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汽车接近5年的换代周期不同,新能源当前的换代更新周期仅需18个月,这也带来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激烈的竞争。近期,全新名爵MG4正式亮相,为沉寂已久的紧凑级纯电市场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上汽名爵新能源战略的首款车型,MG4将率先搭载半固态电池组,后期新车将与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展开竞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款车型的表现吧。
产品力解析:
全新MG4最大的亮点在于整车搭载了全球首款量产半固态电池。70kWh的电池容量能提供537km的CLTC续航,这块半固态电池组能量密度达180Wh/kg,相较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提升约30%。同时上汽官方还宣布了该款电池组通过了针刺测试、耐高温和80吨侧压检测,低温状态下整车也能保持较高的续航达成率。不过,官方的数据并不等于实际体验,后期实际的续航达成率还需经过一系列检验。
除了电池技术大幅革新之外,全新MG4还基于星云纯电平台进行打造,并采用后驱架构,目前已知中高配车型搭载了120kW的电机组,有着250N•m的扭矩,同时50:50的轴荷比与全独立悬架也强化了整车的操控感,预计延续MG的百年运动基因。整车拥有4395*1842*1551mm的车身尺寸,轴距则为2750mm,在尺寸上全面压制海豚和大众ID.3。
MG4在智能化的表现也不弱,车内搭载了MGxOPPO系统,其中“无感互联”是核心卖点,车内只需手机摇一摇便可实现GPS导航和应用跨屏流转,同时车内的语音功能也较为便捷,车机内部配有高通SA8295P芯片,确保系统流畅的运行速度。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这套车机系统对于OPPO手机的用户体验更佳,而其他品牌手机的兼容性问题存在质疑,而竞品海豚的Dilink与ID.3的CNS 系统目前已形成成熟的生态闭环。
竞品对比:
从车型的定位和定价来看,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是名爵MG4的主要竞品。放眼当前的紧凑级纯电市场,比亚迪海豚月销2.9万辆的成绩在家用市场拥有较强的统治力,同时刀片电池组和e平台3.0也有着稳定的口碑,加上比亚迪庞大的渠道网络构成了护城河。不过比亚迪海豚的70kW低功率电机性能略微普通,同时复古可爱风的设计也略微局限了男性用户。与之对比,名爵MG4则以同等的价格提供了120kW电机和半固态电池组,在性能层面保持了领先。
而大众ID.3则有着德系风格的底盘调校,虽然在国内市场大众ID.3的销量并不亮眼,但在欧洲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不过大众IDD.3的起售价略贵,同时车机卡顿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名爵MG4则在这两方面均占有优势,同时凭借名爵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未来预计在欧洲市场两车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销量预测:
从市场环境看,MG4的突围窗口期正在收窄,整车虽然将目标锁定在95/00后群体,但年轻用户对智能体验的需求或许远超预期。OPPO系统虽然可实现“摇一摇导航”“手机控车”等创新功能,但实际体验能否对抗华为鸿蒙、小鹏XNGP等成熟系统仍是未知数。更关键的是,年轻消费者对品牌调性极为敏感,如果后期单靠情怀营销,后期的销量恐不会有太好表现。
除此之外,半固态电池版本的实际成本可能迫近15万,若走量车型沿用常规磷酸铁锂电池,则与海豚420km的续航表现拉不开本质差距,后期可能陷入“技术噱头高调、主力车型平庸”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虽然品牌新任总经理陈萃立下了月销1.2万辆的军令状,但目前缺乏渠道改革与用户运营的具体路径。
总结:
全新名爵MG4作为名爵电气化转型路上的重要车型,以全新的固态电池技术、相对小众的驾控标签以及OPPO车机生态,都构建起相对同级较为领先的技术优势,不过目前这些配置的实际体验效果尚未验证,同时名爵品牌虽然在欧洲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当前需要解决国内相对冷门的现状,同时在渠道方面需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