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暴增超100%,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翻身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琳 侃见财经 时间:2025-07-23 18:57:56
甘李药业的春天已经到来,未来市场空间已经打开,且随着业绩的持续放量,市场一定会给予其正确的估值。

侃见财经

医药行业正在走出谷底。

在银发经济的背景下,此前集采产生的影响,正在消退。

近期,国内胰岛素龙头企业甘李药业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亿元至6.4亿元,同比增长100.73%至114.12%,去年同期为2.99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6亿元至5亿元,同比暴增262.47%至293.99%。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甘李药业认为,主要是受益于营业收入的显著提升及公司费用的精细化管控。

甘李药业称,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公司成功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

据悉,此前2024年带量集采,尽管给甘李药业业绩短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却持续扩大了甘李药业的市场份额。

甘李药业在业绩预告中也表示,2024年的带量集采,协议量较上次集采大幅增长 32.6%;与此同时,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形成了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

甘李药业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借助集采获得的市场覆盖优势,深耕各层级市场,产品销量增长显著。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甘李药业业绩进入稳定增长期?未来的空间还有多大?

相关资料显示,甘李药业是国内首家掌握产业化生产三代胰岛素的企业,其在2005年推出了甘精胰岛素打破了外资的垄断,奠定了国产替代的基础。

实际上,这几年讨论最多的就是集采对于药企业绩产生的影响,进而对企业估值产生影响。自2021年第一轮集采时,当时甘李药业就开始通过大幅降价,进入集采范围。

当时,行业最基本的逻辑就是通过降价,用三代胰岛素来占领二代胰岛素的市场。实际上这一策略非常成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下三代胰岛素的需求量占比已达70%,较集采之前增长36%。

而甘李药业也正是通过牺牲短暂的业绩,换来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甘李药业营收从28.95亿元一路上涨至36.12亿元,净利润也从11.67亿元上涨至14.53亿元。2022年受集采的影响,甘李药业营收暴跌至17.12亿元,净利润也由盈转亏。

需要说明的是,在医药行业整体遇冷的大背景下,甘李药业的选择却为近几年的增长打开了空间。财报显示,2023年至2024年,甘李药业营收从26.08亿元增长至30.45亿元,净利润也从3.40亿元增长至6.15亿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其业绩已经恢复到了集采之前的水平,待业绩持续放量,年内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

此前,市场实际上对甘李药业激进降价策略产生过怀疑,当时甘李药业的高层表示,让新产品和原先市场占有率较低的产品保持增长,需要把产量做上去。

从结果来看,甘李药业成为了这一轮胰岛素集采最大的赢家,甘李药业2024年报披露,公司接续集采申报的六款胰岛素产品全数中选,且所有参加组别均有A类中选产品,斩获集采首年采购协议量4686万支,较上次集采增长32.6%。其中三代胰岛素产品协议量4355万支,较上次集采协议量增长1156万支,占三代胰岛素产品总量的30%。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诺和诺德。

也就是说,甘李药业以价换量的策略完全成功。

综合来看,经过三年的调整,甘李药业已经走出了低谷,重新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另外,甘李药业在减肥市场未来的潜力也不容小觑。相关研究显示,甘李药业在研全球首款双周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GZR18)和第四代周制剂胰岛素,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且便利性更高。

侃见财经认为,甘李药业的春天已经到来,未来市场空间已经打开,且随着业绩的持续放量,市场一定会给予其正确的估值。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