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被大家称为“微博之王”的李想,注册了他的抖音账号。
第一条视频,就直接玩起了自己的梗,引用了12年前一场综艺节目上“听我讲完”的发飙名场面。
李想承认脾气大确实不好,但他希望这次理想i8的新车发布会,大家能耐心“听我讲完”。
与此同时,李想原本有些沉寂的微博,最近一个月的更新频率也一下子高了许多,几乎每条都跟理想i8有关。
种种迹象不难看出,昨晚上市的理想i8,对于理想的战略意义究竟有多重要。
有意思的是,理想i8三款车型的定价和理想L8几乎一样,顶配的Ultra版本甚至还便宜了1万块;
Max比Pro增加车载冰箱、升级电池容量和辅助驾驶,Ultra版本比Max增加后排吸顶屏、升级音响系统的SKU设置,也和理想L8别无二致。
由此可见,理想内部是希望把纯电大6座的理想i8,打造成和理想L8一样的爆款车型的。
然而,理想i8作为理想的第二款纯电车型,在上市之前就存在着不少令人疑惑的点:
比如,越来越多的友商都在投入增程的怀抱,而理想作为首个将增程发扬光大的车企,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上“逆势而为”,再次发力纯电产品呢?
再比如,市面上的纯电SUV产品已经足够多了,理想之前屡试不爽的“爆品成功学”,在i8身上到底还能不能奏效?
……
今天,我们就借着理想i8上市的契机,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越野车+轿车+MPV=?
在20天以前,李想就在微博上给理想i8定了调——再次定义纯电SUV。
至于怎么再次定义的……
首先外观上,理想i8就呈现出了和大多数SUV与众不同的那种骨骼惊奇。
它的整体设计语言,与自家的L系列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反倒更像是沿袭的纯电MPV理想MEGA的设计风格。
就比如前脸采用了全封闭式,贯穿式前大灯的位置和MEGA一致,乍一看,侧面也有相似之处:
或许正如李想在发布会上所说的:“i8就是一辆MPV!”
纵观近几年推出的纯电SUV,要么会向轿跑去融合、把SUV做出一种低趴感,比如小米YU7;要么会向掀背去融合,比如“邪恶大鼠标”特斯拉Model Y。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降低风阻(提升续航)。
但像理想i8这种,直接在车身流线做文章的新车确实罕见。
它用更倾斜的风挡玻璃和前机盖,营造出了更接近水滴形的设计,也带来了0.218Cd的风阻系数,甚至比不少轿车还要低。
在减少与风的摩擦之后,还带来了另一个新的好处,就是降低风噪。
于是,静音成了理想i8的一大卖点。
为了实现更好的NVH效果,理想团队甚至踏上了自主研发驱动电机的道路,就连里面的碳化硅模块都是自研的,而i8成了首款搭理想自研“超静音电机”的车型。
至于静音效果有多好,在李想发布会现场播放的一段i8行驶视频中——杯架上开了一听可口可乐,结果可乐冒泡的声音还要小一清二楚。
MPV相比传统SUV的另一大优势,就是空间了。
李想在发布会上毫不掩饰的表示,i8用中大型SUV的尺寸,做到了足以匹敌全尺寸(D级)SUV的空间。
为了展示这一点,李想请了6位工程师/设计师走上台前,坐进车里给大家演示;下车时,还顺手把后备厢里的2个大尺寸行李箱、4个背包拿了出来,是真的能装。
这还没完,李想又像是变魔术一样,从看似掏空的后备厢中又“变”出了一个大桌板。而这可以直接安插在车里,形成一个类似“小餐吧”的效果。
但MPV的车身,相对传统SUV也存在一定劣势,比如所有人都会关注的被动安全。毕竟车头看起来要短一截、轴距却更长,第三排还要坐人,正面侧面后面都是弱点。
为了验证i8的安全性,理想团队甚至请来了“公路霸主”重卡来做100km/h的对撞测试,结果也是顺利通过。盲猜一波,在白车身的设计、钢材的用料上没少下功夫。
至于很多家庭用户特别关心的电池安全,理想i8的电池包也做了高速刮底、长时间泡水、冰水冲击、火烧、枪击、高空坠落等极端状况下的安全测试。
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地狱洗礼之后,将电池包装回车上,依然能正常行驶。
既然要再次定义SUV,那理想i8就不能只是辆MPV。
李想表示,i8……也可以是辆轿车。
言外之意,理想i8拥有不输轿车的操控性。
现场播放的130km/h紧急避让演示视频中,理想i8选择的对标车型是宝马i7。
仅从视频来看,i8虽然重心比轿车高很多,但在高速过弯时的侧倾控制还是不错的。
这还没完,李想说i8还可以是一辆越野车。
有了双腔空悬+CDC的加持,包括满载下60%坡度爬坡、炮弹坑、砂石烂路等工况,理想i8都能带来一定的烂路行驶能力。
说不定,李想所说的“再次定义纯电SUV”,并不是让大家认为“一台i8顶所有”,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传统纯电SUV的眼光,来看待理想i8。
所以你可以认为,理想i8是一款尝试摆脱传统SUV束缚,融合各方优势的“越野车+轿车+MPV”的综合体。
至于理想i8开起来怎么样,从一线刚试驾回来的滑布李只给出了两个词,一是静,二是顺。翻译一下,就是隔音和底盘让这台车显得很高级。
02. 拿什么做纯电?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理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产品,而不是继续走增程的老路、推出理想L5,或是去做轿车品类?
社长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理想非常擅长抓市场空白点、率先进场降维打击,而不是在红海中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2020年的理想ONE,就是靠“家庭”二字,完美填补了新能源大6座/大7座的空白,才拿到了新能源SUV的销量冠军。在当时,很多人是拿它和丰田汉兰达作比较的。
理想L9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开创了“高端大6座”“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先河。直到今日,都是车企打造一台旗舰SUV的“爆款公式”。
而当下的大空间家庭纯电“MPV”,刚好是个巨大的空白!
从今年上半年的MPV榜单来看,销量前6名价格区间基本处于25-40万元,且都在大幅度同比增长,可见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理想i8作为价格更加亲民的大空间SUV,只要能够切中家庭用户的需求,就有希望站稳脚跟。
因此在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上,李想花了不少时间去讲主被动安全,去讲辅助驾驶,甚至去讲“会陪你长大”的理想同学,这些都是为了向家庭用户提供服务。
而第二个原因,或许能从我们5年前的一份调研里看出一些端倪。
从我们早年间调研理想ONE车主、以及很多插混SUV车主的结果来看,他们中的很多人非常热衷于充电。一年开的里程数不少,但也属于“两箱油选手”。
这不止是早期的理想车主,就比如我一位北京朋友,今年3月份提了一辆比亚迪夏,到现在跑了2000多公里,没有家充桩却一直在充电,一次油都没加过,油箱里的汽油依旧是“原装的”。
我问他为什么?他给出的理由格外简单:充电比加油便宜多了,而且当纯电开续航也是完全够用的,只有要开长途时才会考虑加油。
对这部分用户来说,如果为电量兜底的增程器不再是必选项,那续航更长、充电更快的纯电,就会成为再换车时的新选择。理想i系列想要争取的,也是这部分目标用户。
为了打消这部分用户最后的里程焦虑,理想干了一件大事——
截至目前,理想已经在全国建成了超3000座超充站,超16000根超充桩,悄然间成了超充站数量最多的车企。
其中,有超过1000座位于“9纵9横”的高速服务区,平均每152公里就有一座理想超充站,这让纯电跨城、甚至长途出行成为了可能。
粗略估算下来,从理想MEGA发布到现在,平均每天要建成至少5座超充站,这效率还是非常恐怖的。如果蔚来是明面上的基建狂魔,那理想绝对是隐形的基建狂魔。
而且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理想的充电桩质量是真的很高。
我有好几次开着公社的小鹏G6长续航去理想超充站充电,充电功率基本在150~180kW,半小时就能拔枪走人。
理想i8上性能更强的5C超充电池,自然是可以和自家超充桩高度匹配。
就像李想发布会上说的,“上个厕所的功夫,电就充好了”。
除此之外,李想还透露未来会在超充站配备“充电机器人”,机械臂可以直接帮车主完成插枪充电、拔枪放回等动作。
往长远一点来看,这又能和辅助驾驶乃至未来的无人驾驶联动,实现“车没电了自己跑去超充站充电,充完电再回家”,也就是所谓的“无感补能”。
便捷的超充网络,也成了理想入局纯电最大的底气。
03. 智能,属于所有理想车主
i8发布会的后半段,理想不出意外的又一次谈起了智能,这也是理想致力于做一家AI公司以来一直坚持的:智能普惠。
在辅助驾驶方面,从端到端架构进一步升级为了VLA大模型。
至于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可以简单认为是,端到端架构是在机械的式的模仿人类驾驶,而VLA大模型是在其基础上,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VLA架构对于空间感知的解析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社长觉得,升级VLA架构后最实用的功能,就是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开启辅助驾驶之后的动作,它对你的语言有了更好的理解能力。
比如说“理想同学,从车位出来、往左前行20米”,车就会精准地开20米。
当然也可以说一些模糊的指令,比如“帮我开出停车场”、“去停车场B区找个车位”、“向左变道”、“停在蓝色衣服的人那儿”之类的。
总之,就像是配了个司机一样,这也是为什么理想管它叫“司机大模型”。
理想认为,上一代技术能力的上限,是下一代技术能力的起点。
受制于篇幅,具体VLA大模型到底牛在哪,如果大家感兴趣,未来社长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和大家详细聊聊。
除了辅助驾驶以外,车机内置的语音助手理想同学也升级成了“AI智能体”,说人话就是配了个秘书。
具体来说,它可以在语音指令下完成点咖啡、规划行程、写会议纪要等工作,还能记住每个家庭成员的用车习惯,以及高频的出行地点。
比如,可以对理想同学说,“带我去上周去过的电影院,顺便看看晚上7点以后都放映哪些电影”。
除此之外,理想同学升级AI智能体之后,还能更灵活地调用车内外摄像头。
调用车内DMS摄像头时,可以与空调进行联动,语音说“不要吹肩膀”,车就会通过车内摄像头判断人的身高和坐姿,让空调出风避开人的肩膀。
调用车外ADAS摄像头,能让车在出停车场时自己完成扫码、输入车牌、自助缴费等一系列操作。
在保证信息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这种交停车费不需要掏手机的便利性,真心值得一个好评。
04.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文章最后再说件有意思的事。
在i8发布会当天上午,公社5年前写过的一篇“李想隔空怒怼大众(中国)前CEO冯思翰”的文章下面,突然多了一条社友留言:
或许有不少人期待着,理想能再次像理想ONE和理想L9一样,创造一个新的爆品奇迹。
但就像李想在i8发布会上所说的:在造车10年后,他们意识到不是所有决策都能在短时间内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效果才能有所体现。
理想i8中的“i”,代表的是intelligence,也就是智能。
理想i系列的来临,不只是理想汽车完善自身产品品类丰富度,实现“增程+纯电”两条腿走路的关键,更是理想面对智能汽车时代“下半场”的战斗宣言。
而L系列和i系列,连起来恰好形成了完整的理想汽车LOG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