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当地时间15日,美国唯一一家运营稀土矿的公司MP Materials宣布与苹果公司达成5亿美元合作,将为苹果公司电子产品的关键原材料供应提供支持。有美媒分析称,此交易可能有助于苹果在关税威胁下博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好感,目前白宫已将稀土开采和加强国内供应链作为其“国家安全”的两大优先事项,MP Materials此前已获得美国国防部4亿美元的投资。有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本土稀土磁铁生产成本高企,且面临诸多挑战。这家获巨额投资的“独苗”企业能否撑起美国打造稀土产业链的希望?
获得美国防部拨款
据MP Materials官网介绍,该公司是美国唯一一家实现从矿山到磁体全产业链整合的稀土生产商,业务覆盖采矿、选矿、先进冶金和永磁制造。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能源、机器人技术、国防和航空航天等现代经济关键领域。美国《华尔街日报》15日的报道称,MP Materials控制的位于加州莫哈韦沙漠的“芒廷帕斯矿”是其重要的资源基石。自20世纪中期以来,“芒廷帕斯矿”便成为稀土开采重镇,数十年间主导全球产量。直到2015年,因无力与日益崛起的中国企业竞争,运营这座矿的公司宣告破产。直到2017年MP Materials成立,重新启动了该矿的采矿业务。报道称,早期的MP Materials并不具备自主处理稀土的能力,直到通过与一家中国稀土企业谈成协议,才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根据协议,这家中企提供前期资金换取MP Materials的少量股权,并将MP Materials的矿石销往中国精炼后制成磁铁。通过此次合作,MP Materials启动了自主稀土处理业务,并获得美国国防部拨款。
《华尔街日报》称,近几个月,中国限制对西方企业稀土供应的举措震动福特、特斯拉等美国工业巨头。MP Materials豪赌10亿美元,投建新厂房和设备,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金属及其下游磁材上的绝对优势。目前,MP Materials位于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的工厂承担着金属冶炼与磁材制造的重任。该工厂此前规划的年产能是1000吨磁体,于2024年四季度进行了汽车级磁体的试生产,预计2026年底投入使用,已签订的客户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国防部的支持下,公司计划在美国建第二座磁体厂,预计将使公司新增年产能7000吨。
特朗普的强推
在全球资源竞争的大棋盘上,稀土因其在现代科技和国防领域的关键作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拥有可观的稀土储量,但采冶生产复杂昂贵,上世纪90年代美国稀土产业因不敌中国而崩溃。过去曾有企业尝试复活,但几乎全部铩羽而归,投资者损失惨重。特朗普年初再度上任后,美国在稀土供应政策上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福克斯新闻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已将稀土开采和强化本土供应链列为国家安全的两大优先事项。今年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提高美国矿产产量。他强调美国“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内矿产生产”对国家安全“势在必行”。今年4月,特朗普再度签署行政令,就是否需要对进口关键矿产加征关税启动调查。特朗普在行政令中表示“美国对进口的依赖和供应链的脆弱性,对国家安防战备、价格稳定、经济繁荣和抗风险能力构成潜在威胁。”
“苹果与美国稀土公司的合作在特朗普的威胁之下达成。”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6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力推将“技术制造”回迁美国,而稀土元素对于智能手机、电视和军用飞机等产品至关重要,是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贸易谈判中的关键筹码。MP Materials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工厂将专门为苹果产品创建新的磁铁生产线。苹果还将与MP Materials在加州推出一条稀土回收生产线,将回收的稀土材料重新用于苹果产品。两家公司还将共同培养稀土专业人才。CNN认为,白宫一直在敦促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在美国生产产品,否则将面临关税。但报道同时强调,尽管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同MP Materials的合作将有助于加强美国关键材料的供应,苹果尚未讨论将iPhone制造链转移回美国的计划。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宏军1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稀土已经成为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的争夺焦点。在新能源领域,稀土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海上风电涡轮机高性能永磁体以及太阳能电池电极的核心材料;在科技通信领域,稀土在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以及5G通信基站上用量呈现激增态势;在国防军工领域,稀土是导弹、雷达、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关键材料。
在聚焦本土生产能力的同时,美国对稀土供应链上游——关键矿产地的关注也有增无减。本月初,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宣布设立“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和多元化。”据路透社报道,在MP Materials与美国政府达成稀土生产协议后,澳大利亚稀土矿商莱纳斯的股价飙升。
“供应链安全”口号下,美企为成本买单
在特朗普与拜登两届政府持续推动下,美国稀土制造商正试图通过政商合作扩大本土产能,以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然而,这一战略面临成本高企、技术短板和劳动力短缺等多重挑战,业界普遍对其前景持悲观态度。
CNN的报道援引国际市场研究公司Kantar的高级副总裁马科特的分析称,中国在稀土领域手握多张“王牌”:坐拥全球顶级矿山资源,低廉的加工成本、成熟的污染处理技术。美国企业正在“供应链安全”的政治口号下,被迫为高价稀土买单。《华尔街日报》关注到,当中方今年4月以稀土管控措施反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后,有美国汽车供应商以超过15美元的价格,为一批常规售价不到40美分的微型磁体买单。业内人士表示,MP Materials的生产成本至少要比中国高出50%。
郑宏军分析称,中国稀土在全球的主导地位,来自于“资源、技术、产业”的三位一体优势。中国采用串级萃取,美国采用溶剂萃取。相比之下,美国的萃取方式成本更高,技术更落后。美国通过各种政策和补贴,推动本国企业购买MP Materials的产品。如果对比中国企业的价格,在美国生产稀土磁铁明显“不划算”。对于美国科技企业来说,高成本会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美国政府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采取补贴措施。但长期补贴会使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美国本身负债率高,财政赤字严重,会进一步抬高财政赤字,这最终会影响到美国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