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电车用智能堆出了新体验,那燃油车的智能化到底该怎么走?8月1日,全新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正式上市。这台车最大的亮点不是价格,而是它成了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系统的燃油车。注意,这不是那种“配点L2凑合用”的半吊子方案,而是真正把城区NOA、高速领航、融合泊车这些新能源车主早就习惯的智能体验,直接装到了油车上。
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一套很现实的盘算:一边是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依然有50%以上的份额,用户群体庞大;一边是智能化已经成了购车的“基础配置”,不管是电是油都绕不开。所以,A5L的角色,不只是“新款轿跑”,更像是奥迪和华为共同做的一次试验,看看能不能把传统车主带进“智能时代”。
这次A5L搭载的是华为的乾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搭配奥迪自家的E³ 1.2电子架构,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高阶智驾方案。从硬件上看,整车配备了32个传感器,其中包括2颗带恒温自清洁的激光雷达,还有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和很多高端新能源车型的硬件水平相当。
而从功能上来说,高速领航辅助、城区NOA、智能泊车等功能都是“成体系地上”,不是“选配”、“未来开通”这种虚的。华为方面也明确表示,A5L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把智能辅助驾驶变成用户真正能用、敢用的东西。
这就把A5L的定位拉得很清晰了:既要保留燃油车的机械质感,也要把智能体验补上短板,让一部分对电车“兴趣不大”的用户,有机会体验新能源的便利。
动力操控还是奥迪的老本行除了智能,这台车在动力和底盘上,也继续保持了奥迪的一贯水平。
全系搭载的是第五代EA888发动机,2.0T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200kW,百公里加速5.6秒,参数上不算夸张,但配合保时捷同源的VTG可变涡轮技术,加上MHEV Plus轻混系统,用起来还是偏“厚实顺畅”那一挂。
四驱版本上了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和S-Sport运动悬挂,还搭配了ZF的CDC电控减振系统,底盘调校也更接近奥迪S系列的风格,整体表现更像是一台运动属性加强的中型轿跑。
而在转向系统上,它还用了奥迪比较标志性的渐进式转向,低速轻盈、高速稳重,对城市通勤和长途出行都比较友好。
这代A5L还是熟悉的掀背轿跑造型,无框车门、黄金轴长比这些家族特征都在。但为了实用性,车尾做了五门掀背设计,后备箱更好用了,同时整体溜背的视觉也更流畅了一些。
内部则是全新的智能座舱思路,功能配置拉满,前排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天幕用了PDLC可调光玻璃,氛围上更偏向年轻人喜欢的“科技豪华”。
而在车机体验上,因为用了华为乾崑系统,整套智能驾驶功能和车内交互做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相比传统燃油车那种“智能功能东拼西凑”的感觉,这次确实是从架构上统一了。
这次上市的A5L Sportback共有6个配置,售价从25.99万元起,覆盖豪华型、尊享型、智领型到旗舰智曜型,分布还挺密,覆盖了从“要智能”到“要性能”的不同人群。
更关键的是,这次还给了限时现金礼遇——4000块的优惠不算特别多,但结合智能化和底盘配置,25.99万起步这个定价,明显是奔着主流合资B级轿车的腰部市场去的,比如凯美瑞、雅阁、迈腾,甚至是一些定价偏高的国产混动选手。
这让A5L的竞争力不再只是“德系品质”,而是“带高阶智驾的德系”,换句话说,在新能源智能化进程里,它开始反攻那些只讲配置、不讲驾驶质感的对手了。
其实华为和传统车企的合作一直不少,但真正落到“高阶智驾+燃油车”这个组合,目前A5L是第一个。这不仅是奥迪的一次产品升级,也是一次技术整合层面的突破。
对于奥迪来说,这是一次从“传统豪华”到“智能豪华”的转型尝试;而对华为来说,这是从造电车到赋能油车的路径拓展。两边的合作能不能跑通,效果好不好,市场会很快给出反馈。
毕竟在电车主导的智能化浪潮下,燃油车确实需要一条新路,而A5L这次走的是比较“务实”的那条:不是重造产品逻辑,而是基于现有架构,用最成熟的智能技术快速补齐短板。
燃油车是不是就该原地踏步,等着被新能源取代?上汽奥迪和华为这次给的答案是,不如主动进化。
A5L不是一台用来“对标新能源”的车型,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智能化不一定非要“弃燃入电”,也可以是从传统出发,搭上智能的快车。
这台车更像是一个信号:智能辅助驾驶不再是新能源的专属,而是在整个行业的标准线以上,逐步普及的趋势。而A5L的出现,也许会带动一批用户从“油电之争”的犹豫里走出来,去看看“有没有两全”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