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汽车消费理念中,SUV是一种多功能用途车型,它兼顾了轿车的舒适性和越野车的轻越野通过性,价格和轿车接近,却拥有相比轿车更好的驾车视野。也正是因为SUV的使用场景更丰富,在设计上也更贴合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所以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上,SUV的消费市场占比更大,几乎10-15万主流价格区间内,受欢迎的车型大多是SUV,这也是近年来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重点开发的方向。
而在“理想”的眼中,SUV的产品定位不该被局限在一个范围,它可以是“轿车+MPV+SUV”的集合体。于是乎,一款长得像MPV,性能操控感受类似轿车,却将自己定义为“SUV”的车型诞生了,理想汽车的CEO李想将其称为“能越野的小MEGA”,整车在设计上既融合了MPV的空间舒适感,也有SUV的通过性,而且驾驶质感接近轿车。
其实走到今天,我们根本没必要去较真理想i8到底是不是一款SUV,因为SUV的本质就是多功能,而理想i8就是一台多功能的家用车,全系标配了魔毯双腔空气悬挂,另外标配了全新的禾赛ATL全天候激光雷达,偶尔遇到复杂的场景时,它不仅能通过升起悬架高度,进行一些轻越野,也能给到驾驶者一些辅助驾驶决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通行效率。
关于价格,理想i8确实很“勇”,指导价32.18-36.98万元,作为中大型纯电SUV,其比在售的理想L8(增程式动力)还要便宜。怎么说呢,两车起售价趋于一致,i8顶配车型横向对比下来还便宜1万,关键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占比更高,理应价格更高才符合常理,而i8定价却一反常态,这无疑是非常博好感的。
当然,纯电动车因为冬季电池活性下降显著的原因,续航达成率是肯定要低于增程式车型的,这一点消费者心知肚明,那么理想i8如何解决消费者的购车顾虑呢?它是这么做的,基础思路还是优化电驱能效和提升电池续航。
在电驱方面,理想将碳化硅功率芯片结构从传统条形元胞改为六边形,这种设计具备更低的内阻,同功率条件下,传输损耗较低,而且六边形设计导电区域更大,散热效果更好,温控也更为均匀,特别适合高压大电流的用车场景。此外,理想i8的电驱系统还在润滑油材质上面进行了改善,目的是保证低温工况下润滑油的流动性。现阶段理想根据测试环境得出,零下7摄氏度的工况环境中,采用这种油液进行电机润滑,可以提升10-16km的续驶里程。
电池方面,理想i8全系标配5C超快充电池,入门款配备90.1kWh电池组,由欣旺达负责提供,中配和高配选择97.8kWh电池组,由宁德时代提供。为了延长电池续航和使用寿命,这块5C电池采用了石墨材料和复合电极设计,以保证大电流下锂离子的快速迁移。而复合电芯设计则是为了避免在反复充放电中发生变形,进而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而在电池热管理上面,这块5C电池包更换了全新的冷却板粘合材料,优化了冷却板和电芯之间的换热效率,无论是冷却还是加热都会变得更快。
至于驾驶辅助也是不能丢的,硬件上,理想i8沿用L8上面那一套配置差异“打法”。Pro版作为入门款采用地平线征程®6M芯片,Max和Ultra版则升级为英伟达的Drive Thor-U芯片,算力上的差异决定了驾驶辅助决策逻辑的反应灵敏度。软件层面,新车搭载VLA大模型,整套模型对防御性驾驶、地库行驶、三点掉头等场景进行了优化学习,但实际表现还有待实车检验。
底盘方面,新车全系配备了双腔空气弹簧和单阀CDC可变阻尼减振,其中空气弹簧最高档可提升4公分,最大离地间隙为196毫米,按照其数值表现来看,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城市SUV数据,拥有轻越野的通过性。动力层面,全系标配最大功率400kW,最大扭矩660N·m的前后双电机,动力不逊色于理想L8。
重点来看外观,照产品设计风格来说,新车可以说是“小MEGA”无疑。前包围采用了与MEGA相似的造型,分体式LED大灯布置在两侧底部,内部集成驾驶辅助信号灯,对前脸的视线侵占极少,突出了理想i8标志性的星环灯带设计,而前机舱盖隆起的筋线也是i8明显区别于MEGA的设计。从侧面看,新车在前风挡玻璃上采用了镀银防紫外线的设计,二排和三排侧窗均采用隐私玻璃设计,下压的溜背造型放大了流线型姿态,官方风阻系数降低到0.218Cd。
那为什么是这种设计呢?作为电车现阶段最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尽可能延长续航里程,降低风阻系数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理想i8不仅要颜值,还要兼顾宽松舒适的座舱布局,所以取掉车头的增程器以后,可以尽可能压缩车头空间,将前悬设计得更短,将轴距拉伸更长,以换取更阔绰的车内乘员空间。结合官方数据来看,理想i8二排腿部空间900毫米,三排腿部空间855mm,作为中大型SUV来说,这个数据比肩同规格的中大型MPV,但同级别、同价位的MPV可没有相同的轻越野通过能力。
内饰部分,理想i8有别于的理想MEGA的设计并不多,整体设计更简洁。细节上,采用全新环抱式座舱布局,空调出风口摒弃传统回纹样式设计,改为单条状,并且座舱接缝区域增加氛围灯,搭配白色方向盘,提升了座舱的科技氛围感。另外座椅型面进行调整,坐垫厚度适当增加,填充20mm的夹层泡沫,提升驾乘舒适度。另外,座椅靠背和坐垫侧翼尺寸加宽,放大了座椅对身体的包裹感。配置方面,像前排手机无线充电、方向盘加热、HUD抬头显示、前排双联屏、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三排座椅加热、车载冰箱、20扬声器音响、256色氛围灯等都是基础配置,考虑家用舒适性的用户群体无需多虑。
结语
通过上述有关理想i8的产品技术解读和设计理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款从技术路线出发,迎合中国年轻家庭用户主流消费价值观的纯电中大型SUV产品,它的出现,可能会对自家增程式SUV产品造成一点冲击,但对于友商旗下的纯电中大型SUV车型来说,震荡更大。毕竟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的可不只是品牌社交价值,也看重产品的综合素质,像理想i8这种SUV车型,既有性能、舒适、通过性,当前市面上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