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共享按摩龙头二次冲刺港交所:乐摩物联上市前套现4375万的资本迷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号外工作室 时间:2025-07-29 20:56:59
当乐摩物联带着53万张按摩椅二次叩响港交所大门,它既是在挑战共享经济的盈利魔咒,也是在测试资本对商业本质的审视深度

号外工作室

共享按摩龙头再次冲刺港交所了!

共享按摩服务领域龙头企业再次开启上市征程。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乐摩物联)于2025年7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距离2025年1月21日首次递表失效时隔半年。作为国内共享按摩椅行业的头部企业,乐摩物联的二次冲刺,既展现了共享经济细分赛道的发展活力,也折射出企业在规模化扩张中面临的成长课题。

作为中国共享按摩服务市场的领军者,乐摩物联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截至2025年7月,其服务网点突破4.8万个,按摩设备数量达53.5万台,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22至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以交易额计算位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从33.9%提升至42.9%,2024年以收入计的市场份额更超50%,行业龙头地位显著。

1、从风口崛起:4.8万网点的规模化扩张之路

乐摩物联的诞生充满戏剧性。2014年成立初期,因创始人吴景华忙于其他业务,公司一度停滞。2016年,谢忠惠接手并收购60%股权,推出乐摩吧品牌,踩中共享经济风口。

乐摩物联自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以来,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其线下服务网络。从2022年底的2.17万个网点,到2024年底的4.6万个网点,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49%。截至2025年7月,其服务网点已突破4.8万个,按摩设备数量达到53.5万台,覆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其市场地位同样令人瞩目按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至2024年,乐摩物联连续三年以交易额计算位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从33.9%一路攀升至42.9%。2024年以收入计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50%,相当于行业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

乐摩物联的护城河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对核心场景的占领。包括商业综合体:覆盖全国69%面积超3万平米的大型商场;影院渠道:渗透55%年票房超500万元的影院;交通枢纽:进驻58%年人流量超千万的机场。

对于快速抢占市场,乐摩物联采用直营+合伙人的混合运营模式,这一度被视为其快速扩张的秘诀。在直营模式下(占网点71%),乐摩物联承担全部运营工作,贡献了83.8%的收入。但直营毛利率已从2023年的34.46%下滑至29.87%,受设备采购及运维成本上升拖累明显。

在合伙人模式下(占网点29%),城市合伙人负责网点运营,乐摩物联提供设备、技术和品牌支持。乐摩物联与95%的合伙人建立了超过五年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网络。但这一模式隐藏着更深层的绑定2017年设立的股权激励平台掌创共赢,将11名城市合伙人的控股股东纳入股东阵营,包括负责湖南、湖北、重庆等区域的核心代理商。

这种深度利益捆绑在加速扩张的同时,也埋下了关联交易与业绩真实性的质疑。招股书显示,合伙人模式贡献的交易额占比从2022年的53%降至2024年的40%,但分成比例却始终维持在75%以上,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2、增长与挑战:营收攀升下的盈利结构优化

乐摩物联近年营收保持强劲增长,从2022年的3.3亿元增至2024年的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5.3%,净利润同步增长至8581万元。不过,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放缓至1.7%,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334万元,同比呈现一定波动,反映出规模扩张过程中盈利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乐摩物联的场地开支从2022年的1.59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3.52亿元,占营收比例持续处于44%高位,按摩椅折旧年限仅3年(同行多为5年),年折旧费超1000元/台,吞噬利润。

2024年乐摩物联的影院设备数量占比近80%,但单台季度收入仅543元;而效益高16倍的商业综合体设备占比不足20%,单台收入达8806元。

乐摩物联以覆盖1.65亿用户为卖点,但设备利用率持续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单台设备使用频次从216次降至150次,新增23.5万台设备中,72%投向低效影院,交易额增速却不足8%。

此外,乐摩物联合伙人逃离。城市合伙人从68名锐减至45名,2024年无新增加盟。直营与合伙人模式的毛利率差异(直营 29.87% vs 合伙人 74%)也反映出不同运营模式的效益特点。

3、二次上市冲刺:三大争议与监管问询

2025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乐摩物联于7月再次递交上市申请,此次冲刺过程中,部分前期市场关注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说明。中国证监会提出的补充说明要求,主要涉及公司治理、业务数据披露等方面,

首先是设备真实性疑云。有媒体调查发现乐摩物联按摩椅设备ID呈现非常规跳跃分布。以元气蛋系列为例,理论编号应有3.2万台,实际仅531台被验证,占比1.63%。采购数据更显示,乐摩物联前五大供应商累计采购仅1.53亿元,按行业最低成本价计算仅对应6.11万台设备,与宣称的53.5万台相差近9倍。

此外创始人代持迷局,乐摩物联实际控制人谢忠惠被指为代持人。创始人吴景华(荣耀健康董事长)2016年曾持有乐摩物联超60%股权,后为避免双重股东身份影响而委托谢忠惠等人代持,至递表前吴仅持股15.16%。而乐摩物联主要设备采购自吴景华控制的荣耀健康。

最后是商业逻辑悖论,在设备3年激进折旧政策下(同行多为5年),乐摩物联单椅年均折旧达1000元。加上75%的合伙人分成后,商业综合体场景单椅年毛利仅约千元,难以覆盖运输、维修等成本。而占设备量80%的影院场景,单椅季度收入仅543元,甚至低于场地租金。

此前,乐摩物联因未达5年上市约定,2023年乐摩物联以6210万元回购基石资本股权,年化回报仅4.2%。同期乐摩物联突击分红4375万元,占净利润61%,创始人谢忠惠另通过股权转让套现1500万元。

目前,2024年中国机器按摩市场规模仅27亿元,不足人工按摩市场(5362亿元)的0.5%,前五大企业已占86.7%份额。

在这样的情形下,荣泰健康剥离摩摩哒业务,奥佳华出售云享云子公司,行业元老纷纷离场印证商业模式缺陷。更深层次的在于消费者的看法,消费者吐槽卫生差强制驱离舒适度低,社交媒体涌现被拱飞了主人没钱就要赶等调侃。

然而,面对众多质疑,乐摩物联二次递表显示出其对资本市场的执着。募资计划显示资金将主要用于网点扩张、技术迭代及品牌提升。

行业预测也给出积极信号:中国机器按摩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31亿元增至2029年的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9%。

但短期挑战更为现实,截至2025年3月末,乐摩物联账面现金仅2621万元,而短期借款达4500万元,现金覆盖能力较弱。在娱乐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高铁站设备利用率连续下滑的背景下,其扩张战略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当乐摩物联带着53万张按摩椅二次叩响港交所大门,它既是在挑战共享经济的盈利魔咒,也是在测试资本对商业本质的审视深度。当资本潮水退去,能否从捶打机器蜕变为真正的智能健康入口,将是乐摩物联必须回答的灵魂拷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