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周 编辑/吕栋)
事发距今已有九年,三星Note 7“爆炸门”的余波仍在持续。
据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samsung mania等外媒消息,近期,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拍摄的一则短视频使得这一部“臭名昭著”的手机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位网友于六月下旬拍摄了美国机场的一则警示信息,上面鲜明地写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禁止携带物品——三星 Galaxy Note 7。个人不得携带此设备登机、放入随身行李或托运行李中,适用于前往、离开或在美国境内飞行的所有航班。”
国外网友于美国一机场拍摄的告示牌 纽约邮报
这则视频在短时间内便获得了超过250万次播放,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关于这一早已停产、三星方面最不愿提起的旧手机的关注。
但时隔多年,社交媒体上的许多网友都对此表示疑惑:这款手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它被禁了?
据悉,三星于于 2016年8月发布Galaxy Note 7智能手机,距今已有9年时间,但该款手机发布后不就便在全球范围内陆续爆出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造成用户损伤与财产损失,仅仅截至2016年9月1日,三星方面便称已在全球范围内收到35起电池损坏和燃烧案例。随后,三星宣布大规模召回该款手机,约250万台。
报道指出,截至2017年7月,仍有12万部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在市场上流通。这起事件对三星后续手机电池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三星手机最高充电功率仍控制在45W。
事件已过去接近9年,但时至今日,美国机场依然提醒用户禁止携带Galaxy Note 7手机。此外,这款手机已被列入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的官方禁飞名单。官方明确指出:该设备将永远被禁止携带上机。
美国联邦政府曾明确警告:这一定时炸弹般的手机将永远被“禁飞” 美联社
不仅如此,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更是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兵败如山倒”的直接导火索之一。
曾几何时,三星也曾是占据中国市场最大份额的品牌。2013年,三星通过优质产品+大规模广告与营销轰炸,推动其手机销量节节攀升,在当年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将近20%,成为中国最大手机品牌商,这也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巅峰时刻。
在经过了2013年的“登顶”之后,三星虽然在全球市场一直维持着领先的地位,在中国市场却呈现出巅峰之后却持续下跌,落入节节败退的窘境。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显露出进入成熟期的迹象,各厂商间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产品开始走向同质化的开端。
2015年,三星并未扭转颓势,反而在下滑通道中越走越远,首次跌出国内前五,沦为默默无闻的Others,反观华为、OV等中坚力量开始呈现崛起的苗头。当时,有人以为三星只是暂时处于低谷,但万万没想到,三星陷入低谷后就再也爬不起来。
2016年,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门”闹得满城风雨,后因区别对待中国市场而饱受诟病,让不少中国用户寒心,对其品牌观感直线下降。
从2016年8月末开始,三星在月初推出的年度旗舰机三星Note 7开始陆续在欧洲地区报出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造成用户损伤与财产损失,同期欧洲地区开始对这款手机进行召回。
随着9月国行Note 7的发售,还有一份三星企业的声明,声明中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销售的Note 7使用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半个月后,三星公告首次召回国行1858台产品,但再次重申国行版不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从9月18日开始,中国用户陆续曝出了两出三星Note 7爆炸的新闻,但三星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对此的回应是“为外部加热导致”,一直到同年10月11日,在国行版Note 7爆炸新闻接二连三曝出后,三星才宣布暂停Note 7生产,并召回全部国行版本。
在发生爆炸事件后,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形象一直不佳,在安抚消费者与复苏国内品牌形象方面动作较为迟缓,可以说是致使三星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2017年开始,为了挽回用户信任,三星在本土化上狠下功夫,频频释放善意,包括尖端技术优先下放、签约华晨宇和陈坤为代言人等,但收效甚微。从2017年至今,三星在国内市场始终一蹶不振,销量、市场份额均不见起色,存在感极低。
据Canaly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成功守住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苹果位列第二,占比16%。小米表现稳定,占据15%的市场份额。传音与OPPO分别以9%的市场份额跻身前五。
分析指出,三星在成熟市场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但本季度在中拉丁美洲和中东非洲地区的业绩有所稳定和改善。三星在中拉丁美洲和非洲、中东地区排名第一,在北美、西欧和中东欧地区排名第二。尽管如此,除了早期的折叠屏,三星手机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仍难有存在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