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7000亿,一家资管巨头的诞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投资者网 时间:2025-08-06 11:00:33
国泰海通证券的整合仍在持续进行中。

《投资者网》崔悦晨

国泰海通证券()的整合仍在持续进行中。

7月,国泰海通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及相关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吸收合并后,国泰君安资管的名称将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国泰海通证券成立后首例子公司合并,也是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合并的案例。

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启动

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的合并早在2024年4月就已经完成,而此次子公司层面的合并则是国泰海通证券迈向全面整合的重要一步。

根据相关公告,国泰君安资管将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并同步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还能提升国泰海通证券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推动券商资管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合并的方案由国泰海通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具体办理相关事宜。

根据公告,合并工作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包括产品迁移、法人合并等关键步骤。国泰君安资管表示,将根据产品迁移进度适时实施法人合并,确保客户服务平稳过渡,保障客户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资管旗下部分参公大集合产品将申请变更管理人为国泰海通资管,并注册为公募基金;个别参公大集合产品将到期终止;私募产品则将依法履行管理人变更程序。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两家资管公司未来合并后,一方面将统一业务方向、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整合客户群体、优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将融合各自特色优势,共享核心能力和禀赋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为国泰海通证券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更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合并后总规模近7000亿元

作为两家老牌券商资管,原国泰君安资管、原海通资管在券商资管中均有不同程度发力。

以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国泰君安资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62亿元,净利润3.05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为5884亿元,排名第二,位列于中信证券资管之后。

海通资管方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净利润1.93亿元。截至2024年末,海通资管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070亿元,业内排名第14。

两家资管子公司合并后,总资产管理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这一数字在国内券商资管领域中名列前茅。

尽管这与龙头中信证券()仍存一定差距,其同期资产管理已达到1.54万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在行业人士看来,两家资管公司合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司在资产管理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还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其次,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合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国泰君安资管在公募基金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凭借丰富的主动管理经验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比之下,海通资管则以其在私募基金及特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独特竞争力著称,尤其是在固定收益类产品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

两者的结合将使得新成立的国泰海通资管能够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客户都能够从中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并也是对当前监管环境变化的一种积极响应。特别是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国家鼓励头部金融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行业内同质化竞争,并积极推动去通道化进程。

因此,国泰海通证券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公司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持,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示范作用。

行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此次合并被视为中国证券行业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作为国内首家完成资管子公司合并的券商,国泰海通证券此举不仅为自身业务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也为其他券商提供了可借鉴的整合经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合并将有助于国泰海通证券统一业务方向,整合客户群体,优化服务体系,共享核心能力和资源,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和更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

此外,国泰海通证券还表示,目前公司正按照监管要求分批、有序推动各类子公司整合工作,除本次资管公司启动整合外,其他子公司均尚未明确整合方案。

这也意味着,国泰海通证券的子公司整合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可能还会涉及更多领域的调整与优化。

国泰海通证券此次子公司合并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其在组织架构上的进一步完善,也为整个券商资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合并工作的逐步推进,国泰海通资管有望在资产管理规模、客户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未来,随着更多子公司整合方案的出台,国泰海通证券的业务布局将更加清晰,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思维财经出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