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3年7月17日,天府融媒联合体正式成立,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媒体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传播“航母”。两周年之际,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将发布上线一系列新的产品和项目,进一步提升传播赋能、技术赋能和人才赋能的水平,助力全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向更深更实的纵深推进。
7月16日起,天府融媒联合体推出《两周年再出发》专栏,我们一起深度聚焦天府融媒联合体在传播革新、技术重构、人才聚变等方面的新实践。
学员画像、评价模型、课程匹配……如何把AI技术应用于融媒人才培养当中,业内正在尝试。7月19日,天府融媒联合体打造的线上培训平台“天融菁才”上线试运行。值得注意的是,与线上平台配套的全省融媒人才画像系统将实现“平台+画像”智能联动,这一精准培养的创新模式成为本次上线的亮点功能。
集纳4大类30门、超250课时
做融媒从业人员的“口袋书”
据了解,“天融菁才”平台目前规划了4大类30门、超250课时的课程体系,包括入职课程、继续教育课程和精品课程,同时正在搭建百位行业专家和知名高校教授组成的师资库,具备资讯新闻、点播课程、直播课程、专家库、考试题库、论坛六种功能,将形成“学考评训赛荐”人才培养闭环。
“平台课程体系全面覆盖从业者职业发展全周期。”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融媒运营部总监张益介绍,“从新入职人员的基础培训,到业务骨干的进阶精品课,我们都提供了系统化课程方案,力求精准满足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据悉,平台前期筹备期间已开展13场特色主题直播,并计划在试运营期间启动全省融媒技能大赛和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省已有19021名从业人员提出账号开通需求,加入这一学习阵地。
作为“天融菁才”平台的特邀讲师,泸州市古蔺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刘增明深有感触:“从两年前参与联合体启动,一路走来,有赖于平台的推荐,古蔺县的新闻资讯、非遗故事、人文风物被全国熟知。如今以讲师身份反哺平台,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意义。去年古蔺县入选十佳的融合案例,正是通过平台案例教学模块与全省同行进行了线上深度交流。今年上半年,我们又有6部作品登上月度优稿榜,这些实战成果都已成为我在平台授课的鲜活教材。作为讲师,我不仅要分享经验,更要从各地学员的反馈中汲取新的创作灵感。”
“天融菁才平台就像我们媒体人的数字充电宝,像我们从业人员的口袋书一样,有效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助力大家高质量学习。”首批参与内测的达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符代君说,“在这里不仅能掌握AI创作、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技能,更能通过行业动态和标杆案例的实时更新,确保我们始终站在融合传播的最前沿。”她特别提到,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让一线采编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充电,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掉队。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做更懂媒体从业者的培训平台
记者了解到,“天融菁才”具备三大亮点:一是实用型的人才培训平台,规划筹建了两阶四类、百门千课的课程体系,配备了学界业界、专家能手的师资。二是全覆盖的人才画像系统,全省2万+融媒人才数据全量整合,形成了涵盖省市融媒态势画像、各级融媒机构画像、全省融媒个人画像三种类型的人才画像。三是双驱动的人才提能模式,将实现能力需求与培养方案的智能化匹配,人才全周期、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看到了个人画像后,封面智媒编审中心副总监熊浩然感叹道:“看到自己的人才能力雷达图时很惊讶——这系统比我领导还了解我!以前总觉得媒体记者就得啥都会,但画像直接给我标了个‘报道专家’,数据还显示我的政策解读类稿件传播效果最好,还挺有成就感的。”
从“有人气”到“更聚才”
推动人才赋能形成数智化闭环
“人才永远是融媒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张诚看来,“天融菁才”平台的上线试运行,是四川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省级融媒联合体人才底座的关键一步。“它标志着天府融媒联合体从技术平台建设已拓展至人才生态构建的新阶段,真正实现‘传播-技术-人才’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赋能。”
天府融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两年来,在天府融媒联合体指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我们汇聚全省融媒人才数据,编写《人才数据全景分析报告》,为联合体人才赋能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化基础。今年4月,“天融大讲堂”的成功举办,通过“天融菁才”实现了万人在线观看直播,搭建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融媒交流平台,让更多有影响力的学界和业界思想能“引进来”和“走出去”。
该负责人表示,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蓬勃推进的当下,人才培养的数智化特性也应该得以充分彰显。“我们正着力推进‘画像+平台’双轮驱动的智能化培训系统建设,简而言之,看画像‘缺什么’,就在平台上‘学什么’,平台解决‘怎么样去学’,画像又可以反馈‘学得怎么样’。”对于天府融媒联合体的人才赋能,该负责人表示这将是一个持续建设的过程,“还有很多建设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包括课程更丰富,画像更精准,培训更系统,机制更完善。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一是智能升级,画像与平台的底层数据能力高效贯通,智能积分、智能认证、成长追踪等;二是机制强化,信息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提高学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围绕“学考评训赛荐”的培养闭环,完善与之匹配的智能协作机制的全链。”
彩蛋来了——
记者获悉,“天融菁才”平台目前共有三种途径支持全省融媒从业者在线学习:
1、 凭手机号直接登录天融菁才( https://trjc.sctvcloud.com/#/home);
2、 登录天府融媒技术平台(www.tfmct.com)后,选择“人才”版块,点击下方“在线培训”,进入天融菁才;
3、 登录天融数治App,在工作台的“业务场景”中,点击“人才提能”,进入天融菁才移动端,随时在线学习。
结束语
两周年,再出发!从“融小”系列智能工具启用,到“若水行云格桑花”四川主流舆论语料库共建;从全省融媒的“数字体检报告”出炉,到“天融菁才”培训平台上线……天府融媒联合体正以技术为笔、创新为墨,绘制四川媒体深度融合的“工笔画”,锻造助推四川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加速器”。
这组报道,记录的不仅是天府融媒联合体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深刻揭示了“平台+生态”的发展逻辑:当“传播—技术—人才”逐渐形成赋能的闭环,必将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四川样本”源源不断注入更丰富的时代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