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块、旅行车、混动……把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比亚迪就把这么一台车给造了出来——海豹06 DM-i旅行版。那么这台车有什么亮点,值不值得买?配置该怎么选?同价位还有哪些旅行车?今天就来分析分析这些问题。
这车有哪些亮点?
海豹06 DM-i旅行版就是在海豹06 DM-i三厢版的基础上做的,轴距一样都是2790毫米,只不过加了个旅行车的屁股,所以车长长了20毫米来到了4850毫米。换句话说,两台车从车内空间到各方面配置再到驾乘体验,是差不多的。
那么海豹06 DM-i旅行版的亮点在哪?
首先必须是后备厢,常规状态下670升,后排放倒后1535升,远远高于三厢版。670升,相当于可以放进6个20英寸的行李箱。
像三厢版一样,旅行版依然支持外放电,并且支持3.3到6千瓦,同时在后备厢里还有一些挂钩和一个12V电源,这些就是专门为了长途旅行配置的了。
除了像三厢版那样标配天神之眼C智能驾驶辅助以外,旅行版还额外标配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可开启式全景天窗和冷暖两用车载冰箱,这是三厢版没有的待遇。并且高配还带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三厢版DM-i版本是没有的,前排无线充电的功率也升级到了50瓦,三厢版DM-i版本只有15瓦。
价格我认为也是一个亮点,旅行版指导价10.98-12.98万,门槛也就比三厢版高了1万,而且别忘了,旅行版的标配配置也比三厢版多啊。同样作为海豹06家族的衍生车型,相比之前直接冲到13万多起售的海豹06 GT,海豹06 DM-i旅行版可是亲民多了。
最后还有个问题,这车为什么没有EV版本?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先不说旅行车的追求是诗与远方,而能称得上“诗与远方”的地方通常缺少充电设施,纯电车型在这些地方非常没有安全感。并且DM-i系统在这台车上可以做到最低百公里0.96升的WLTC综合油耗,甚至比三厢版的最低1.11升还低,满油满电按官方说法可以跑2000公里,一般跑个1000多公里轻轻松松。反正,我是看不出EV版本有什么意义。
配置该怎么选?
海豹06 DM-i旅行版一共就三个配置:10.98万的低配尊贵型、11.98万的中配尊享型、12.98万的高配旗舰型,每个配置之间只差1万。
要我说,首先排除低配尊贵型,不是因为它的配置不行,其实配置和中配尊享型差不多。但它是10.08度电的小电池,CLTC纯电续航只有80公里,甚至还不支持快充,并且电机缩水成120千瓦,导致百公里加速变成8.7秒。先不说别的,你再怎么追求诗和远方,假期总有结束的时候吧,总归是要回来上班的吧,80公里的纯电续航还真没法覆盖每天的早晚通勤。但只要加1万上尊贵型,就会变成18.71度电池、150公里续航、快充、160千瓦电机、7.7秒破百。
不过尊享型依然不是我最推荐的,但凡你能再掏出1万,我会建议你毫不犹豫去上高配旗舰型。因为差价不多,配置却多太多了:轮圈17升级18英寸、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多色氛围灯、前排50瓦无线充电、前排中间气囊、中控屏幕12.8升级15.6英寸、扬声器6个升级8个、主驾电动调节6向升级8向、主驾记忆、副驾4向电动调节、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外后视镜记忆。你真的掏不出这1万吗?买个中配不会后悔吗?
所以至少从尊享型开始看起,最推荐的是旗舰型。
同价位还有哪些旅行车?
很遗憾,自从宝骏Valli停产之后,现在10万及以下价位,几乎见不到正儿八经的旅行车了。因为在国内旅行车根本不挣钱,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比亚迪可以玩一玩,反正也不指望这车能挣多少钱,就当充实产品线了。但对于其他销量没那么高、也没那么赚钱的品牌来说,根本没有去造旅行车的意义,这就是个赔本生意。
同理,国外品牌这几年也很少引进旅行车了,曾经国外品牌旅行车少说也要2、30万,一度被视为有钱人的大玩具,但这几年大环境不好,大家普遍消费降级,购车心态也变得务实,高溢价的旅行车自然不再吃香。说到底,旅行车还是不太符合我们国情,在大多数人眼里,SUV几乎可以完全替代旅行车,关键还更便宜。
旅行车总归是一种奢侈品,不是因为它价格有多奢侈,海豹06 DM-i旅行版很贵吗?并不贵。但旅行车背后代表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是奢侈的,既然一年都旅行不了两次,那买旅行车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海豹06 DM-i旅行版可以说是一台把性价比推向极致的旅行车了,如果你对旅行车有滤镜,相比海豹06 DM-i或者秦L DM-i,愿意去花更高的价格(其实门槛也就高了1万,多出来的配置也能抵消差价),最好还有一颗旅行的心并且能够付诸行动,那么这台车会非常适合你。
到底什么是旅行车?
最后给大家做个科普:
很多人搞不清什么是“旅行车”,因为在目前市面上出现过的车型里,还有一种差不多的车型叫“猎装车”,样子和旅行车差不多,都背着一个大屁股,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猎装车,英文名“shooting brake”,在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用来表示装猎枪和猎物的马车了,因为过去欧洲贵族在打猎的时候,通常会给自己的马车配备独立的货厢来装猎枪和猎物。
真正意义上能称为是第一台猎装车的汽车,是劳斯莱斯在1910年推出的Silver Ghost(银魅)。而在二战之后的5、60年代,一些专业的改装厂开始给当时的跑车加上屁股,诞生了诸如“法拉利250 GT SWB Breadvan”这样的改装车型,这也为后来的猎装车下了定义,那就是基于双门跑车衍生而来的一种多功能车,并且动力强劲、后备厢大。
如果说猎装车诞生至今,一直都有一丝上流社会的味道在里面,那么旅行车则与之相反,它体现的更多是老百姓的辛酸泪,因为“wagon”这个单词最初指代的是能挤下足够多人和货的工具车,在19世纪美国西进运动时期,无数美国人怀揣着发财梦,坐上了前往西部的wagon,只不过那会的wagon还是用马在拉车。
到了上世纪20年代,汽车替代马匹,汽车的车厢替代马车的货厢,于是我们现在熟悉的wagon、旅行车就问世了。尤其到了二战以后,那时候SUV还没出现,只有不适合家用的越野车,而老百姓又有装载的需求,于是基于四门轿车打造而来、空间更大、价格更低的旅行车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你可以简单认为,两个门的、跑车底盘的才是猎装车,四个门的、轿车底盘的那就是旅行车。但在现代,猎装车的概念已经逐渐崩塌,比如四个门的奔驰CLA猎跑车也叫自己猎装车,真正符合定义的猎装车已经濒临绝迹,而且通常出自超豪品牌,比如法拉利GTC 4 Lusso、阿斯顿马丁Vanquish Zagato猎装版,但超豪现在也几乎不造了。
而旅行车的地位一直非常稳固,在欧美一直属于热门车型。但在国内市场,前几年那些高价旅行车其实违背了旅行车的初衷,而现在的海豹06 DM-i旅行版倒是非常符合,毕竟实用、亲民才是真正的旅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