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上海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10例受试者实现“意念说话”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IT之家 时间:2025-07-17 18:25:58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最近,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植入式脑机接口(BMI)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高精准、可外推的脑电中文解码,为语言失能患者语言功能重建开辟新路径。


研究依托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植入的 sEEG 电极,高通量采集受试者不同脑区、不同深度的大脑神经活动信号。岩思类脑以自主研发的脑电大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声母 / 韵母-音节-单字-语句”的四级解码架构,在临床可用标准电极上实现了中文语言的精准识别。

据悉,10 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实时显示出他们想说的中文语句。这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将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患者带来福音。

IT之家附其技术亮点如下:

1、全维度覆盖:

采用多脑区立体脑电协同解码技术,全面捕捉中文语言的大脑神经信号。

2、高精度识别:

实现声母识别准确率超 83%,韵母识别准确率超 84% 的行业领先水平。

3、强泛化能力:

具备 1:36 的卓越外推能力,仅需 100 分钟、54 个汉字的模型训练,即可覆盖近两千个常用汉字。

4、大规模解码:

可实现覆盖 1951 个常用汉字的高效解码。

5、实时高性能。

单句推理时间小于 0.5 秒,支持不限长度语句的实时生成。

该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直接临床意义:在临床可用标准电极上实现中文解码,强大的外推能力足以支撑患者进行日常完整的语义表达。这意味着,渐冻症、中风失语等患者通过临床植入的脑机接口设备重新“开口说话”、进行日常交流,正从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目前,华山医院的多例临床试验已充分验证了该脑机接口系统的优异性能。这一重大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特别是针对中文这一复杂语言系统的研究走在国际前沿,更为无数失语患者点亮了重获沟通能力的希望曙光。同时,由于本算法框架是基于对语言基本音素的精确解读所以该脑机接口系统可适用于各种不同语言的解析重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