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大妖股”阳光乳业,卷土重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看财经show 时间:2025-07-31 16:30:46

时隔4个月之后,阳光乳业(001318.SZ)再度被市场资金热炒。

7月31日,阳光乳业再度涨停,股价刷新了上一轮炒作的前高,来到18.14元/股。

如若从去年“9.24行情”启动前的低点算起,阳光乳业近乎翻倍。



消息面上,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7月28日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按照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甬兴证券分析指出,从过往地方实施育儿补贴的成效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家庭育儿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在低线城市边际效用更强,效果更为突出。

例如,宁夏、黑龙江大庆、湖北天门等地实施相关补贴政策后,出生人口均有较好提升。预计随着育儿补贴持续贯彻落地并不断完善,0-6岁儿童群体数量有望企稳,提振儿童奶酪需求。

加上,公司盘子小(起涨前仅38.53亿元),且较少机构持仓(截至25Q1,共6家机构持仓938.64万股,占总股本的12.18%)。

在主打互不接盘的主流意识下,阳光乳业就成为了游资首选标的:

7.29-7.31,公司股价再度拔地而起,录得“3天3涨停”。

说到底,就是游资与大户、散户之间的炒作。

不然,你看A股乳制品一哥伊利股份过去3天还下跌了1.15%,140亿市值新乳业亦下跌了4.12%。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国乳制品市场消费增长率出现逐年下降的情况。

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全国乳品行业发展形势严峻,2024年牛奶产量同比下降2.8%,全国规模牧场奶牛存栏减少20万-30万头,奶牛养殖业面临大面积亏损的局面。

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亦面临巨大压力,营收下滑,并为此不得不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市场销售,随之出现经营利润下滑的情况。

为应对原料乳过剩,企业大量生产工业乳粉库存激增,目前每吨乳粉亏损约1万-2万元,且库存乳粉因质量不一竞争力弱很多形成资产减值。



那阳光乳业的基本面怎么样?

阳光乳业主营液态乳、含乳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阳光”和“天天阳光”两大核心商标和品牌,以江西市场为核心,辐射湖南、安徽等周边省市市场。

低温乳制品是公司核心收入源,营收贡献率一度超过8成,不过因销量下滑,该业务收入亦发生了下滑:

2024年,销量3.01万吨,按年下降12.92%;收入4.23亿元,按年下降10.76%。

受此影响,阳光乳业营收走低至5.19亿元。

利润端,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其中,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1.09%;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88%。

事实上,自有财务记录以来,阳光乳业净利就一直在1亿元徘徊,难言成长。



作为江西本土乳企,阳光乳业的地方属性还是太强了。公司95.63%的收入都来自于江西省内,其中南昌地区占比又超过六成。

这种高度区域集中的特征使其难以突破全国性乳企的竞争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价暴涨期间,阳光乳业控股股东相继于29日、30日卖出公司股票66.52万股、48万股,占总股本的0.41%。

若以涨停价来计,合计套现1788.65万元。

你敢跟风把股价炒起来,人家就敢把公司股票卖给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