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35个科创项目沪上竞技, 展现生物医药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商业构想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文汇报 时间:2025-08-08 14:08:46


为激发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活力,日前,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成长组初赛——生物医药专场成功举行。

本场初赛汇聚35个生物医药科创项目,聚焦AI医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仿生医用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台竞技,展现了当前产业中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最具潜力的商业构想。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朱理琍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政产学研多方协同。阿斯利康希望与复旦管院、长三角商创院一起,共同挖掘、培育、孵化和支持一批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突破性的科创项目,推进长三角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医疗科创产业生态建设。”


近年来,“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在赛事规模与影响力上持续扩大,通过“以赛代培”模式,打造长三角硬核科技赛事的新标杆。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加速中心主任岑岺指出,为进一步提升大赛影响力,对标行业需求,协调推动各领域科创的发展,复旦管院构建“四位一体”的科创加速赋能生态,涵盖商业认知加速、投融资加速、产业化加速和企业服务四大板块。依托学校丰富的资源和系统的领导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科创企业生命周期提供支持;同时通过200多家优秀的投资机构和强大的校友企业资源,为科创企业解决根本需求并助力向上发展。



“圆桌论坛”环节,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助理主任刘晨与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战略副总裁、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一期校友张宏伟,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三期校友李鹏,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产业顾问唐凯,共同探讨如何解锁生命健康企业的增长密码。


现场嘉宾指出,数据科学与AI应用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研发质量与国际认可度,加速全球化进程;医疗器械领域得益于前瞻法规标准建设,产品普及率提高,但在应用开发与临床教育上仍需努力,未来15-20年将在研发生产、审批与教育等多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政府高度关注创新企业的项目创新性、商业模式可行性和团队灵活性,并评估其在行业中的性价比与颠覆性。刘晨在总结中强调,在政府、市场、技术等多方紧密协同的生态体系下,中国生物医药正形成强大加速器,并呼吁科创企业重视系统化商业管理学习,有效衔接科研与企业运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