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三十年前看东京湾,三十年后看珠江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正解局 时间:2025-07-18 00:57:00
下一个湾区王者,是深圳

正解局

30年前,日本的东京湾区曾是世界制造湾区的NO.1。

原因是日本押对了汽车工业,彼时东京湾附近的京滨、京叶两大港口工业带,承载日本40%的汽车产值,汽车与精密机床从这里驶向全球。

汽车时代后,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

不久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最终将达到数百亿,从而彻底改变全球经济。

高盛预测,2035年具身智能将替代全球25%制造业岗位;36氪研究院则估算2026年具身智能的市场规模将破万亿。

那么,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哪个国家会拔得头筹呢?

答案是中国。

在珠江口东岸的深圳宝安,一场极具颠覆性的产业链正在布局全球每10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3台是宝安造。

最近一个月,多个具身智能项目在深圳宝安落子,旨在打造一个以具身机器人产业(人形机器人)为特色的具身智能港。

深圳宝安,正在无声处酝酿着惊雷。

7月的深圳宝安,海风裹挟着代码和机器的轰鸣。

前不久,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入驻湾区产投大厦,成为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技术策源地。

该中心将整合华为在5G、大模型及云计算领域的技术优势,主攻具身智能底层共性技术,目标三年内实现柔性装配等五大场景产业化,创造超10亿元产值。

兆威机电全球首发新⼀代灵巧⼿

深圳效率,宝安速度,成就了具身智能企业的百花齐放。

深圳具身智能港示意图 图片南方+

在这个架构中,有企业负责机器人大脑训练的底座,比如华为云创新中心开发的精密力控算法,已实现LOGO插装95%成功率。

同时,本土企业自变量机器人研发端到端具身大模型,让机器人自主决策如条件反射。

还有负责机器人感官突破的,比如戴盟机器人的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影石创新的全景视觉系统,解决智能体看得清、摸得准的难题。

再有机器人的身体制造企业:灵巧手产业园内,兆威机电等企业攻坚关节模组与仿生肢体。

极客智造中试平台配备6条产线,将新产品试错成本大大降低。

头脑、身子、感官都有了,接下来,就是训练。

为了打造可供具身机器人压力测试的场景,华为联创中心已孵化9家具身子公司,推动焊接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进入产线实测。

三十年前看东京湾,三十年后看珠江口。

东京湾的港口+产业带模式,曾是工业文明对全球产业的范本巨大的集装箱吞吐量承载着零件与整机的全球流动,奠定了日本制造一个时代的辉煌。

然而,当数据与智能成为新生产要素,传统的物理空间优势,正让位于生态连接的广度与深度。

无论是新能源的后发制人,还是具身智能的率先落地,珠江口的潮汐,正拍打出着数字时代的全新浪涌。

宝安云端创新中心+实体产业链双重引擎,让技术的种子,突破了科研院校的地理局限,在云上萌发创意,在邻近的车间快速验证、迭代,最终在港口启航,驶向全球。

传统地理邻近的优势,也被宝安数字化协作网络进一步放大,上下楼即上下游的零距离协同,让创新的细胞高效裂变。

这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生态港口模式在珠三角澎湃动能的集中释放。

从精密减速器到AI大脑,从流水线上的关键部件到家庭环境的具身伙伴,宝安的企业群体,正从国际分工体系的卓越执行者,转变为智能产品生态的勇敢定义者与规则制定者。

远眺具身智能港 图片南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