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一片羽毛轻触的力度都能被准确捕捉!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来自成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8-08 18:23:35

8月8日,在北京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引起业内关注。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项突破性技术采用创新性磁感应方案,全球首创AI电子皮肤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触觉感知性能,为机器人、医疗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并以目前全球最高力测量精度、最高分辨率,最高感知频率的性能表现刷新行业标杆,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拥有多项核心优势

重新定义电子皮肤性能边界

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款电子皮肤采用独有技术方案,通过创新的材料组合和智能算法,实现了良好的性能表现,拥有多项核心优势。

全球目前最高力测量精度与分辨率。据介绍,这款电子皮肤的力测量精度达到全球最高0.005N微力识别,相当于一片羽毛轻触的力度都能被准确捕捉,像人类指尖一样灵敏。同时它具有全球目前最高密度分辨率,在1cm²的超小面积内集成了约10万个高精度感应单元。这一性能指标刷新了电子皮肤力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世界纪录,为机器人精准操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触觉反馈能力。


全球目前最高感知频率。据介绍,这款电子皮肤拥有目前全球最高1500Hz的感知频率,快过人类神经响应速度,这种高频响应能力可以捕捉到微秒级的动态接触变化,特别适合精密制造等专业场景。同时,在各种极端复杂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工作,具有卓越的抗干扰性能,且具备优异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相比传统电子皮肤其使用寿命大幅提升,维护成本显著降低。

全球首创AI电子皮肤技术。据介绍,创新中心突破性实现了AI算法与触觉感知系统的深度融合,这款AI电子皮肤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精准解析并模拟真实触觉反馈,实现三轴力值精确感知和力的角度识别,同时具备物体软硬属性识别及高精度温度感知能力。在实际测试中,从蓝莓、番茄到海绵,再到馒头、豆腐等易损物品,都能精准感知并智能调节操作力度。其瞬力反馈特性在精准操作中表现优异,为机器人提供了接近人类的触觉认知与决策能力。

从机器人到质检到医疗

产品应用场景丰富

据介绍,该项技术已规划多领域落地应用。在机器人方面,这项技术将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操作能力。以“贡嘎一号”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通过集成这款AI电子皮肤,可获得精准的抓握力度感知,在家务劳动、工业装配、危险品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展现出类人化的操作水平。服务型机器人借助这款产品,则能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比如调节握手力度、识别易碎物品等。在特殊作业场景下,具备触觉感知的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精细化操作。


在工业检测方面,这款AI电子皮肤在工业质检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其高精度触觉感知能力可实现对工业产品(如玻璃、金属加工件等)表面尺寸公差、曲率、平整度等关键参数的快速检测。相比传统光学检测方法,该技术能够直接接触测量,不受表面反光等干扰因素影响,特别适用于复杂曲面和精密零部件的质量检验。据了解,创新中心正与消费领域龙头企业合作,将该技术应用于自动化产线,可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为智能制造提供全新的质量管控解决方案。

在医疗健康方面,据介绍这项技术未来还可应用于智能假肢系统,为残障人士恢复接近真实的触觉感知能力。该项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传统假肢缺乏触觉反馈的痛点,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不仅能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还能辨别表面纹理和温度变化,将极大提升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有望为残障人士带来革命性的生活改善。

在可穿戴设备方面,AI电子皮肤将开启智能交互的新纪元。集成该技术的智能服装可以应用于消防、航天等专业领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变化。VR/AR设备通过触觉反馈手套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在汽车和智能家居领域,该产品也将推动人机交互方式的革新。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图据创新中心

编辑 成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