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啥传了5年还这么火?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鞭牛士 时间:2025-08-08 10:02:50

立秋了,第一杯奶茶的仪式感再度在各大平台上燃起。早在半个月前,楼下外卖柜就已换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贴纸。

昨日,多个奶茶品牌推出活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突破160亿次播放量,微博47亿+的阅读量让相关话题词条持续飘红。

图片源自抖音、微博截图

取茶需等3小时、超800杯待制作的提示屏刺痛熬夜党的神经。我们不禁想问,年轻人为何愿为这杯老网红持续买单?茶饮品牌又如何让五年陈梗焕发新生机?

五年不衰的“秋一杯”为什么依然火热

不知不觉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经走到了第6年,从一场偶然的社交分享,演变到成为风靡全国的消费符号,离不开三个因素。

1.从情感符号到身份图腾的仪式感

从52元红包转账截图,到如今人均百元的立体式表白,秋天第一杯奶茶这种低成本高情感回报的设计,精准击中了年轻人既要浪漫又怕麻烦的矛盾心理。

图片源自网络

年轻人购买的早已不是奶茶本身,而是立秋当天的情感符号。爱人传递的浪漫密语、职场人的自我犒赏,或是朋友圈的潮流通行证。

品牌也从中得到启发,将产品转化为秋日关怀。2025年更出现奶茶花束新形态,88-288元的花饮组合使客单价提升3倍,多数订单用于情侣互赠。

图片源自美团

当年轻人用百元成本获得被惦记的温暖感,实际是对抗情感荒漠的一种解决方案。

2.消费降级成常态,奶茶的高频低价迎来爆发

低门槛,是秋一杯席卷全民的通行证。一杯奶茶只需十几二十元的价格,大部分人不会感到有负担。

图片源自网络

再加上外卖平台的补贴,只需几块钱也能买到一杯奶茶。低价往往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3.从众心理变成了最强引擎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触动了大众的真实情感,就像在冬至吃饺子,显得格外有正当性。

当奶茶与立秋的节气结合,消费行为就有了特殊含义。秋一杯精准的强化了喝奶茶的理由和即时性,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动力。

品牌在介入后,让用户作为主创,例如书亦烧仙草的“社死锦旗”本是小范围活动,却被网友改造成“二旬老人续命水”等二创梗图,在小红书衍生出2.3万篇笔记。

图片源自小红书

北京三里屯喜茶联名店前,排队3小时的00后女孩直言:“其实不认识Chiikawa,但朋友都在晒限定杯。”

这种从众行为本质是集体创作狂欢,当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内容生产者,社交价值便实现增值。

品牌与秋一杯的营销逻辑

每年的立秋都是品牌的重要营销节点。线下门店也充分备战,提前备货和增加人手,来应对订单高峰期。

当沪上阿姨门店挂出喝奶茶送黄金的霓虹灯牌时,这场由8g黄金吊坠引发的社交营销,折射出品牌的转向。

图片源自网络

益禾堂的万份金片、百分茶的吸金猫咪,把茶饮柜台变成赛博淘金场。黄金营销的精妙在于借金价上涨的热度,绑定豪气人设刺激传播,更用喝奶茶发财的反逻辑制造惊喜。

有网友在微博晒出0.3克金片调侃:以前喝奶茶发胖,现在喝奶茶发家。

地域化创新开辟了第二个战场。柠季在湖南推出的桂子油柠檬茶引发了大众的情绪共鸣。年轻人尝新奇,中年人品乡愁。

图片源自网络

书亦烧仙草更以大漠杏子红玩出文化纵深,新疆艺人哈妮克孜代言视频里,杏肉果粒在驼铃BGM中翻滚,带动了销量的增长。

这些带着经纬度的饮品,正在解除奶茶同质化的困境。

秋一杯背后是精密计算的日常营销计划。许多品牌已经在立秋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预判了这个节点的订单数据,提前备货。

这杯奶茶,终究成了品牌营销日历里雷打不动的朱砂印。

写在最后

五年不衰的秋一杯,是仪式感经济与商业创新的共鸣。

年轻人在这场狂欢中清醒的沉溺,甘愿为百元成本的社交认同买单。

这个网络热梗已经完成蜕变,所有的营销都证明了人们渴望可触摸的情感。奶茶杯里搅动的不仅是奶与茶,更是商业对人性的深度回应。让个体在集体仪式中找到归属,使传统节气以创新的形式转变。

明年秋天,你是否还会点一杯奶茶,沉浸在甜甜的满足感中?(TopKlout克劳锐)

标签: 奶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