为,“不应该试图追求一家独大”,竞争会长期存在。
王兴的判断已经得到了验证。
“大众点评更适合做影响力,要长期维护,抖音可以上一些特惠套餐找新的客流,”北京连锁餐饮店铺紫光园的一家门店店长张哲(化名)告诉字母榜,对于商家来说,用抖音和做大众点评并不冲突,是多了一种选择。
在抖音上架2款特惠到店套餐后,张哲所在店铺从抖音而来的新客户两个月内增长了60%,也带动了大众点评的的其他套餐销售,运营一年多以来,无论是大众点评还是抖音到店的销量,都在增长。
而用AI构建大众点评之外新的评价体系,通过大模型提供全新的流量入口,不仅张一鸣想到了,王兴也想到了。
在美团一季度财报会上,王兴不仅为美团的龙猫大模型打call ,也透露了美团要做垂类Agent的消息。
王莆中也在晚点LatePost的采访中表示,“没有人希望落后于时代,我们也希望至少能赶上时代。”
在王莆中看来,OpenAI 和 Google作为全球顶级的 AI 公司,可以做所有 AI 细分方向的探索,下一档的公司或是水平达不到,或是走更专注更聚焦的路线。而以美团的资源禀赋只能选择后者。 “但别人到你的地盘来以非理性的方式冲击你,你被迫反击。参战是为了生存。如果在主营业务上我们不参与的话,连转 AI 的机会也没有了。”
就在“探饭”被曝光前4天,6月19日,美团高管王莆中发文分享了自己点咖啡的体验,“第一单,不到起送价,给我凑单了矿泉水。(下午点下午喝的,不用担心我睡不着)”。王莆中使用的点单软件,不是美团外卖,是一款美团正内测的Native AI应用。据悉,美团这款AI助手名为Beam ,定位是“每个人的专属生活小秘书”。其瞄准的“AI智选干饭”场景,也和“探饭”目前的功能有极高的重合率。
对于美团来说,探饭或许正如两年前的抖音本地生活,作为守擂者,美团不仅能凭借抖音流量收获外界对“AI智选干饭”Agent的关注,字节在探饭上踩得雷也能成为美团的参考。
在大模型时代,所有应用都可以用AI重做一遍,美团和字节也再次站上同一个起跑线。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深耕本地生活数十年的美团,早已积攒起大量的商家和用户数据。无论是更丰富的商家类型,还是数量呈碾压式的用户评价积攒起的难以撼动的用户心智,都让抖音吃了瘪。
尽管抖音迅速搭建起本地生活业务,但是在量级上抖音到店显然无法与大众点评相比。用户量级的不足,也带来了用户评价数据不够,消费者难以形成参考抖音评价到店消费的心智,也更难从根本上撼动大众点评对商家的影响力。
而在AI时代,Manus爆火正是用户对Agent兴趣的侧写。对于字节来说,通过AI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并且快速反馈,能构建一套基于大模型的新评价体系,也能够引发用户的好奇和尝试。
不过,想要改写用户心智,字节需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
对于亟需新评价体系的抖音本地生活来说,以AI见长的探饭在提供新鲜体验之余,还需要提供不弱于、甚至优于大众点评的使用体验。即探饭想要更好地切入“干饭搭子”场景,也要积聚起充分的真实用户和真实场景的评价。
在探店的PK页面,字母榜能够看到总结内容的评价来源,均只有1-3条来源参考,相比起大众点评动辄上千条的评论,探店有着明显的差距。抖音自身本地业务量级的不足,直接带来AI训练数据缺失难题,最终使得用户端的智能体验不够。
同时,AI更是一直伴随着幻觉,对于“AI会否编造用户体验”,抖音显然也无法给出确定的回复。在探店的页面内,也有着“内容由豆包大模型生成,不能完全保证真实”的免责申明。
因此,如何解决AI建议的可信度,对于试图打破僵局的字节来说,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数据以及可信度的系统构建,则恰恰是大众点评得以吃上字节红利的原因所在。当字节发起进攻,新涌入的用户们被流量吸引而来,却并不一定会留在抖音。真实评价积攒起的可信度影响着用户体验。美团也比探饭更近一步,尝试直接用AI点外卖,凭借在垂直领域积累起的用户数据,美团的Agent也可能凭借更好的用户体验后来居上。
对于一次次遭遇挑战的美团来说,它也是竞争的受益者。更多玩家的入场让原本见顶的市场被进一步做大。随着内容+补贴老办法的逐渐失效,在大模型时代,老牌科技大厂们都要找到新出路,字节在探饭上的尝试又何尝不能为美团开疆拓土。
正如王兴所说,竞争永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