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继华为任正非后,《人民日报》头版点赞长城魏建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陆玖商业评论 时间:2025-07-21 14:23:50

在价格战的喧嚣、技术路线的摇摆、全球化的迷雾中,魏建军的每一次选择都像一面旗帜,为长城汽车标定方向,也为更多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镜鉴:企业的高度,从来不只看营收数字,更看对行业的贡献、对社会的责任。


过去数年来,中国车圈“价格战”一轮轮开打,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但当中国汽车年产销迎来3000万辆的时刻,业内却陷入了一种新的讨论:“以价换量”是否真的具有持续性?以及,到底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破内卷”之法?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到底往哪个方向走?

7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一篇题为《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着力做强做大民族品牌》的文章,点赞长城汽车及其董事长魏建军,这是继华为任正非之后,《人民日报》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再次聚焦,同时也为中国车企指明了方向。

面对时局,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解法是:将产品质量安全视为生命线,要用建设百年基业的信念来经营企业,不能为了一时的销量而忽视甚至牺牲质量,企业要做难但正确的事儿——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是他要助力行业转向拼价值的勇气。

拒绝内卷,魏建军给出破局方向

当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从局部交锋演变为全域混战,当“以价换量”成为部分企业的生存本能,魏建军却带着长城汽车站在了这场喧嚣的另一面。他没有跟着喊降价的口号,也没有陷入销量焦虑的漩涡,而是在众人纠结“怎么卖更多车”的当下,率先想明白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中国汽车品牌要突破内卷,到底该往哪里走?

答案,就藏在他高举的三面大旗里——高价值发展、技术自主、生态出海。这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而是35年行业浸润后对破局的清醒认知。

这种“破内卷”的清醒,首先体现在对“高价值发展”的笃定上。魏建军从不认为降价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更在意的是每卖出一辆车,能否给用户带来超出预期的价值,能否为企业积累技术与品牌的底气。他曾表示:“企业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长城汽车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

所以当有些品牌把低价当作唯一武器,在配置表上悄悄删减安全功能、弱化用料标准时,长城汽车却能在2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持续深耕。2024年,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0.96万辆,同比增长37.13%。以魏牌为例,去年其累计销售5.47万辆,同比增长31.55%。2025年高山销量大增。在6月MPV排行榜上,魏牌高山超过一汽丰田格瑞维亚、比亚迪夏、理想MEGA等车型。

这些数字无不在说明用户要的不光是便宜,而是值得,而高价值正是连接用户信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技术自主则是支撑这份高价值的钢筋铁骨。35年来,魏建军对技术的“死磕”,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长远眼光,所以当其他车企还停留在“拿来主义”时,魏建军用人才和专利建造起长城汽车的“护城河”。

根据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城集团获得授权专利2962项。其中,新能源汽车专利1118项。专利授权总量和新能源汽车专利授权量均位居自主整车集团第一位。截至2025年6月底,长城集团已经累计申请专利近5万项,获得授权专利近3万项。其研发团队达2.3万人,每4名员工就有1名工程师。这些数字背后,是不被别人“卡脖子”的底气,更是用技术定义价值的自信。

而生态出海则让这份价值与技术有了更广阔的施展舞台。魏建军并不局限于产品出海,而是实施“生态出海”模式,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实现了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形成全动力、全品类、全档次布局,在泰国、厄瓜多尔等地拥有多家工厂,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累计销量超200万辆。

拒绝内卷,不是逃避竞争,而是跳出低水平的重复博弈,在更高维度上构建企业的护城河。当行业还在价格战的泥潭里挣扎时,他早已带着长城汽车在“价值、技术、全球”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而这,正是中国汽车品牌突破内卷的真正密码。

长期主义,成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标杆

中国汽车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高光时刻,行业沉浸于规模狂欢,但一场无声的压力笼罩着市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

这样严峻的境况下,长城汽车的表现显得尤为亮眼。2024年,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至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毛利率19.5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反馈到单车收入上,2024年长城汽车的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提升2.30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提升0.46万元。别小看这 “每辆车多赚的几千块”,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产品在用户心中“更值钱了”。 换句话说,当其他品牌还在靠降价促销拉动销量时,长城汽车的用户愿意为技术、品牌、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

例如,Hi4混动技术让用户愿意为“四驱性能、两驱能耗”买单,再比如魏牌高端车型的豪华配置让消费者接受“中国品牌也能卖20万+”,再比如智能化功能的迭代让产品摆脱“性价比=廉价”的标签。当部分企业还在为单车利润能否过万焦虑时,长城汽车用数据证明,中国品牌完全能靠技术与品牌,挣到“体面的利润”。

此外,新能源与海外市场的双增长更印证了长期主义的复利效应。2024 年,新能源车型销售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海外销售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这两个市场的拓展,不是靠价格战的“薄利多销”,而是以技术溢价、品牌升级、生态协同为支撑的“厚利增长”,每一分利润都镌刻着“高价值”的印记。

长城汽车所获得的每一份成绩都暗藏“长期主义”的深意,只有当所有车企都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摆脱“内卷”的枷锁,在全球市场赢得应有的尊重。

自主创新,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多数企业陷入“利润缩水—研发缩减—产品力下滑”的恶性循环时,长城汽车却能实现“厚利增长”,底气究竟来自哪里?答案藏在魏建军那句掷地有声的话里:“汽车产业生而全球,技术是不同企业、不同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也就是说,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正是这种对自主创新的极致坚守,让长城汽车在行业内卷中筑起了一道难以复制的“护城河”,而这道护城河的砖瓦,是全产业链的硬核技术,是不被他人卡脖子的绝对掌控力。

长城汽车的自主创新,从不是“某个单点技术突破”的营销噱头,而是一场覆盖动力、生态、安全全链条的系统性攻坚。这种攻坚带着一股“啃硬骨头”的执拗,专挑外资品牌技术“高地”冲锋。

在动力系统领域,长城汽车用“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打破了外资品牌的技术壁垒。在燃油车市场上,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自研了4.0T V8发动机、3.0T V6发动机、9AT/9HAT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产品。即使是在日系车企引以为傲的混动市场上,长城汽车也成为破局者,其打造的Hi4技术体系,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全产业链的生态自主可控,更让这种创新有了“可持续”的根基。得益于长城汽车森林生态高效协同的垂直整合体系,长城汽车不仅实现降本增效,更推动零部件公司走向市场,实现对国际一线车企的批量供货。据了解,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长城汽车零部件企业独占三席,分别是蜂巢汽车、诺博汽车和精诚工科。当其他车企领导人为零部件涨价而焦虑甚至亲自蹲守供应链伙伴时,长城汽车早已通过生态协同,将供应链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而将安全刻进创新基因,让这份竞争力有了最坚实的底色。以环境风洞实验室为例,它能模拟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60摄氏度的极端温度,最高风速可达每小时250千米,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模拟全球各地环境,为长城汽车出海奠定了质量基础。这意味着长城汽车还没卖到全世界,就先在实验室里“走遍”全世界。

结语

在价格战的喧嚣、技术路线的摇摆、全球化的迷雾中,魏建军的每一次选择都像一面旗帜,为长城汽车标定方向,也为更多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镜鉴:企业的高度,从来不只看营收数字,更看对行业的贡献、对社会的责任。例如,当别人都在追求利润表上的数字,追求人才年轻化时,长城汽车“35+人才计划”打破职场年龄枷锁。再比如,他痛斥部分企业不遵守商业规则,无限度地逼使供应商降价,拖欠货款,甚至曝出主机厂“偷工减料”“零公里二手车”等乱象。长城汽车的价值刻度,正因魏建军这份担当而愈发厚重。

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向上之路,终将越走越宽。而魏建军与长城汽车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在民族品牌的崛起史上,这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