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Vibe Coding爆火,YouWare靠「社区+产品思路」突围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机器之心Pro 时间:2025-07-24 16:31:48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 亚瑟・克拉克,科幻小说作家、发明家

AI 时代,一种名为「Vibe Coding」(氛围编程)的「魔法」已然兴起。

在近期 AI 行业巨头的一场备受争议的收购案中,这股浪潮的热度达到了一轮高潮:AI Coding 创业公司 Windsurf 在早已传出将被 OpenAI 收购之际,却被谷歌 DeepMind 以 24 亿美元出价挖走了其核心创始团队与核心技术人才。这场巨头间围绕 AI Coding 人才和技术的激烈博弈,将整个行业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正日益走向主流的 Vibe Coding 上。

Vibe coding 最早由 OpenAI 联合创始人、前特斯拉 AI 负责人 Andrej Karpathy 于 2025 年 2 月提出,它描述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你几乎可以忘记代码的存在,完全沉浸在与 AI 对话的氛围中。你只需向 AI 提出创意和需求,然后「全部接受」它的方案;遇到报错,也可让 AI 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



今年 6 月,传奇音乐制作人 Rick Rubin 在和 Anthropic 合作的新书《The Way of Code》中,将「Vibe Coding」和《道德经》的理念融合,强调直觉、即兴和创意的自由流动。网络上也广为流传着一张 Rick Rubin 带着耳机闭眼创作的 meme,用于形容今天 Vibe Coder 人群画像,当然这里面有些调侃意味(虽然 Rick Rubin 作为 JayZ、Timberland、Adele 等欧美一线歌手的顶级制作人,他其实并不会任何乐器,某种程度暗合了今天的 Vibe Coder 不需要会写任何代码)。



但如果仅仅将 Vibe Coding 理解为一种更低门槛的编程方式或工具,便会错失其更深远的革命性。Vibe Coding 本质上是一场人机创作关系范式的变化,带来的潜在价值,是赋予普通人更大的创作能力,满足甚至自己都未曾重视的需求。

在传统编程中,人与机器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程序员必须主动下达逻辑严谨的精确指令,机器只能被动做出在指令和能力边界以内的动作,下达指令的人往往只是部分技术精英。而 Vibe Coding 则将这种关系重塑为「协作与互动」,就像「导演与摄影师」的关系,同时「普通人也可以当导演」,只要你脑海里有一个好剧本,AI 就是一个技艺卓绝和自我迭代的摄影师,负责将核心创意转化为精准的镜头语言 —— 构图、光影和色彩。导演与摄影师不断碰撞、即时调整,是一种更贴近人类创意的本质,相互激发的动态过程。

这种变化,正将「代码」这一曾专属于少数技术精英的工具快速推向普罗大众。然而,当人人都能念出「魔法咒语」,一个核心矛盾也随之浮现:当 AI 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质量生成新的内容形式,我们却还缺少一个原生的、优雅的载体去承载和分享它们。

这正是YouWare创始人明超平第一时间敏锐洞察到的。

2025 年 3 月初的一个晚上,他在 上看到:许多用户正通过「录屏」这种略显笨拙的方式,分享自己用 Grok 3 生成的游戏,他猛然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断层(Gap): AI Coding 所生产的作品与传统的社交媒体平台并不兼容。这必然需要一个新的载体。」

在此基础上,明超平还做出了另一重要判断:Vibe Coding,不只需要创造更好更强的 AI 模型和工具,更需要构建一个能让创意自由流动、互相激发的「社区」



在创立 YouWare 之前,1995 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明超平,有过 OnePlus、字节跳动、月之暗面三段工作经历,横跨了智能硬件、亿级规模用户超级 APP 和 AI 独角兽。

在 OnePlus,他构建了对用户需求、产品审美、社区打造的最早认知;在字节剪映,他将这些认知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学会了用数据驱动做产品的快速迭代;而在月之暗面,理工科的背景和足够靠近 C 端的产品打造经验,让他很快成为与顶尖研究者高效对话的 AI 产品人,并获得了基于模型未来发展预判来设计当下产品的技术视野。



这种融合了用户理解、科学方法和技术视野的复合背景,也成了 YouWare 今天在解 AI 应用这道难题时的优势。

YouWare 的解法:为创作者构建社区

独自一人,我们能做的很少;团结一致,我们能做到很多。—— 海伦・凯勒,作家

体验过 YouWare 的产品就会发现,其每一个功能设计都指向:如何让创作者的创意快速实现以及让创意持续裂变,进而形成一个更有活力的社区。

在模型能力、工程效率的背后,如何打造有活力的社区,YouWare 的做法其实处处体现着「产品经理思维」。

要简单,也要强大

好的产品,应当是直觉式的,「傻瓜」都能用。

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不需要看到产品背后的模型、参数、跑分,你只需要给其结果和体验。

YouWare 首页是简单低调的界面,一个对话框。只需要在对话框内用自然语言描述想法,看不见一个代码,就能生成可分享作品。



官网地址:https://www.youware.com

但光简单还不够,还要足够强大。

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AI Agent 的实力也在迅速进化。能否让 Vibe Coders 在 YouWare 平台创作的应用,同时具备 Agent 能力?AI App Generator应运而生:用户现在只需一段提示词,就能生成具备 AI 驱动能力的应用,例如生成一个「Voxel 风格化图片生成器」。过程中无需任何 API 配置或个人密钥,就能调用多种主流模型。



用户 Noah 制作的「Voxel 风格化图片生成器」

目前业内只有 Poe 和 Claude 拥有类似能力。Poe 的前端仍是传统聊天机器人形态,而 YouWare 则能直接生成可交互的应用。Claude 的 Artifact 只能使用自家模型;YouWare 则包括了 OpenAI、Claude、Gemini 和 DeepSeek 等主流大模型,为用户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类似的简单和强大也体现在 YouWare 最近发布的一款 VS Code 和 Cursor 插件上,让广受程序员欢迎的 IDE(集成开发环境)也拥有了一键部署网页的能力。用户只需在插件市场安装它,完成授权登录之后点击「Publish Project」,即可将自己编写的 HTML 和 React 项目发布到 YouWare。

通过将最先进的模型能力和复杂工程细节完全封装,让用户更「随心所欲」地创作,正是 YouWare 社区打造的第一步。

制造体验爽点

打造产品,并不全是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式的颠覆创新。很多时候,真正让用户上瘾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体验。

当明超平发现有一个韩国用户一天能将 Boost 功能使用 60 多次之后,更验证了他自己的一些判断:一些小而有趣的体验,能成为用户的「爽点」

Boost(一键美化)是 YouWare 平台上类似 Instagram 滤镜的功能,能将一个粗糙的「草稿」快速提升为更具美感的作品。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尤其深受日韩用户喜爱。



Boost 前后的「时间旅行穿搭顾问」对比

又比如,相较于社交平台对作品点赞单一评判按钮,YouWare 采用了emoji 表情的互动机制,更能营造一种友好的互动氛围。



YouWare 用户可使用 emoji 表达对项目的态度

以创作者为中心

YouWare 团队与社区创作者保持着高频的互动。

当洞察到许多创作者渴望打造能调用 AI 的应用,但在实践中却普遍遭遇了获取 API Key 的难题,包括申请和配置 Key 的繁琐、可能暴露 Key 的风险、成本高后,YouWare 迅速开发了 AI App Generator,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做努力做到更多,提供多个主流的大模型,并且支持生文和生图。

这就向社区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YouWare 是一个愿意与用户共创的社区。当用户知道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并且会得到快速响应时,他们也必定更愿意参与进来。上线4个多月,YouWare 汇集了个很有创意的 Vibe Coder,积累了30 万个项目。



用「玩」抵达那些尚未被发现的需求

玩,是最高形式的研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过去一个月,YouWare 诞生了一个爆款案例:互动式生日贺卡。此前,谁也没想到一张生日贺卡还能变成一个可分享、可互动的网页。但当创作者将其分享到 TikTok 后,视频迅速走红,随即引发连锁反应,大量用户开始用 YouWare 来制作生日贺卡、浪漫情书、周年纪念贺卡。



用户 Mayz 制作的生日贺卡,https://www.youware.com/project/pcg3u1p14y

相较于传统编程,Vibe Coding 更贴近普通用户。打造创作者氛围浓郁的社区,让用户玩起来,本质上就是更切实地摸到普通用户的真实需求;而越尊重创作者的社区氛围,就越能夯实这个创意到需求裂变的链条。7 月 22 日, YouWare 在 Product Hunt 日榜拿到了第一,再次印证了这个团队摸到了 Vibe Coding 突围的门路。



在试玩过程中,机器之心打造了一个「未来生活签证系统」。

提示词:

创建一个「未来生活签证系统」网页应用:用户需通过一场拟真的「未来生活移民面试」,最终获取通往某个未来社会的居住许可。整个体验包括问答、选择题、人格测试、结果生成以及签证样式展示。

第一步,点击 Create 后,YouWare 会自动给出增补建议,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接受或修改这些建议。



这里我们就使用原始提示词继续推进,以下视频(有加速)展示了工作的全过程。



在输入提示词后,YouWare 并没有直接开始闷头执行:它首先深度分析了我们的意图,然后将我们的构想清晰地拆分成了一张 To-Do List(任务清单),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 AI 的思考路径,并对最终结果产生稳定的预期。



确认任务清单后,YouWare 的编程智能体便开始了工作。

数分钟后,一个功能完整的「未来生活签证系统」原型诞生,此时的原型虽已可用,但还略显朴素,接下来只需一键 Boost 就能将其变成更有设计感的产品。



Boost 前后对比

作品完成后,点击发布就步入了 YouWare 的社区广场。

YouWare 提供了两种分享形式:一是全屏短链接,适合直接分享;二是 YouWare 社区链接,作品拥有了社交属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 emoji 表达看法、评论和建议,也可让其他用户 Remix。



在体验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 YouWare 并非一个冰冷的指令执行工具,而更像一个能力全面、善解人意且品味在线的创意伙伴;它简单高效,并且愿意最大限度地把控制权交还给创作者。

AI 的下半场

产品经理重回舞台中央

剑之利,在于执剑之人。—— 西方谚语

魔法的兴起,也要有善于使用魔法的人。

过去几年 AI 发展主要聚焦于模型参数,行业的聚光灯无疑打在了科学家和研究者身上;现在,当 AI 技术本身日益商品化,当强大的模型能力通过 API 变得触手可及,一个关键的转折正在发生。

YouWare 的实践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AI 下半场,「应用 AI 技术」的产品能力将变得和「创造大模型」的能力一样重要。

这亟需新一代的 AI 产品人承担起责任,他们将负责定义「什么问题值得被 AI 解决」并以最符合人性的方式给出答案。

未来已来时,它不在云端的参数里,也不在遥远的奇点中,当单纯的技术狂热逐渐退潮,那些真正回归用户、构建生态、创造价值的产品,才是 AI 带来的最值得期待的变革。



YouWare 官方正在举办的AI APP 挑战赛,用真实的活动激励着社区的进一步繁荣。感兴趣的读者可不要错过(截止时间 7 月 31 日)。

文中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kHyBi-UpoSrqWoV_icwOA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