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月 摄影)
本报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AR行业正站在爆发前夜,却始终差那“临门一脚”:一边是资本热捧、巨头入局,一边是消费者市场迟迟未能打开,距离“取代手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赛道,在十几年的发展之后,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7月22日,在国内“AR四小龙”之一的XREAL发布新品之际,其创始人兼CEO徐驰从价格、生态、形态三方面剖析了当前AR产业的发展难处,直言行业应多点长期主义的思维。不过最后,他还是给了颗定心丸,预计2027年或2028年将接近行业的“iPhone时刻”。
没到打价格战的时候
AR眼镜的价格一直没有上限。去年,meta正式发布了首款AR眼镜原型产品Orion,宣称成本高达1万美元,雷鸟创新5月推出的AR眼镜雷鸟X3 Pro,首发定价为8999元起,国家补贴后价格7649元,也不算低。
然而,这两年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AR眼镜的价格下限拉得越来越低。雷鸟创新去年发布的第三代口袋电视雷鸟Air 3和雷鸟Air 2三周年冠军版,率先将分体式AR眼镜的价格拉入2000元以下,定价分别为1699元和1399元。
与之相比,XREAL最新推出的AR眼镜——XREAL One Pro,定价4299元,在行业中不算贵,但也不是最便宜的。
“今天是大家套入了一个成熟行业的竞争逻辑,在一个我们认为还处于上半场的行业。”徐驰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现在还没到打价格战的时候,到下半场才是真正的价格战。
徐驰认为,在这个阶段,养成用户的黏性更加重要。“套用VR的例子,过去大家靠补贴催熟市场,但当VR产品体验还没有ready(足够好)的时候,补贴催熟的结果是所有用户数据都不organic(真实),所以当补贴的潮水退去之后,meta都开始涨价了。慢慢把价格拉起来,这件事最后一定会回归商业本质。”
wellsenn XR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何万城则认为,AR眼镜难以普及的原因主要是重量、续航以及应用场景的痛点没有解决。“价格不是主要的,价格现在基本在2000元-5000元不等,对于爱好者来说,不算太贵。”
XREAL One Pro定价4299元并不意外,因为这款产品的性能在去年XREAL One的基础上有所提升。XREAL One定价3299元,全球首发出货量即突破10000台,45小时内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据介绍,XREAL One Pro在沿袭XREAL One超轻量机身与1080p级Micro-OLED显示基础上,实现了光学模组革新、算力架构升级及生态协同优化等三大维度的突破,还可无缝连接Windows电脑、安卓手机、Mac、iPhone及Steam Deck等设备,用户能在虚拟大屏上同时运行文档、会议界面、娱乐内容等多任务,显著提升工作与娱乐效率。
生态层面背靠谷歌
不过,在了解到XREAL与谷歌合作的Project Aura后,无论XREAL One还是XREAL One Pro,都更像是XREAL为Project Aura打前站的产品。今年5月,在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正与XREAL深度战略合作,联合发布新一代智能眼镜——Project Aura。
这款产品才是XREAL的大招,将于2026年正式推出。Project Aura将是一款搭载着XREAL自研的中国芯片X1S,专为Android XR平台打造的全球首款旗舰级智能眼镜,这款产品既是中国AR芯片首次与国际巨头XR平台的深度整合,也是Android XR生态首次实现眼镜端的完整落地。
AR眼镜的普及路上,生态一直是个难题,有的厂商选择自建生态,如同为“AR四小龙”的Rokid,有的厂商选择与手机生态、手机应用融合,如“AR四小龙”的另外两家雷鸟创新和影目科技,而XREAL找到了一个大靠山。
“如果做一套自己的系统,但是生态接口与谷歌不一样,让消费者二选一,他会选谁呢?他一定会选最大的这些公司和品牌,谷歌有生态号召力。所以我们不想重新造这个轮子,我们也觉得自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要知道,连meta想重建一个自己的生态去挑战谷歌和苹果都有非常大的风险。”徐驰直言,Android XR一定可以在几年内做到千万级及以上体量。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早在很多年前便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XREAL选择谷歌的生态,在中国大陆市场必然是行不通的。对此,徐驰对本报记者表示,XREAL会一起推动该生态的规模化。“我们尽快让这个行业、这个平台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大概率就与苹果的AI一样,找一个国内的合作伙伴。”
XREAL之所以选择谷歌作为生态合作伙伴,恐怕与其自身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情况有一定关系。据IDC数据,在2025年第一季度,XREAL在全球AR/VR大行业中,份额位居全球市场前二,仅次于meta,超越字节跳动。而在国内市场,雷鸟创新拔得头筹,洛图科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在中国AR眼镜和AI拍摄眼镜线上市场,雷鸟创新以50%的市场份额居第一名,XREAL、星纪魅族、VITURE、Rokid、雷神、INMO分别以21.8%、8.1%、6.7%、4%、2.1%和1.9%的份额居第2-7名。
何万城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家都在尝试,要么选择现成的,要么选择有潜力的,现在生态格局没有确定,谁都觉得有机会,要允许企业大胆尝试。”
“今年不考虑做AI眼镜”
就像大家在生态层面各有各的选择一样,在产品形态上,XREAL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今年以来,媒体形容这一行业进入了“百镜大战”,却不完全因为AR眼镜,更主要的是AI眼镜。此前,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热销让行业看到了希望,今年小米的入局则为行业增添了更大的热度。
AI眼镜,顾名思义是带有AI功能的眼镜。相较而言,AI眼镜集成AI语音助手、蓝牙耳机、翻译、导航、墨镜、出行、翻译、聊天服务等功能,更加轻便,而AR眼镜更注重娱乐、游戏等视觉层面的满足,体积更大。
但徐驰直言,XREAL今年不会推出AI眼镜,因为AI眼镜的体验还需要打磨,没有产生让人每天持续佩戴的黏性,今年的表现更像一个5岁小孩。
当然,AR眼镜更做不到让人每天持续佩戴,徐驰就此表示,AR眼镜在短期之内的有效使用时长是高于AI眼镜的。
何万城并不这么认为,“现在AI眼镜更适合消费者,功能不多,眼镜可以做到50克以内,续航可以支持半天到一天,可以配近视镜片,基本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日常佩戴需求,目前大公司基本上都以AI眼镜为主,AR可能还得等几年。”
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复杂,AI与AR的深度融合才是智能眼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个时候,也许这个行业会迎来新的变化。
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为731万台,其中,VR和MR设备的出货量为652.8万台,占全球整体市场的89.3%,而AR设备的出货量为78.2万台,占比10.7%。这个数据直观地反映了AR眼镜市场的冷清与小众。
徐驰倒是对这个行业以及自己的公司充满信心。“今天这个行业的一大特点是,大家对终局有高度共识,但是对于通向终局的路径高度不共识,这对创业公司来说反而是机会,如果路径达成高度共识,那将会迎来真正的‘百镜大战’。”
但他也指出,这个行业不适合赚快钱,XREAL还是要脚踏实地地把这件事做起来,先做一个过百万的单品,再做一个过千万的单品,一步一步往上走。“未来,代替手机的终端大概率是眼镜,代替眼镜的终端大概率是脑机接口,我们这代人很有可能见证的唯一平台更迭可能就是眼镜了。”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