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5年砸10亿美金搞研发,辉瑞全押中国市场,外媒:风向变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数字财经智库 时间:2025-07-24 14:14:14

10亿美金押注中国,辉瑞还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吗?

近日,在 2025 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上,辉瑞中国区副总裁钱云表示:“辉瑞在中国将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未来5年在华投资10亿美元,以期实现‘三倍速中国创新’”。

在这番豪言壮语下,辉瑞的困境也一览无余。中国本土药企的快速崛起,持续蚕食辉瑞的市场。财报显示,其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7.82%,多款大单品营收降幅达10%。这次加码的背后,辉瑞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布局?



一、十亿美元的背后,转型阵痛难消

作为最早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之一,辉瑞在生命科技领域持续深耕创新,稳居跨国药企在华营收头部位置。依托 “2030 战略” 的 10 亿美元投入,其正全力推进 “China ALL-IN” 布局,在加速新药本土化的同时深耕基层医疗市场,巩固全产业链优势。

但这份雄心的背后,正藏着辉瑞在华发展的多重隐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后,相关需求断崖式下滑;与此同时,多份专利到期,仿制的堵截让价格壁垒分崩瓦解。更棘手的是,其他新锐企业正以更精准的患者洞察实现弯道超车。

典型如曾给辉瑞带来三百亿美元创收的“小蓝片” ,已率先显露颓势,成为其不得不直面的转型升级阵痛。自2014年专利到期,大量仿制单品涌入市场。截至2024年,已有超过80家国内外药企涌入这一赛道。

白云山金戈凭借价格优势——万艾可的一半,以及自身的本土化渠道,在2019年销售额就已反超万艾可。齐鲁千威以每片2.08元的低价中标国家集采,凭借医保支付迅速渗透公立医院渠道。如今,后来者的已经拿下了近2/3的市场,直接动摇了辉瑞的根基。



二、从 “治” 到 “养” ,男人的需求变了?

《第一财经》分析称,辉瑞的困境,不止于低价仿制的围堵,更源于市场需求的深层变迁。

虽然《中国男科学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5亿男性受ED类问题困扰,但市场另有庞大群体:他们非 “刚需治疗”,更想通过日常调理提升功能,或对 “化学成品” 存顾虑,不愿碰处方药。

中国性学会长姜辉表示,约8成40 岁以下男性仅是偶尔的“起立”功能不佳,或因心理压力导致时长暂时稍短,日常也多为 “预防性需求” 或应对特定场景焦虑。 这意味着市场已跳出 “患者买药” 单一逻辑,大量人群将其视为 “改善生活质量” 的备选项甚至 “能力加持” 的心理慰藉。这种复杂需求潜力巨大且利润可观,吸引资本入局。

正是瞄准了这一空白,以“御立维”科技为代表的温和养护类产品应运而生。资料显示,其为日本百年药企美吉野旗下品牌博奥真 Bioagen的前沿科技,聚焦男性健康养护。通过三泵专利技术,从本根能量、血管勃发和前腺养护三个维度发挥作用。

其中的靶向线粒体技结合小花山奈、喜来芝等提取物,在温和养护机体的基础上,恢复关键部位应有的硬实力,从而辅助改善功能障碍等问题。这样的技术概念,让男性群体无需面对使用时的心理压力,也符合对“温和养护”的追求。同时服用场景的灵活,巧妙地消解了使用时的羞耻感。

市场表现上,其在如京东等平台综合占有率达 70%。尽管男性健康养护市场 2025 年预计达 996 亿元,但“御立维”精准定位非刚需人群,在细分赛道的实际份额或远超行业平均。这样的市场趋势对辉瑞市场形成另一重冲击。



3、辉瑞的仗,已不是 “药好” 就能赢

“在中国投资我们充满信心。” 钱云的表态,彰显了辉瑞加码中国市场的决心。但 10 亿美元要应对的,远比价格战复杂。

仿制的 “价格绞杀” 已让万艾可等核心产品利润持续萎缩,而“御立维”这类科技不与辉瑞直接抢市场,而是靠“温和养护”概念提前拦截潜在用户,将消费场景从 “治” 推向 “养”,从 “隐秘需求” 变成 “坦然保养”。

辉瑞 “2030 战略” 要在华突围,或许不仅要加速新药研发、应对仿制药冲击,更得直面一个现实:读懂用户需求才是在市场立足的根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