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随着多家快递公司披露半年业务数据,韵达股份的压力写到了脸上。
1-6月,韵达快递单价降幅在加盟制快递公司中领先,业务量增速却低于圆通、申通。拿着最少的钱,没接到更多的业务,让韵达的收入增速在A股四大快递公司中垫底。
当下,快递行业处在新周期的起点上。顺丰以价换量,以多网融通提升效率来推动利润增长;中通意在稳住市场份额,谋求利润提升;圆通是平衡大师;申通,在阿里和菜鸟的加持下,满血复活;极兔,背靠拼多多,将中国业务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继续推动全球化扩张。
相比之下,曾经的快递业增长王韵达股份,陷入了一个越用力越疲惫的泥潭中。
快递业,分化加剧
2025年上半年,快递市场的动荡正在继续。
尽管,行业整体业务增长依然相对优秀,7月9日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但是,二季度相对一季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滑:Q1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为21.6%,上半年则变成了19.3%。
毕竟,随着中国电商渗透率达到30%的相对高位,作为电商市场的配套行业,快递业务的存量危机一直存在。
最近几年,伴随直播电商和低价电商的发展,快递市场的小件化和逆向件趋势,推动了快递业务量的提升,但低质量增长带来的行业价值提升有限。
今年以来爆发的即时零售大战,势必分流部分电商需求,已逐渐开始影响快递市场的运行。
近期,A股四大快递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前6个月的经营数据,快递巨头们的分化加剧,也再度摆上台面。
平衡大师圆通速递(),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依旧均衡。1-6月快递业务量148.63亿单,同比增长21.79%;单票收入2.19元,同比下降6.27%;快递业务收入325.72亿元,同比增长14.16%。
最激进的,当属顺丰控股()。今年上半年,顺丰依旧是快递价格战先锋:1-6月单票收入13.97元,较上年同期的15.93元,下降12.33%,降幅在这4家快递公司中排名第一;完成业务量78.13亿单,同比增长25.73%,顺理成章拿下业务量增速第一;快递业务收入1091.55亿元,同比增长10.24%。
如果说,快递行业的价格比拼是一场消耗战。那么,定位最高、单票收入最高,规模最大、业务层次最丰富的顺丰,势必拥有最多的子弹。
整体表现最好的是申通快递()。这家老牌快递巨头,前些年曾陷入长期的业务压力。直到阿里巴巴彻底控股,并将其编入菜鸟的业务体系,申通便被重新激活了。
2025年上半年,申通快递业务量123.47亿票,同比增长20.73%,单票收入2.00元,同比下降4.15%,快递业务收入246.93亿元,同比增长15.71%。相对较低的折价,获得相对较高的业务量增速,让公司快递业务收入增速第一。
压力瞬间传给了韵达股份()了。
今年1-6月,韵达完成快递业务量127.26亿单,同比增长16.50%;单票收入1.94元,同比下降7.53%,成为首家单票收入阶段性低于2元的头部快递公司。
韵达单票收入降幅在通达系中领先,但业务量增速在同类公司中垫底,导致上半年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2%至247.31亿元,增速在这4家快递公司中排名第四。
这种尴尬的局面,正在侵蚀韵达股份的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7.92%和17.77%;2025年Q1,营业收入121.89亿元,同比增长9.26%;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降22.15%。
韵达,压力何在?
1993年,王卫在深圳创立顺丰,聂腾飞在杭州创立申通,算是中国快递行业的南北双起点。
5年后,聂腾飞不幸离世,其妻陈小英和她的哥哥陈德军,继续领衔申通快递。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离开申通,1999年创立韵达。
早年,韵达才是快递价格战的急先锋。最终,在快递行业一轮又一轮的淘汰战中存活下来,成为当年四通一达中的中流砥柱之一。
2016年-2017年前后,中国快递行业爆发上市潮,韵达股份借壳新海股份上市,终于拿到了快递市场的高阶竞争通行证,避免了后来汇通快递那样的风险。
在当时的快递行业头部阵营中,韵达股份以增长王的姿态立足,长期位居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前三甲,仅次于中通和圆通。
不过,存量危机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长悬快递行业头顶。2019年以来,顺丰瞄准电商件,发起旷日持久的价格战。2020年,极兔速递在中国市场起网,凭借拼多多的幕后支持快速成长,并通过收购汇通快递进入头部阵营。这些变动,彻底改变了中国快递行业的竞争生态。
今年上半年,韵达股份业务量127.26亿单,申通123.47亿单。如果不出意外,按照惯性增速,申通快递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反超,韵达股份或将失去市场份额第三的位置。
快递市场最大的尴尬在于,业务量的争夺,价格战一直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因为,各大快递公司能够提供的服务高度同质化;即便顺丰服务质量和送达效率更高,但在电商快递市场,其性价比存在分歧。
同时,头部快递公司们重新站队,再次改变了业务量的分配方式。以前,电商快递公司们围绕在阿里巴巴周围。现在,阿里有了自己的全能型选手菜鸟,也有了自己控股的申通快递;同时,阿里仍然是中通和圆通的第二大股东;京东不仅有自己孵化的京东物流,还趁势拿下了德邦股份;极兔速递依然背靠拼多多;就这一点而言,韵达股份最没背景。
使出浑身解数拿下业务量后,各大快递公司通过自己的服务体系完成快递交付,形成行业口碑和复购率。
以前,大家依靠的服务体系,主要是转运中心、线路和网点。未来,在这些传统的基础设施之上,行业竞争可能会更多地取决于航空资源、无人运输、快递柜这些差异化的高阶基础设施。
航空运力资源意味着快递的快;而最近几年陆续投入使用的无人运输,确实能够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这些已是顺丰控股、京东物流、菜鸟+申通、中通快递、圆通速递们的强项,而韵达暂时还比较欠缺。
所以,韵达股份在今年上半年的业务压力,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外部环境和行业格局迟迟不产生变动,它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