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的种子轮融资,刚刚诞生!
7月16日,前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宣布,其创办的AI创业公司“思维机器实验室”(Thinking Machines Lab)已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由a16z领投,英伟达、AMD、Accel、ServiceNow、思科以及简街资本等也参与了投资。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市场消息就称“思维机器实验室”正在就种子轮筹集20亿美元的资金,若融资顺利完成,该公司的估值将达到100亿美元,而且将打破历史上种子轮的融资规模纪录。随着此次米拉·穆拉蒂发布消息,本轮融资也尘埃落定。不过,公司的估值已在过去几个月里再次上涨,据“思维机器实验室”发言人介绍,这轮融资对公司的估值为120亿美元。
“思维机器实验室”成立于今年2月19日,希望构建比竞争对手更安全、更可靠、应用范围更广的人工智能系统。米拉·穆拉蒂介绍称,这是一家由科学家、工程师和建造者创办的公司,目标是构建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获取知识和工具,以便让AI为他们的独特需求和目标服务。
虽然公司至今只有一个网页,未发布任何产品,但其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组建了一个顶尖AI团队,网罗了一大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才,其中不乏OpenAI的技术骨干。据外媒报道,公司近三分之二的团队成员由前OpenAI员工组成。在官宣新公司成立之时,米拉·穆拉蒂就招募了OpenAI的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担任研究主管,另一位前OpenAI高管Barrett Zoph则成为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思维机器实验室”尚未对外发布正式产品,但其融资速度、团队构成与战略布局,已使其成为最受瞩目的AI创业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米拉·穆拉蒂在官宣融资进展的同时,还透露公司正在构建多模态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对话、视觉等人类与世界的自然交互方式协同工作。她还同时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里发布首款产品,且会包含重要的开源组件,能为开发定制模型的研究人员和初创团队提供实用价值。
最近一段时间,硅谷各大公司之间的“挖人”大战愈演愈烈。比如,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了打造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不惜斥巨资以超过2亿美元的薪资包从苹果公司挖走AI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还用1亿美元“签字费”从OpenAI等大公司挖走一批核心研发人员。在争夺人才领域,“思维机器实验室”虽然未能像财大气粗的meta一样开出天价薪酬,但也为加入的研究人员提供高达50万美元的薪酬,在初创公司中颇具吸引力。
此次“思维机器实验室”能获得如此巨额的种子轮融资,与当下AI行业的火热发展态势以及激烈的人才争夺大战紧密相关。近年来,AI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该领域,投资者们都希望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找到下一个“ChatGPT”。米拉·穆拉蒂作为深度参与了ChatGPT研发的核心人员,在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凭借极强的“人才磁吸力”招募了豪华的“AI梦之队”,这是投资者愿意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投入巨额资金的重要原因。
在日益激烈的全球AI竞争中,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将成为决定各家公司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思维机器实验室”而言,此次融资无疑使其在人才争夺中拥有了更多的弹药。公司可以凭借丰厚的薪资待遇、充足的研发资金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全球顶尖AI人才加入,有望迅速崛起,挑战现有的AI行业格局。
证券时报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