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对话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eVTOL产业最终将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7-24 00:18:37


7月23日讯(记者 李卓玲)"从产业链角度看,eVTOL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有很高程度的重合。"7月23日,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CMO)费岚在接受蓝鲸汽车记者采访时称。

在当日开幕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沃飞长空携手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发布了旗下战略产品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蓝鲸汽车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座舱与时下智能电动汽车"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流行趋势类似,内饰采取"三联屏"设计,配备了冰箱、零重力座椅,以及灵动中岛等,还把豪车的"星空顶"也搬上了eVTOL。

"这里面有一个‘二八定律’,即eVTOL产业最终将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费岚对记者表示,一些座舱内的娱乐系统等,可以借鉴汽车产业的成熟经验,同时叠加航空级的安全标准,但核心的航空产业的飞控、航电等20%关键技术,必须要按照航空标准执行。

据悉,沃飞长空的前身是四川傲势科技,后者2020年被吉利收购,后与太力飞车公司(2017年被吉利收购)重组为如今的沃飞长空。该公司旗下首款自研战略产品AE200,是一款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其批产构型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24中国航展中首度亮相。同年12月,主要用于AE200批量化生产的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在成都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底完成一期建设。

在商业化落地模式方面,费岚表示,沃飞长空在与国内文旅集团、航空企业、出行平台深度对接落地模式,从文旅、应急、出行等多方面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后续沃飞长空的eVTOL也会接入吉利旗下曹操出行、耀出行等网约车平台,至于时间表,其向记者透露,2026年适航(取证)后,可能会逐步推行到相关运营场景中。


沃飞长空

以下为蓝鲸汽车记者与沃飞长空CMO费岚的对话内容(经删改整理):

eVTOL产业在汽车与航空产业链整合上呈现"二八定律"

问题:沃飞长空如何与汽车产业在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费岚:我们展会发布的"智能灵动舱"设计座舱,就是将航空产业与汽车供应链深度融合,这款设计座舱核心是把低空出行从功能运输升级为品质服务,以高端定制化服务,为追求极致舒适体验的客户打造品质出行新范式。

大家都知道,富维是国内非常优秀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此次与富维集团深度合作,借助其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积累的材料工艺、精密制造经验以及人体工学设计方案,成功复用至eVTOL的座舱开发中,有效提升座舱安全性、舒适性与生产一致性。

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有哪些技术是直接共享或借鉴自汽车智能座舱领域的?

费岚:确实有很多技术融合的地方,像舱内的智能交互屏、柔性内饰包裹等,就借鉴了汽车供应链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同时,汽车产业的人机交互理念和人体工学设计也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例如零重力座椅、灵动中岛、智能化除湿模块与香氛系统等,都吸收了汽车座舱在舒适性配置上的成熟经验。这样的技术融合,既保证品质又控制成本,有助于后期实现航空级座舱部件的高效量产,实现"人本科技"与"极致安全"的统一。

当然了,航空产业对安全的极致要求,也为这次合作提出了高标准。例如对航空材料的防火阻燃以及有毒气体排放方面的高要求,以及对飞机电磁兼容性、座椅大过载安全性(最大可达26G过载)等方面的要求,还有整个座舱的轻量化设计,这些针对低空场景的技术创新,未来或许能反哺汽车座舱,有望达成双向赋能、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问题:如何整合汽车产业链(如吉利体系)与航空产业链的资源优势?

费岚:沃飞长空与吉利的合作,从产业链角度看,eVTOL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有很高程度的重合,这方面依托吉利在新能源汽车整机制造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可以给我们很多赋能。

这里面有一个"二八定律",即eVTOL产业最终将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但核心的航空产业的飞控、航电等20%关键技术,必须要按照航空标准执行,但一些座舱内的娱乐系统等,可以借鉴汽车产业的成熟经验,同时叠加航空级的安全标准。

目前这个领域尚无成熟范例可供借鉴,二者标准不一样,航空制造需要完整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适航体系,这在汽车行业此前是没有的,协同发展的前提是需要提高汽车供应链提高到航空适航标准,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

预计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已累计获得数百架订单

问题:AE200载人飞行试验的最新进展如何?预计何时完成适航取证?

费岚:去年,我们完成了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所有科目,目前,我们正在载人试飞的最后准备冲刺阶段,同时,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进程中,AE200率先进入第四阶段(共五阶段),预计2026年取证。

问题:AE200预计何时能够投入商业运营?

费岚:后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完成产品研发和TC取证,2025年我们会进入载人飞行的试验,力争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6座eVTOL产品。

问题:目前AE200的实测航程能否满足城市群间商业化运营需求?

费岚:AE200的航程是可以覆盖200公里的城市群范围的,这也是我们的首要应用场景之一。沃飞目前用的是半固态电池,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eVTOL的续航能力可能会更强,这也将助推市场应用。

问题:目前沃飞长空的eVTOL在手订单有多少?

费岚:目前我们已累计获得数百架订单,和川航集团、中信海直、华龙航空、甘肃公航旅等多家行业龙头达成了合作。

问题:未来主要落地于哪些场景?

费岚:对于未来应用场景,我们瞄准的是城市低空出行,以及低空文旅、应急救援等。首先是低空文旅。比如说国内有很多景点,但因为有些景区的地面交通不是特别方便,大多数情况下大家有很多时间都是消耗在了路上。所以未来我们可能会利用eVTOL来打通景点之间的航线,比如说从虹桥机场到莫干山,直线距离153公里,但如果eVTOL规模化运用之后,飞行时间大概42分钟,同时还可以空中俯瞰景区,

然后就是城市间的低空出行,包括就是从机场到城区的这种接驳,比如说从浦东机场到陆家嘴,不堵车的情况开车大概40多分钟,未来eVTOL规模化运用之后,飞行时间大概就10分钟,这是一个非常高效便捷的出行方案。

另外一个未来重点会去做的就是应急医疗,这也是eVTOL技术推广非常重要的应用方面,利用eVTOL垂直起降、电动化等特点,可以完成从郊区或者周边城市向中心城市大医院的医疗转运,例如把把危重病人快速从上海崇明岛到山海瑞金医院,是一个很高价值的运营场景。

"市场回归理性后,企业能更专注于产品本身"

问题:与去年低空经济的爆火相比,今年整体环境相对冷静平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费岚:其实今年的冷静平和对我们来说是沉淀技术、夯实基础的好时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实践的检验,市场回归理性后,作为企业我们能更专注于产品本身,比如适航取证、安全性能提升等核心环节,避免被短期热度干扰节奏。另一方面,今年虽然外界的声音小了,但是从政策、空域等方面都给到了企业很多切实的支持,让我们在场景落地时有了更清晰的路径,少了很多不确定性。

当然对我们eVTOL主机厂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需要我们用更扎实的成果证明低空经济的商业价值。所以我们今年也会开始载人试飞,争取早日将安全的产品和高效的低空出行服务带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问题:沃飞长空计划通过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

费岚:我们主要还是一家eVTOL主机厂,研发、生产、制造、维修和运营服务都会涉及。行业的发展肯定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携手,所以沃飞长空也在与国内文旅集团、航空企业、出行平台深度对接落地模式,从文旅、应急、出行等多方面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

问题:预计何时会接入曹操出行、耀出行等出行平台?有无时间表?

费岚:一直在沟通、在合作。此前一段时间,曹操出行的界面上有关于我们的调研问卷,从反馈来看,大家对此是有非常高期待的。时间表方面,要根据我们整机适航来走,2026年适航(取证)之后,可能会逐步推行到曹操出行或耀出行的运营场景中。

问题:首批eVTOL商业化运营将定位"高端专车2-3倍定价"市场,是否考虑通过规模效应降本?

费岚:"高端专车2-3倍定价"这个本身就是我们预测大规模运营后的一个成本,不过随着未来运营规模扩大,加上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供应链体系的持续优化,我们有信心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让低空出行更加普惠。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此前已与香港多家航司、本土企业展开合作洽谈

问题:沃飞在出海方面有何具体规划?

费岚:目前很多eVTOL企业都在布局中东等地区,我们沃飞长空面向的市场和客户,中短期内是国内外并行的,海外尤其是中东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区域。

这些地方首先通航产业基础好,对低空航空器的接受度较高,其次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兼容不同地区的适航体系,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有着很大优势。

优势的话,实际上对于低空经济来说,我觉得它的内涵其实是航空的新能源化,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全世界领先的电力基础设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电动汽车产业基础和使用人群基础,可以说基于我们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技术这样的一个优势,助力了我们国产eVTOL能在国际竞争中来说都是非常占有优势的。

问题:了解到沃飞前不久刚参加了香港的车博会,是否有进军香港市场的计划?具体有哪些布局和设想?

费岚:跟长三角一样,香港和大湾区也是整个经济体量、消费水平、人群构成等都是非常适合我们低空交通后续发展的。此前沃飞也与香港多家航司、本土企业展开了合作洽谈,积极拓展"国际航班+eVTOL"无缝联程转运、"郊区-市中心-离岛"多场景运营等创新应用模式。同时也在通过积极参与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计划,力争成为该计划下首个合作的国内载客运输类eVTOL主机厂。

当前香港积极探索绿色交通转型,其高密度的城市布局与旺盛的商务出行需求,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一个是低空出行,香港是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但现在香港的地面交通资源是很紧张的,那我们的eVTOL产品的特点就是垂直起降、电动化和智能驾驶,它可以在机场、写字楼楼顶、商场楼顶等实现起降,然后直接飞到乘客想去的目的地,用时大概是地面出行的五分之一,非常高效。当技术广泛应用以后,我们想象中的城市的布局,也会就像公路地铁、机场一样形成低空交通网络,我相信eVTOL是会深刻的改变我们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香港的山地占比超60%、离岛众多,在紧急救援场景下,可通过AE200垂直起降、电动化、智能化等特点,建立方便快捷的低空救援通道,缓解传统应急救援方式换乘多、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满足香港公共安全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