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题为“让世界充满AI”的第五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颁奖仪式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举行。获奖学生代表用流畅的表达、敏锐的洞察力和充满创意的项目,生动展现了上海青少年扎实的科技素养和蓬勃的创新活力。
此次比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迎来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40个城市的13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参赛队伍7000余支,超90万人次参与其中。“AI奥林匹克”活动平台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资源平台热度持续上升。今年赛事还首次面向高校学生开放部分赛道,进一步拓宽了参赛群体的覆盖面。
上海AI教育成果“全域开花”
大赛以“体验—学习—运用”为主线,通过“AI竞技场”“AI智汇厅”“AI体验园”三大育人场景,构建从基础能力到实践创新的阶梯式培养体系。
据主办方介绍,AI竞技场设“AI基础能力挑战”与“AI智能创新应用”两大板块,涵盖7个赛道14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完赛。其中,技术赛道既包含“AI算法争霸”“网安守护者”等项目,考查编程、数据处理、网络安全等核心能力;也设置“数智创变者”“时空折叠者”等融合赛道,突出AI的跨领域创新应用。例如,“AI创想家”项目鼓励学生运用生成式AI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覆盖智慧交通、能源优化等现实议题,实现“技术工具”与“人文素养”的平衡培养。
根据学段和能力分层,赛事设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高校四个组别,同一赛道下设基础任务与进阶挑战。以“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智能仓储挑战赛”为例,小学组侧重机械控制与基础编程,高中组则需融入多传感器融合与路径优化算法;“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道面向中高职和高校,聚焦数据标注、智能系统运维等职业技能,形成从兴趣培养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覆盖。
在上海各区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背景下,赛事结果呈现“全域开花”格局:16个区均有队伍进入市级决赛,且基本各区均有队伍斩获赛项及组别冠军,体现了上海人工智能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
“时空折叠者”赛道无人驾驶实体赛项目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鼓励青少年从“技术学习者”变成“问题解决者”
本届大赛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导向,将AI技术与产业需求、社会痛点深度绑定,推动青少年关注身边小问题,从“技术学习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例如,“AI算法争霸”项目要求学生基于新能源场站数据,运用AI算法解决绿色能源预测难题,实现产教融合特色实践;“网安守护者”项目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技术双向赋能的应用场景,构建沉浸式竞技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中的脆弱性识别、攻击路径预测等实战任务,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网安场景等。
“时空折叠者”赛道AI智行方程式项目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当天的颁奖现场,上海市实验学校吴梓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黄雪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联袂带来TED展示。两位“10后”分享他们在AI学习、实践与创新中的真实经历、项目成果和奇思妙想。吴梓豪把传承千年的传统诗文变成了数据,通过大数据解码诗词文脉,用科学思维分析诗人用词风格与时代特征,实现技术与人文的跨界融合。黄雪润则在歌曲创作中实现了AI作曲,通过设定中国风参数并融入民族乐器音色,人机协作创作出了原创中国风歌曲《他年》。
大赛由上海市教委、市网信办、团市委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