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商业观察
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携程曾凭借一站式旅游解决方案的生态优势,稳稳占据在线旅游行业的头部位置。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携程的躺赚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在线旅游平台频繁陷入各种争议,携程作为行业巨头,更是饱受诟病。从大数据杀熟到机票附加费,从代理商违规操作到平台捆绑销售,携程的口碑逐渐下滑,用户对其信任度也在不断降低。
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携程购买机票时,价格常常出现异常波动,甚至出现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更高的情况,这让消费者感觉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尽管携程多次否认,但类似的投诉依然层出不穷。
除了大数据杀熟,机票附加费也是携程备受争议的一个点。当消费者在携程上预订机票时,付款页面往往会默认勾选一些诸如航空意外险、全能保障、旅游券包等附加服务,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这些附加服务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票成本,而且取消方式十分隐蔽,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套路。有网友吐槽,自己为了避开各种附加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仔细甄别,稍有不慎就会多花钱,原本为了方便选择携程,结果却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携程平台上的代理商违规操作问题也屡禁不止。一些代理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不惜采取违规手段,如盗用旅客积分兑换免费机票,然后加价卖给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损失,同时也破坏了携程的平台信誉。尽管携程表示会对违规代理商进行处罚,但由于平台上代理商众多,监管难度较大,此类问题依然时有发生。
携程的商业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携程的交通票务业务虽然营收增长亮眼,但抽佣率长期维持在2%左右,利润贡献有限。因此,携程更多地将交通票务作为用户引流入口,通过在机票预订过程中附加各种服务和产品,为住宿、旅游等其他高利润业务导流。这种商业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平台的整体营收,但却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如今,携程不仅要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近日,航旅纵横APP上出现的民航官方直销平台页面,宣称0差价、0捆绑、0套路,37+航空公司直销,这无疑给携程的机票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携程不同,航旅纵横上销售的所有机票都由各家航空公司直接发布和运营,属于源头机票,航旅纵横平台只负责展示,且不收取航司的代理费。这使得消费者在航旅纵横购买机票时,不仅价格更加透明,而且不用担心被捆绑销售各种附加服务。
航旅纵横作为民航旅客用得最多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激活用户超过1亿,还有央企中航信、东航、南航等股东为其背书,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随着民航官方直销平台的推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航旅纵横购买机票,携程在机票预订市场的份额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除了航旅纵横,京东和抖音也在向携程的核心业务领域发起挑战。京东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承诺商家最高三年0佣金,两天内吸引近5万家酒店申请入驻,直接冲击了携程最赚钱的酒旅业务。抖音则投入亿级平台补贴支持酒店直播,联合华住、凯悦等集团推出6折日历房、通兑券,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流量优势,迅速在酒店预订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携程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如果携程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平台监管,优化商业模式,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携程的躺赚时代可能即将终结。未来,携程能否重塑品牌形象,找回用户信任,在竞争中突出重围,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