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或搭载华为ADS!零跑接洽华为,只因“去理想化”是正确道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电车通 时间:2025-08-07 00:24:12

继月销突破5万辆后,零跑又打算搞个大新闻。

最近,博主@孙少军在直播中透露,零跑汽车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洽谈,旗下车型有望搭载华为ADS辅助驾驶系统。孙少军还透露“选择与华为合作的品牌数量超出预期”,而另一位博主@Blood旌旗则指出华为ADS业务正在“疯狂扩张”,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重磅合作公布。

对以“半价理想”闻名、靠极致性价比打开市场的零跑而言,此次接触华为乾崑智驾ADS系统,不仅是对技术升级的渴望,同时也暴露了零跑的“小心思”:它不想光卖性价比车型了,它想往高端走,卖更贵的车!

若这场合作落地,零跑将同时拥有“理想”的移动客厅+华为的智能生态,这或将彻底改写零跑的增长剧本。

理想平替不可持续,高端化是零跑的必走之路

零跑的崛起堪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则教科书案例。

2025年7月,它以单月交付超5万辆的成绩,连续第五个月稳居新势力销量榜首。支撑这一成绩的,是一套被创始人朱江明称为“全域自研”的制造体系,以及被外界称为“摸着理想过河”的战略定位。

不过,总“摸着理想过河”也不是个事。中低端线能带来销量,但利润始终有限。想追求更健康的毛利率,就需要做单价更高的产品,这几乎是每个性价比品牌发展的必然路径。



图源:零跑

事实上,零跑高端线铺垫了很久。此前零跑朱江明就曾在技术合作发布会上披露:零跑最先推出15-20万元的C系列,是因为这个价格段相对来说没有豪华车这么难推,同时代表了品牌一定的技术能力。如果首先从5-10万元的A系列开始做,一个一个价格段往上走会更难。先推出C系列,是为了便于后续推出高端D系列。

在10-20万元主力市场靠性价比和快速迭代保持攻势的同时,高端市场的成功突破是达成零跑整体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当零跑向30万元级别高端市场突围时,尽管“新势力榜首”的前期优势能让零跑进入顺风局,但该补的功课还是要补。

30万级别的打法,跟20万以下的打法,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半价理想”的策略肯定是行不通了,你半价理想都卖30万了,我为何不去买正版理想?对此,零跑官方也清楚,想冲高端,就必须抛弃“半价理想”的刻板印象,其高级副总裁曹力曾在微博中公开表态——零跑即将推出的D系列车型,将是品牌首次冲击30万元价格区段的旗舰产品。这款车不会是外界所猜测的“半价理想”。

其次,高端化需要前沿技术背书,甭管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你必须有一个说服大众掏30万的理由,如果在技术上没有核心护城河,另一家带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半价零跑”立马就来了。

总而言之,零跑必须给用户一个“我为什么要抛弃问界、理想、小米,反而花30万买零跑”的理由。理想的移动客厅+华为的智能生态,可能就是零跑破解高端化困局的密钥。

华为赋能,零跑高端化有了“关键先生”

这其实不是零跑与华为的第一次接触。

回溯2024年3月,双方签署鸿蒙生态合作协议,基于HarmonyOS NEXT启动零跑APP原生应用开发。该合作使零跑APP实现了手机、手表、平板等多终端无缝流转,初步验证了技术协同的可行性。

这次则是聚焦在智能驾驶上,智驾方面,华为ADS 4(参数丨图片)系统于2025年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发布,其核心优势在于模块化的技术架构:提供从基础版(SE)到旗舰版(Ultra)的四档配置,既支持经济车型的L2级需求,也满足高端车型的“类L3级”自动驾驶需求。

这种灵活性对坚持多价格带产品矩阵的零跑极具吸引力,BC系列可以用基础版,而更高端的D系列可以采用高阶版,更关键的是,华为ADS已形成强大的品牌认知,这对零跑冲高能起到辅助作用。



图源:零跑

对零跑而言,引入华为智驾可能选择HI模式,即在保留整车自主权的前提下,引入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这种模式既能补足零跑在高端智驾领域的技术短板,又可避免完全依赖华为的“智选车模式”,削弱自身品牌主导权。

难点在于,零跑如何维持成本平衡?

华为ADS系统,尤其是高阶版本的成本不低,去年8月25日,华为车BU宣布,ADS基础版定价从2万降至1.5万元,即便经过降价,这个价格反映到整车价格上,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好在,零跑的成本控制能力可以转化为支撑高端化转型的利器。其“全栈自研”所带来的单车制造成本优势,为在高端车型上集成华为ADS等昂贵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成本缓冲空间。

这并非为了延续“半价”,而是为了在高端市场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价值比”,即在30万+的价格区间,提供不逊于甚至超越同级对手的技术体验与配置水平,华为ADS为D系列提供了“爆款”潜质的技术支撑。

引入华为ADS,是零跑冲击高端市场的一步关键棋。它想借华为顶尖的智驾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弥补自身冲击高端时的最大短板。同时,零跑还打算发挥自己在成本控制和高效制造上的强项,试图在竞争激烈的30万以上市场,走出一条“顶尖智能体验+零跑式高性价比”的新路。

如果整合顺利,“零跑制造+华为智驾”这个组合,就能帮助零跑摆脱“半价理想”的标签,真正蜕变为全能型的实力选手。

风险当然有,但眼看智能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时间窗口越来越紧,跟华为合作,无疑是零跑见效最快、最有把握的选择。

在智能化赛道,单打独斗的窗口正在关闭

在智能电动车这场“团体赛”中,零跑正努力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具优势的位置上。当前智能汽车技术复杂度指数级攀升,坚持“全栈自研”,可能并不如“开放协同”来得务实。

以高阶智驾为例,其研发涉及多传感器深度融合、高精地图/无图定位、海量场景数据训练、BEV+Transformer等前沿算法、车规级超算平台、以及海量仿真与实车验证。

这不仅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持续投入,更需要顶尖的跨学科人才储备和漫长的工程化迭代周期。行业残酷的现实是,即使强如特斯拉,其FSD的完全落地也屡次跳票;诸多曾高举“全栈自研”大旗的新势力,其智驾系统在用户体验、覆盖范围和迭代速度上,与头部玩家的差距正在拉大,而非缩小。



图源:零跑

这种背景下,“开放合作、借势登高”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理性选择。与其在深不见底的技术深渊中独自挣扎,不如整合生态中最优秀的资源,聚焦自身核心能力。

华为ADS业务之所以能“疯狂扩张”,正是因为越来越多车企意识到:在智能驾驶的军备竞赛中,单打独斗可能意味着高昂的试错成本与时间窗口的错失。

一个标志性现象,是“投华”品牌数量远超预期。

3月31日,华为公布了其2024年财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作为对比,在2023年华为在汽车板块的收入仅为45.88亿元,前后仅一年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家主机厂选择华为ADS,2026年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将超50款。央企阵营中,东风旗下岚图、猛士、奕派三大品牌已全线接入华为智驾;豪华品牌奥迪更规划了6款搭载ADS的车型。

在这个背景下,零跑汽车被曝和华为谈合作并不意外,甚至合作时间可以提早一点。零跑想卖更贵的车,但瓶颈在那,光靠性价比不够,高端市场更认技术实力,尤其是智能驾驶。

因此,找华为合作就成了关键一步。这既是为了补上零跑自己在顶尖智驾技术上的短板,也是行业大趋势,未来造智能电动车,单打独斗不行了,得靠“抱团”和整合资源,也就是所谓的生态体系。

电车通认为,若合作落地,“零跑造车 + 华为智驾”这个组合,说不定能在30万级别的市场里,搞出一个技术强、价格还有优势的狠角色。零跑能不能靠这次合作打破“便宜车品牌卖不上高价”的魔咒,决定了它能不能从新势力里的销量冠军,变成汽车行业里真正有分量的大佬。

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在智能化竞赛分秒必争的当下,这无疑是零跑最具效率的战略选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