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热火朝天,各家产品竟相“炫技”。但在现实应用中,轮式、四足、机械臂等多种形态的机器人早已广泛落地,它们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不少人提出疑问,机器人就非得做成人形吗?
在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CEO胡德波看来,创造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人类的“执念”,100年前,人类就开始不停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人形机器人,这“植根于人的本性”。
胡德波日前对观察者网·未来方法论指出,从中短期来看,很多落地场景未必需要人形机器人,“甚至它还有一些劣势,毕竟现阶段两条腿(运行)的难度还是比四个轮子要高一些,稳定性也差一点。”
胡德波表示,开普勒自己也做了一个四轮版本的机器人,在早期工业部署中会使用这个版本,因为它的可靠性更高,移动效率也更高。
不过,胡德波认为,从长远看,当机器人稳定性的问题得到解决,能力也接近人类时,全人形构型的机器人将会成为主流。
“它具备拟人的形态,能完美适配工作空间、生活空间。并且它跟人类的交互感也是最好的。”胡德波说。
他补充说,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可能会非常拟人,可以直接和人用语言交流,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合到人类的生活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