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西街观察】零售变革又到十字路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北京商报 时间:2025-08-07 22:29:33

数度追逐风口之后,巨头撬动的零售变革实验,似乎又到了重新上路的时候。

连日来,盒马一退一进的战略动作引发业界强烈关注:盒马X会员店全线关停,今年又要新开100家盒马鲜生。

取舍之间的不只是盒马。永辉、中百等老牌实体超市,正努力学习胖东来;京东、美团、淘宝在即时零售市场打得火热;盒马要靠拢阿里(淘宝),也要在"硬折扣"赛道与美团、京东、物美再度相逢;仓储会员店的旗帜性企业山姆,看上去独孤求败,时不时警惕着"选品危机"等后院着火……

大厂领衔的零售变革,试验继续,但很难重现昔年"新零售"模式的步调一致。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战略逻辑;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是战术层面的冷暖自知。

零售变革直接影响消费者和供应链体验,哪些模式能抢到最大蛋糕?从亦步亦趋到各奔东西,站在十字路口的单体企业,规模或有进退,可选择的余地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宽泛。

好在,零售行业的本质不会有变化:物美价廉的内在需求,转化为"人货场"组合的外在呈现。

可能有人怀疑,山姆等会员制超市商品普遍价高,还有不菲的年费,看上去并不符合"物美价廉"的逻辑。其实不然,一方面,物美价廉本身就是相对概念,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商品的层次决定了价廉的层次;另一方面,会员年费是一种服务价值的价格化,意味着企业替消费者筛选独特商品,降低了决策的隐形成本。

但向着物美价廉目标挺进的企业,不同的"人货场"配置注定导致不同的经营效果,错配之下难有善果。过去十年,无论新零售还是无人零售,有企业甘之如饴,有企业勉为其难,更有企业苦不堪言。固然有竞争激烈引发的策略变形,但大抵逃不出"人货场"错配之因。

同样是围绕人做文章,胖东来和山姆不同,更和竞逐新零售的大批互联网企业不同。后者在风口上,过度自信互联网超级App的引流效果和价格优势。显然,走到人口规模的存量竞争时代,胖东来把服务的人文关怀做到极致,包括消费者,更包括员工和供应商。但这些并不在大多数零售企业的竞争重点。

通常是货和场的比拼,山姆和盒马X会员店,形似?神似?或者更深层次的竞逐?原因势必是复杂的。如果从今天倒推昨天,"操之过急"可能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症结所在。

要算经济账的企业,底子再厚也不能让低效和亏损听之任之。如果能花钱买到教训,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未尝不值。

零售变革没有一劳永逸的策略,消费者在变,企业只能变。有些是被动的,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可能要等待白衣骑士。但无论何种境况,作为消费大国,我们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有蓬勃的创新活力,就会有企业的腾挪空间。

北京商报评论员张绪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