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意念说话!脑机接口临床新突破引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关注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07-18 18:25:30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下称“岩思类脑”)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

10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实时显示出他们想说的中文语句,实现“意念说话”。这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将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患者带来福音。

这一突破代表了我国脑机接口语言解码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就在前不久,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深度报道了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其中提到上海另一家脑机接口脑虎科技的两项临床试验成果,包括实时运动解码与实时汉语言解码技术。

脑机接口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去年12月,一名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在植入脑虎科技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后,首次实现了用汉语交流。

解读语言方面的脑电信号,是脑电大模型的一项重要功能。据介绍,解读中文的脑电信号比英文难得多,因为英文的音素只有近50个,而中文的声母、韵母、四声的排列组合,使音素多达400个以上。

岩思类脑依靠多脑区立体脑电协同解码技术,以及颅内脑电数据集的支撑,应用其自研的脑电大模型破解了这个复杂语言系统难题。目前,脑电大模型对中文声母的识别准确率超83%,韵母识别准确率超84%,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人类颅内脑电数据库支持下,我们团队已研发出脑电大模型,它类似于ChatGPT的底层预训练模型,能精准读取脑电信号的意图。”岩思类脑首席科学家李孟教授表示。

李孟认为,这一脑机接口技术突破意味着能把人的想法准确、高效地转化成文字。今后,它不仅能让失语患者重获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利用大脑神经活动解码生成的文字获得其他能力,如用意念操控物理智能设备、与元宇宙进行交互,或利用多模态大模型绘画,把脑海中的语言转化为表达梦想的画作。

在脑机接口的植入方式上,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认为,如何在利用大脑功能与避免损伤之间取得平衡,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核心难点。脑虎科技选择将柔性电极植入硬脑膜下,相较于插入脑组织,此方案能大大降低对大脑的损伤;同时,相比硬膜上植入,硬膜下更贴近脑组织,能获取质量更高、精度更高的脑电信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