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哇,要收税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越女事务所 时间:2025-08-03 22:04:42


图:Simon Baily

周五时,官方宣布了个大事。

对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具体来说,8月8号以后发行的新债,要收。8月8号前发行的,不收。

啥意思?

咱们普通人,一定买过债券基金、 银行理财、 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等等。

这些理财产品,包含了以上三种债券。

所以有什么影响?

我看到有专家第一时间出来解读:

“ 对个人投资者基本没影响 ”

意思是——不用担心。

我问了下银行资管的朋友,他淡淡回复:

“噢,银行可不会替普通人承担这个税。收益扣除税收后,会体现在理财产品净值上。”

我又问了两位债券基金的朋友——

目前政策细节不多,债基是否要交这个增值税,不太明确。

长期来说大概率要交。

一位委婉地说,观察看看。

一位说,会导致收益下降,但可能降得不多。

我翻了一只债券基金。

它持有的国债、金融债、地方债,放一块儿,占比超过了50%。


目前具体税率不明确。

我看了下解读,有6%、3%两种可能性——

从利息中拿出这么多交税。

如果传导到普通人头上,盲猜,或许收益降0.05-0.1%?不严谨,纯猜测。

或许削弱得不算多。

但,确实会削弱。

过去几年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投资人,享了福。

现在,到了贡献时刻。

关于增值税, 科普两句。

它是一种间接税。

我们普通人很熟悉个人所得税,从工资收入中,直接扣一部分钱交税。

痛感很强烈。

这种直接扣钱的,叫“直接税”

而增值税——是面向商家来收,商家会把税加到价格里。

普通人付钱时,感受不直接,痛感不深。

比如,我今年请两位朋友吃了一顿大餐,花了504块钱,我当时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

显示里面就有30.28块钱的税金,6%税率。

这个就是增值税。

这税实际由我承担,但不看发票,商家也不会专门提醒我。

回到主题。

国债、金融债、地方政策债恢复增值税后——

到手的理财收益大概率会削弱,但痛感不算太大。

另外。

可能会有两个蝴蝶效应:

一是,8月8日后发行的新债,才交增值税。

存量债券免交。

目前债券基金等持有存量债,可能因为有免税红利,反而出现短线上涨。

有点像打兴奋剂,效果不会持久。

二是,债券吸引力下降,那越来越多的资金,可能会 弃债投股

推动股市红红火火

最后说个小事情。

这三种债券利息的增值税,属于:恢复征收

2016年起,这三种债阶段性免税了。

现在 恢复了。

现在哪哪都要花钱,育儿补贴、修水电站、发消费补贴...国家也不容易。

得四处抠钱。

目前国内有不少收入,是“暂时免税”。

时机合适,可能恢复。

比如炒股交税

炒股收益原本是要交税的。

但90年代开始,这块就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了。

“个人在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A股亏钱效应明显,短期应该也不好意思恢复

但——

最近,很多境外炒港股的内地朋友,收到了补税通知。

A股不好动刀,境内居民炒港股,还是好动刀的。

。。。

比如存款利息交税

我们普通人在银行存钱,利息 “暂免” 征收 个税。

银行给多少利息,我们能拿到多少。

但在1999年-2007年8月这几年里,个人存款利息的税率高达20%

1千块利息,扣税后到手才800元。

直到2008年才暂免。


截图国家税务总局

现在大家都喜欢躺平,不折腾。

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亿。

如果恢复征收,一年税收估计有大几千亿,这会是巨款。

。。。

还有,股票分红的税

目前政策是——持有一年股票,分红暂时免个税。

这是为了鼓励大伙长期持股,做时间的朋友。

我每次说,股票分红有免税优势。

很多人一头雾水,说:

这算啥优势?

这是相对于工资而言,股票分红能做到免税。长期复利下来,这是一个巨大优势。

对于小有身家的中高产,更是如此。

。。。

等等。

当然了,这三个都是直接税——直接针对个人收取。

税收的诀窍就:

“拔最多鹅毛,听最少鹅叫”

所以虽然数字大,但可能,也不会那么轻易地恢复征收。

大伙不要提前担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