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销量下滑特斯拉打出“王炸”,Model Y L能否挽回颓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贝壳财经 时间:2025-07-17 20:18:20

特斯拉7月16日晚通过官方微博宣布“Model Y L,金秋见!” 预告了六座版 Model Y的到来。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特斯拉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这款新车被寄予厚望。目前该款新车大量信息没有发布,六座纯电SUV在中国市场上并不少,MPV更是以更舒适的乘坐体验被用户接受,Model Y L能否满足用户预期,产品最终表现如何,仍需观察。

销量持续下滑,特斯拉急需破局点

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近年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交付量为178.9万辆,相较于2023年的180.86万辆下降 1.1%。进入2025年,颓势仍在延续。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为38.41万辆,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13.5%;上半年累计交付72.08万辆,同比减少约13.3%。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处境同样不容乐观。中国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 年1-6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含出口)为36.45万辆,同比下滑14.6%;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26.34万辆,同比下滑5.4%。

销量下滑的原因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汽车分析师凌然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了三个角度。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小米、小鹏、蔚来等迅速崛起,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进步显著,且价格更具优势,极大分流了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例如,小米SU7、极氪007等20万-30万元级轿车蚕食Model 3的市场空间;小鹏G6、理想L6及刚上市的小米YU7,也让Model Y的改款效应逐渐消退。

其次,特斯拉现有平台已显疲态,新品投放节奏滞后。主力车型Model 3自2016年推出后,直到2023年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改款,间隔7年;Model Y自2019年推出后,到今年1月才大改款,间隔6年。面对中国品牌平均2-3年的产品周期,特斯拉的更新速度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此外,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一些政治立场和行为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其个人及特斯拉品牌产生反感,进而影响产品销售。

Model Y L意在填补特斯拉六座纯电SUV空白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推出六座版 Model Y(Model Y L)被视为应对销量下滑的重要举措。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397 批)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Model Y L是一款六座豪华纯电 SUV,轴距超过3米,车长约5米。动力上,新车搭载型号为3D3/3D7的双电机系统,功率分别为142kW及198kW,最高车速达201km/h。

从产品定位看,Model Y L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预计售价在40万元左右,旨在填补特斯拉在六座中型纯电SUV细分市场的空白,满足家庭用户和多人出行需求。业内人士认为,凭借超大空间和更高级的内饰,Model Y L有望吸引对空间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

特斯拉方面对Model Y L充满信心。有接近特斯拉的相关人士表示:“Model Y L 是针对市场需求精心打造的产品,融合了特斯拉在电动技术、智能驾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大幅提升了空间和舒适性。”

不过,凌然提到,六座纯电SUV在中国市场上并不少,MPV更是以更舒适的乘坐体验被用户接受,Model Y L能否满足用户预期,仍需观察。长期来看,特斯拉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品更新问题,还包括品牌形象重塑、市场竞争策略调整等。

挽救颓势需多维度变革

目前,特斯拉Model Y L的具体售价、续航里程等详细信息尚未公布,是全球车型还是中国特供也尚无明确信息,市场表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相比于专家对品牌的关注,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质量和服务。计划买车的北京指标用户李先生说:“若Model Y L价格合理,空间和配置满足需求,会考虑购买。但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品牌和车型多,会综合比较后再决定。”同样持标待购的王女士则称,“希望新款车型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有更好表现。”

对于特斯拉推出Model Y L,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Model Y L 的推出是积极信号,表明特斯拉在努力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特斯拉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市场热度和竞争力,但要彻底扭转销量下滑局面,还需在多个方面变革。

张翔指出,首先要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推出速度,缩短产品周期以应对竞争对手。其次,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特斯拉一直领先,但国内车企在快速追赶,特斯拉需进一步优化系统,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此外,还要改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认同感和忠诚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