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晚上能一起喝一杯庆祝一下吗?”“听起来不错,不过我晚上还要加班呢!”这是7月2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腾讯AI论坛上,腾讯首席科学家、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福田实验室主任张正友与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的一段对话。
此前,宇树的人形机器人往往以跳舞、打拳等炫技动作吸引眼球,几乎未曾开口说话。但和张正友对话的这款G1机器人,搭载了腾讯新发布的Tairos具身智能平台,相当于给冷冰冰的硬件装上了“大脑”。
腾讯方面介绍,Tairos平台包含模型算法和云服务两大组成部分,模型层面包含了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以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云服务平台则包含了仿真平台、数据平台以及开发工具等。
张正友解释说,多模态感知模型让机器人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通过视觉和触觉等感官认识周遭世界,为机器人的交互和任务规划提供足够信息;规划大模型则让机器人理解自身的角色与能力,理解任务目标,进而拆解成可执行的策略步骤;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打通了从“看见”到“做到”的关键环节,不仅让机器人“知道”环境是什么样,还把这种“知道”转换成安全精准的行动指令。
前述腾讯AI论坛上,G1机器人没有借助遥控操作,便自主导航走上讲台。当张正友对它说“你站到我身边来”,G1能理解“身边”的含义,并准确地移动到张正友身旁站定。随后,张正友又问“你看看讲台上有什么东西?”G1机器人观察后识别出讲台上有一台电脑、一束花和两个麦克风。腾讯方面称,这是机器人在Tairos具身智能平台多模态感知与规划模型加持下的表现。
宇树之外,腾讯合作的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公司还包括乐聚、帕西尼感知、越疆科技、擎朗智能、众擎机器人等。
WAIC2025腾讯展区,展示了搭载Tairos具身智能平台的宇树科技G1机器人和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2024年9月推出的“小五”类人形机器人。图:杨柳
张正友接受媒体群访时说,2024年底正式启动Tairos平台项目之前,其对具身智能行业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全国大约六十多家企业。深入了解后,张正友发现,中国的大量机器人企业在硬件方面具备较强能力,但囿于具身智能模型的高投入门槛。
早在2024年9月,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方面便向南都N视频记者透露,其已经在部署开发具身智能云平台,将协同众多行业伙伴一起打造生态圈。
张正友介绍,Tairos平台项目启动初期,腾讯有意识地选择了一批配合度高的种子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而不会一下子铺太多,后续再慢慢铺量。但市场上那些认为自身具备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研发能力的公司,不会是潜在的合作对象。
据了解,Tairos平台对所有机器人硬件公司开放合作,并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服务。所谓模块化,亦即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用感知模型模块或规划大模型等。
但张正友强调,推出Tairos平台,是想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稳定的产品,提供给市场上的机器人厂商,让机器人厂商再去打包成一款更完整的产品。而腾讯在此过程中并不做商业化,“要区分产品化和商业化,我们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一家大型科技企业,腾讯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Tairos是公司对社会的一个责任。”张正友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2020年至2024年,Robotics X实验室先后发布四足移动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多模态四足机器人、机器人灵巧手和第五代机器人“小五”。其中,“小五”是一款类人形机器人,下肢采用“四腿+轮足”的复合设计。
不过,张正友澄清说,Robotics X实验室历年来发布的这些机器人只是研究原型,并非用于商业化的产品。例如,“小五”在养老院的测试,是想通过比较难的场景去牵引技术的研发,验证和提升机器人在与人交互时的安全性、鲁棒性(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和精准度,以及基于触觉传感器的“电子皮肤”技术。因此,Robotics X实验室后续还将继续做一些展示性的、研究性的硬件。
这一定位在3月19日的腾讯年报沟通会上亦有阐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会上表示,2024年,腾讯的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调整了研究方向,主攻腾讯擅长的云、大数据等。在具身智能领域,腾讯希望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取而代之做硬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王子黎 樊文扬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