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Electra)的首款车型L7将于8月上市。这款定位“30万级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的新车,悬挂的是“别克”车标。
上汽通用选择以别克品牌而非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这一决策似乎有些让人看不懂。明明是冲击高端的动作,为什么放着凯迪拉克品牌不用,却把重担丢给了别克品牌?
进可攻、退可守:别克或是最佳战略支点
通用汽车在华拥有三大品牌:主打经济适用的雪佛兰、定位中高端主流的别克,以及豪华品牌凯迪拉克。雪佛兰在华竞争力已大幅削弱,“冲高”重任自然落在别克与凯迪拉克肩上。
那么,凯迪拉克真的是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的理想载体吗?
虽然凯迪拉克定位豪华品牌,但在中国市场长期面临“品牌溢价不足”的挑战。进入新能源时代,凯迪拉克基于奥特能平台在中国推出了IQ 锐歌、IQ 傲歌等纯电车型,虽在安全性等技术层面具备优势,但销量惨淡,缺乏市场号召力。
反观别克,其在中国市场拥有更广泛的国民认知度和深厚的用户基础,最新推出的GL8插混车型销量表现不错。
上汽通用选择别克承载“至境”,堪称“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冲高”成功,至境可依托别克的广泛认知度快速打开市场,显著提升品牌价值天花板。即便冲击高端未达预期,别克基盘尚在,对品牌整体格局的冲击相对可控。
而若由凯迪拉克承载高端新能源项目失败,则可能对其本已脆弱的豪华形象造成直接且沉重的打击。
别克推出子品牌还有一大好处:其更懂中国市场,技术也更匹配。
别克堪称上汽通用旗下最“中国化”的品牌。这不仅仅体现在市场认知上,更深入到技术研发层面。由泛亚技术中心主导开发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VCS),整合了动力、底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四大领域的本土化创新成果。比如针对中国复杂路况深度优化的Moment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适配国内充电网络的900V超快充技术。
这种“全球标准+本土研发”的模式,让别克能更快、更准确地满足中国车主的需求。相比之下,凯迪拉克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调整时,速度和灵活性不足。
鉴于中国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优势,“本土化”能力正日益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别克在这一维度上更胜一筹。
押宝别克,谋求未来主导权?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是上汽与通用两大合资股东间的股比博弈与控制权问题。
去年,业内曾传言因通用在华业绩持续承压,别克品牌或将出售给上汽,雪佛兰或将退出中国市场。
尽管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随后澄清“所有猜测均为不实信息”,并强调将继续坚持“多品牌、差异化”战略,但一个客观事实是:上汽与通用的合资协议将于2027年到期,续约前景尚不明朗,这为未来增添了不确定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通用汽车在华业务的战略收缩。去年12月,通用汽车宣布将对在华业务计提总计超过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7亿元)的非现金支出,用于关闭冗余工厂、裁员、削减不盈利车型及优化运营结构。
这一行动呼应了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在同年10月投资者会议上提出的战略方向。她在会上明确表示,因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与持续亏损,通用将通过“规模缩减、成本削减和聚焦高利润车型”重组业务,目标在2025年恢复盈利。
通用在华业务收缩的一个佐证是,受市场表现不佳、中美关税战等多重因素影响,通用汽车旗下高端进口车平台道朗格(The Durant Guild)已陷入停摆。
这些动向无疑为凯迪拉克、别克的发展蒙上阴影——市场表现越疲软,通用在华业务的收缩性调整风险就越大。
在此背景下,上汽通用将代表未来方向的高端新能源技术平台(如“逍遥架构”)和品牌(“至境”)押注于表现相对稳健的别克,或有更深远的考量:首先,这有助于上汽降低对通用全球技术的单一依赖;若合资生变,上汽有望保留对“逍遥架构”及别克品牌(包括“至境”)更强的控制权;在未来的股权谈判中,掌握核心技术和本土化品牌的上汽也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综合来看,以别克为基石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是上汽通用在当下复杂环境中权衡品牌基础、市场适应性、技术本土化能力及股东博弈后,选择的更为稳健且更具战略弹性的方案。
“至境”入局,机会几何?
随着“至境”首款车型L7即将登场,别克团队已启动预热。近期宣传海报打出了“增程发明者,重新定义顶级增程”的豪气宣言,其句式与奔驰经典slogan“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汽车”高度相似,彰显品牌雄心。
别克所宣称的“增程发明者”身份,源于母公司通用汽车2010年量产的雪佛兰Volt——它确实率先实现了增程式技术的商业化。
别克在增程领域有技术储备,这是个加分项,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理想、问界等品牌在增程市场的成功,核心驱动力并非单纯的技术路线,而是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如家庭场景、用户思维)和强大的生态构建。别克“至境”能否复制成功,考验的是其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和产品落地的综合实力。
从已知信息看,“至境”L7展现出拥抱本土优秀供应商(如Momenta)的姿态,并在续航上力求突破:纯电续航302km,综合续航1400+km。
横向来看,至境L7从“增程式”重点切入,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等纯电车型的锋芒。增程领域的竞争不如纯电市场激烈,在25万元以上增程轿车市场,仅有享界S9、阿维塔12两款车型——它们均同时布局了纯电和增程路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别克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并非毫无根基,其GL8插混车型上市后的良好市场反响和口碑,为“至境”提供了一定的品牌支撑和用户信任基础。
至境能否在神仙打架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成功突围,取得开门红?目前仍难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技术、品牌、渠道、用户运营等多维度的综合较量中,“至境”面临的必将是一场硬仗。至境L7能否顺利打开局面,将是检验别克“进可攻、退可守”战略选择是否正确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